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超 《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07-108
目的:针对川芎嗪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搜集近年来针对川芎嗪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文献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实验文献,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川芎嗪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纤维化、抗炎、抗激素硬化、抗血小板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川芎嗪不仅能够用于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脑血管疾病,还能够用于慢性肾衰、肺心病、紧张型头痛、门脉高压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结论:川芎嗪对临床多种心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功能成分之一,诸多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川芎嗪有活血化瘀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通过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从川芎嗪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过度增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集、抗炎5个方面对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川芎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amide alkaloid),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60年代初,Kosuqe等曾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litis)培养液中分离出TMP,继之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从川芎提取物中析出单体川芎嗪,经结构鉴定即为TMP,现在已由人工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药理作用.我们临床中常尽可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患者的多种症状,那么,川芎嗪的抗凝、扩冠、降压等作用是否可以找到一元化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梅凤  吴伟  邓新国 《中草药》2007,38(8):附4-附6
川芎嗪是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化学名为四甲基吡嗪,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组织微循环、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自由基产生、抗组织纤维化、钙离子阻断和抗细胞凋亡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其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防治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就其在眼科方面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药理作用1.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保护作用:DR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有关DR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但较多的研究证明,慢性高血糖诱发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治疗脑梗塞大小剂量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芎为伞形科蒿本属植物,它具有活血化淤、疏风止痛、理气的作用。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川芎嗪具有抗血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心血管药理与钙拮抗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芎嗪 (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 ,属酰胺类生物碱 (amideal kaloid) ,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 (tetramethylpyrazine ,TMP)。 6 0年代初 ,Kosuqe等曾从枯草杆菌 (bacillussublitis)培养液中分离出TMP ,继之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从川芎提取物中析出单体川芎嗪 ,经结构鉴定即为TMP ,现在已由人工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 ,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药理作用。我们临床中常尽可能用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危险因素.近些年传统与现代医学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中药效果显著,在很多方面己取得一致认同,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研究成为热点.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客观,更全面的指导.本文就川芎嗪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从血管壁细胞、血液动力学、脂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心血管药理与钙拮抗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芎嗪(1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amide alkaloid),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60年代初,Kosuqe等曾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litis)培养液中分离出TMP,继之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从川芎提取物中析出单体川芎嗪,经结构鉴定即为TMP,现在已由人工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药理作用。我们临床中常尽可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患者的多种症状,那么,川芎嗪的抗凝、扩冠、降压等作用是否可以找到一元化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豚鼠哮喘动物模型研究三种中药有效成分 (银杏内酯、黄芩甙、川芎嗪 )雾化吸入抗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方法 :以卵蛋白致敏豚鼠为动物模型 ,雾化吸入予以银杏内酯、川芎嗪、黄芩甙。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豚鼠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炎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改变。结果 :同模型组相比 ,银杏内酯、黄芩甙、川芎嗪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哮喘豚鼠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 ;黄芩甙和川芎嗪对BALF中的嗜酸细胞及炎性细胞总数均有抑制作用 ,而银杏内酯仅抑制BALF中嗜酸细胞聚集。各治疗组均未显示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 ,各组的ECP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杏内酯、黄芩甙、川芎嗪通过抑制哮喘动物外周血及BALF中嗜酸细胞聚集而具有一定的抗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醒脑静注射液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中,主要通过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钙超载、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脑水肿和抑制细胞自噬等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PD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过程中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为探讨川芎嗪活血化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VSMC,建立PDGF诱导的细胞增殖模型,用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AP-1及PCNA的表达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诱导的细胞增生,与刺激组相比,川芎嗪可显著抑制增殖相关基因AP-1及PC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可能是通过抑制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又称四甲基吡嗪,是提取自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根茎的一种中药单体成分,属于酰胺类生物碱。川芎嗪除了具有传统的活血祛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川芎嗪还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多器官如心脏、脑组织和肾脏等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血管内皮保护、肿瘤抑制、哮喘病人气道重塑、钙超载抑制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现从川芎嗪在心血管疾病、脑疾病、肾损伤、肿瘤等疾病中的应用,对近几年川芎嗪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川芎嗪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0.25、0.5、1.0、2.0、4.0 mg/mL川芎嗪分别作用LoVo细胞24 h、48 h和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基因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PUMA)及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川芎嗪可有效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且显示质量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但川芎嗪对293T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质量浓度为1.0、2.0、4.0 mg/mL川芎嗪均能提高PUMA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促进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同时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PUMA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川芎嗪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川芎嗪直接作用于ECV304细胞,其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川芎嗪作用于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其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可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笔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所含成分川芎嗪可以起到改善患者微循环、抗氧化同时扩张小动脉以及抗纤维化等良好作用;而丹参素能够有效对血小板聚集产生良好的抑制,对心肌缺血的再灌注起到保护,对微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改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于临床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目前在对心绞痛、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等方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辅助用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也被逐渐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神经病变等疾病的治疗中。此次研究将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近年来川芎嗪在临床中的应用概况。方法:参考国内文献,概述川芎嗪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疾病的实际疗效。结果与结论:川芎嗪具有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川芎嗪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24只新西兰家兔分为4组,即正常饮食组、模型对照组、川芎嗪(75 mg·kg-1)组及川芎嗪(150 mg·kg-1)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AS模型,12周后评价川芎嗪对主动脉斑块面积、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内膜泡沫细胞数、HE染色后主动脉形态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川芎嗪(75,150mg·kg-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斑块面积分别为(420.4±46.2) mm2,(310.2±12.3 )mm2,(663.2±38.9)mm2,P <0.01;内膜/中膜厚度比值(0.32±0.06),(0.24±0.15),(1.21±0.10)(P<0.01);降低内膜泡沫细胞数分别为(9.8±5.1)个/mm2,(5.3±1.2)个/mm2,(23.6±6.7)个/mm2 (P <0.01).HE染色后的光镜下,川芎嗪可减轻主动脉内膜增厚程度,降低泡沫细胞聚集,保持中膜和平滑肌结构基本完整,减少内皮细胞脱落,改善主动脉紊乱的形态结构;川芎嗪还可降低血脂水平而维持内皮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川芎嗪靶向内皮细胞干预AS早期始动环节,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产生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川芎嗪系从伞形科植物川芎 L 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 ,因其含量极低 ,现为人工合成 [1 ]。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并可透过血脑屏障 ,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尤其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疗效确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少见川芎嗪的不良反应报道 ,现综述如下 ,以供参考。1 致药疹1.1 徐伟君 [2 ]报道 ,患者男 ,6 4岁 ,一年前病脑血栓 ,治愈后预防复发 ,每年静滴川芎嗪 2次 ,15 d/次 ,1996 -12 -0 7开始用川…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研究现状 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川芎嗪:唐利龙等发现:川芎嗪有明显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与分裂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川芎嗪还能明显的抑制VSMC的?、Ⅲ型前胶原α1(Ι)、α2(Ⅲ)基因的转录.而Ι、Ⅲ型前胶原可导致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同时激活并释放生长因子,在PTCA后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罗红琳等在不同剂量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川芎嗪能明显抑制VSMC数目的增长和细胞对氚-脱氧胸腺嘧啶(3H-TdR)的摄取,并可增加前列环素(PGL2)水解产1物6-keto-PGF1α的释放,提示川芎嗪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其作用与PGL2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