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方教授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综合防治,将糖耐量异常归属"消渴病"范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制定一套综合干预措施,从而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即"未病先防";方教授特别重视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认为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在糖尿病的早期,应着手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即"既病防变",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前期是指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出现异常,最明显的生化指标是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医将其归于"脾瘅"范畴,属于"未病",在此阶段通过生活方式及中药的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避免进展为糖尿病,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3.
以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为依据,探究"治未病"理论对于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意义。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将"治未病"理论体系贯穿糖尿病肾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治未病思想渊源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糖尿病肾病(DN)防治的关系,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探究"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盛防危"、"病后防复"五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发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兰  魏军平 《北京中医》2007,26(10):635-637
糖尿病以其患病率的快速攀升及治疗的庞大费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能否阻止其蔓延,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糖尿病应该实现从治疗向预防的战略前移。中医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未病先防"阻止糖耐量低减向糖尿病转化,"既病防变"控制代谢指标,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本期组织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方面的专家就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专题笔谈,期冀共同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以其高发病率,并发症严重,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糖尿病的预防有其重要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诚如<金匮要略>中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相似文献   

8.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从糖尿病前期谈"治未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病是指不具有诊断某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的前病状态,即"无典型症状,有客观证候"。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指在发现异常苗头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逆转其发展方向,恢复其正常状态。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潜伏阶段,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习惯病,其未病状态是指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糖耐量低减。古代治未病尚包括"已病防变",现代医疗对象的主体是已病人群,缺少的恰恰是开展大规模的未病医疗。糖尿病"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实为早期预警、早期防治,借助现代医学的微观检测手段,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方法,将糖尿病治疗重心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33-1734
从"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瘥后防复"五方面浅谈"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不同时期防治中的含义及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