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 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 年前景12 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围绕“为何建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建立什么样的理论”这一上篇的主题,从理论本身条件展开探讨。在明确理论与知识及科学理论与科学知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述理论发展途径及其评价标准,比较中西医学理论发展的方式,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评价和发展提供参照。依据卡尔·亨普尔的“桥梁原理”,抽象概括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五大桥梁原理”及“一门逻辑学保障原则”,并阐述其作用。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三层五级,树状结构”理论框架,展示该框架下11 条原理及概念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照科学理论的作用和评价标准,分析论证其科学合理性,并进一步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从概念着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首要且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前期“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思想下,首次引入“概念转变”,点明其基本含义和作用。为准确应用这一新概念,对概念与其表达对象,概念语词表达形式以及概念解释力等进行详尽分析论证,指出中医概念研究因忽略这些认识而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出国际科学界实现“概念转变”的规律为“聚焦对象,探索未知,提出新识”。提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转变”的定义。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概括出实现中基概念转变的目标及标准,并给出例证论证。由此得出结论: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形成现代中基的科学概念;由此引导中医理论与思维及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从概念着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首要且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前期“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思想下,首次引入“概念转变”,点明其基本含义和作用。为准确应用这一新概念,对概念与其表达对象,概念语词表达形式以及概念解释力等进行详尽分析论证,指出中医概念研究因忽略这些认识而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出国际科学界实现“概念转变”的规律为“聚焦对象,探索未知,提出新识”。提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转变”的定义。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概括出实现中基概念转变的目标及标准,并给出例证论证。由此得出结论: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形成现代中基的科学概念;由此引导中医理论与思维及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于7月22-23日在广州召开。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未来发展,论坛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目标与任务”为主题,以确立中医理论在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发展中的引领和导向地位,明确中医理论继承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指明未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思路与任务,创新中医理论研究的组织机制和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医基础理论之现代研究应当坚持中医药学科的主体性,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多学科研究,并注意研究角度与方法的多角度、多样化。其基本思路与要求应是:注重中医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进行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学科理论、方法的对比研究,寻求基本的结合点与研究的切入点,提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研究假说,设计出可重复的实验研究方案,对研究结果进行数理逻辑分析,提炼出规律性认识,力争建立数学模型。应注意11个结合。  相似文献   

7.
任秀玲 《中医教育》2004,23(6):21-23
开展中医药理论概念内涵的系统深入整理及规范化研究,应首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概念的整理研究,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思维规律的学科和课程.对中医学概念的研究应明确概念的本性、特点及在理论中的作用,进行"种概念加属差"的定义形式以及与中医逻辑体系自洽的定义方法的规范化研究;还应在总结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果基础上,丰富概念的内涵,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人员及各有关专家: 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水平,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密切衔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次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年会”定于2009年8月在山西太原市举行。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应坚持中医学自身的学术规律,吸收现代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融于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体系中,形成适于中医理论学术发展的研究方法。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规范化、脏象理论、病因理论、证候理论、经络理论、实验动物模型等研究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增强基础研究的科技意识,加大基础研究的经济投入,稳定研究队伍,建立开放式研究基地和专家咨询机构则是保障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三层次规范要点。为中医学术研究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提供初步的规范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三层次规范要点。为中医学术研究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提供初步的规范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发展的核心所在。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多基于辨证论治与临床经验总结,因而发展缓慢且具有滞后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加,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诊疗的基础,其发展态势呈现出新的规律。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定义的理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当今创新背景对中医理论发展做前景预测,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中创新因素必不可少,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问题做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应坚持中医学自身的学术规律,吸收现代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融于中医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体系中,形成适于中医理论学术发展的研究方法。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规范化、脏象理论、病因理论、证候理论、经络理论、实验动物模型等研究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增强基础研究的科技意识,加大基础研究的经济投入,稳定研究队伍,建立开放式研究基地和专家咨询机构则是保障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数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础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与基础近10 年研究进展显示,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能力与现代医学相比差距逐年增大,中医药科技为临床诊疗提供的支撑不足;在基础研究领域,相对于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各研究领域未取得应有的拓展甚或日趋萎缩,概念内涵清晰表述严密的理论远未建立,中医基础学科群尚未分化形成,基础研究对临床诊疗的带动和推进作用远未显现。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表明,中医学是尚未摆脱古代科学技术特征的整体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则是尚未摆脱自然哲学形态的直观描述性理论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主要放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应借鉴遵循自然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理论发展的途径,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突破。因此,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着力做好两大研究:研究脏象的活体结构与功能机制,追踪最新科技发展及时用于脏象研究,并重视病、证、尤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起中医基础理论的三级学科群。  相似文献   

16.
论中医理论研究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原则和法则。近年来,虽然中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实现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应当从明确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坚持中医特色、反思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佟晓哲 《中医药学刊》2004,22(2):303-304
中医理论与现代细胞生物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各有其特点。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建立在“分析还原理论”基础上的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所缺乏的是精细分析,如何建立在精细分析基础上的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整体综合是现代中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包含的内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中医药》2006,27(2):8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中医基础理论教授满晰博(Manfred Porkert)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医传播应该采取理论先行的策略,即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扩大中医的理论影响,编写中医教材,多翻译中医的一些著作,让中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并接受中医理论,以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指出 :中医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规矩准绳 ,处处闪烁着光芒。作为跨世纪的中医工作者 ,要奋发努力 ,迎头赶上 ,才能适应新的形势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即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钥匙、灵活运用中医传统的理论及辨治经验是基础 ,实现中医现代化是跨世纪中医的任务。认为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 ,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是摆在跨世纪中医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2月30日讯:2019年12月26日,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第三十届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以“传承精华,推进中医理论守正创新”为主题,提出,中医药行业需要进一步梳理中医理论的脉络和系统。从基础概念入手,聚焦中医基础概念的衍变与研究,并进行及时总结更新。从病因病机入手开展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加强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促进有关中医临床、整体观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加快中医理论的脉络和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会议由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等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