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静结合"思想是中医骨伤科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它不仅仅应用在骨折病的治疗上,更广泛地应用在筋伤、骨伤康复治疗等领域。本文从"动静结合"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内涵及其在中医骨伤科的运用等几个方面着手,阐述了"动静结合"思想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腹泻属于中医“久泻”范畴,其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并且与肝、肾相关。张声生教授主张“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在辨证的基础上精准用药,治疗慢性腹泻时运用动静药物,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将药物根据阴阳动静属性进行区分,以“静为主,动为辅”,在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证候中,静药可以发挥健脾益气、温阳涩肠、健脾柔肝等作用,动药多发挥化湿行气、通阳散寒、行气解郁等作用。“动静”药物的结合,实际上也是“动静”治法的结合,临床中应用广泛。深入学习、传承张声生教授“动静结合”的中医治疗思路,可以更好地理明疾病的病机及灵活掌握配伍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结合《脾胃论》中具体方药,从发散外邪、升阳举陷、散化湿邪、调理气机、发散阴火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脾胃论》中风药的应用并浅述其用药禁忌。为避免其不良反应,遂提出"动静结合、法于阴阳"的风药配伍法则,以期将"风药"在临床中得以继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动静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静结合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42例(50膝)采用手法治疗、运动疗法、佩戴护膝相结合的动静结合疗法。结果:治疗1个疗程12天,经过3~9个月的随访,平均5.4月,结果优25例29膝,良12例15膝,中3例4膝,差2例2膝,优良率88.00%。结论:动静结合法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此文旨在研究日常养生,以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养生是在生活中保养生命,而生活活动表现为动静两种相对状态,则养生也可通过动静两种状态的调节来实现。此文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生活实践,分析认为:养生应遵循一定的动静日法则,包括节律协调、出入平衡、阴阳平衡等几个方面。动静养生的日法则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养生指导法则,遵循动静养生日法则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意义上的动静出发,结合祖国医学的动静观,探讨其在传统养生中的应用以及对现代养生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静互补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认为,"动"与"静"的互补平衡是治疗伤科疾病及其康复的关键所在。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的核心是重视"动"与"静"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两者相互为用、互补平衡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伤科疾病的康复。本文从动与静的内涵、动静互补的动态平衡关系、动静失衡是影响伤科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动静互补平衡论对伤科疾病治则治法的指导作用、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动静互补平衡论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形、神及形神合一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形神共养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认为形神合一指导中医养生主要体现为调情志以养神、食药运动以养形、动静结合三个方面,通过对该三个方面的具体论述,认为形神合一、动静结合、身心共养是预防疾病发生、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析骨折治疗之动静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折治疗的“动静结合”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提出,历代医家又多有论述,“动静结合”应贯穿于骨折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试论补益剂的主要配伍特征──动静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补益剂的主要配伍特征──动静结合双鸭山矿务局总医院王凯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明刚,沈雁指导康广盛关键词动静结合,补益剂,配伍特征中医病证,不外虚实两类,纵观古今各类补益之剂,可以发现动静结合,以静为主,佐之以动是贯穿其中的主要配伍特征。所谓动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