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38-641
目的 :探讨当代名医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证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消渴专辑》中33位当代名医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方,将复方中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 2003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3首复方,共涉及药物150味,用药频次达1 059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30次的分别为山药、黄芪、生地黄、茯苓、天花粉、麦冬、党参。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总频次最多的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清热生津药、补益脾气药、滋补肝肾药是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常用配伍。结论:近代名医治疗消渴病主要以补虚、清热、利水渗湿为主,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消渴病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古今名医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中各医家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方,其中共选取复方156首,将156首复方中涉及到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建立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研究分析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结果:156首复方中,共涉及药物175味,用药频次达1702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50次的分别为黄芪、山药、茯苓、生地黄、麦冬、天花粉。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最多的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揭示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组方规律,如知母配石膏,麦冬配天花粉等。结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消渴病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中药治疗肺癌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和中药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301例肺癌患者病例,分析处方中中药的用药频次、平均药味等。结果:301例病例治疗过程中,使用258味中药,613首方剂,用药总频数为7 953次,平均药味约13.04味,以11~15味居多,占57.59%。用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甘草、人参、茯苓、陈皮、半夏。在常用药物涉及的20类药物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药类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结论:中药治疗肺癌以扶正固本、清热、化痰止咳为主,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用药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时期中医治疗消渴病选方用药特点加以分析。方法查阅明清时期医学著作并从中摘录治疗消渴病的方药,将所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 2017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67首复方,共涉及药物148味,用药频率达1235次,其中用药频次50次以上的分别为麦冬、甘草、人参、茯苓、生地黄、知母。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总频次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阴润燥、补气健脾、补肾固精、清热泻火,是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常用配伍。结论明清时期医家治疗消渴病的中药以补虚、清热、利水渗湿为主,白虎汤类、地黄汤类、当归六黄汤、玉女煎等为治疗消渴病的主要方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现代医家治疗瘿病的临床用药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时期中医治疗瘿病选方用药特点加以分析。方法查阅近现代医家医案并从中摘录治疗瘿病的方药,将所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 2017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搜集得到38位医家50例病案,筛选摘录复方61首,共涉及药物179味,用药频次达871次,其中用药频次20次以上的分别为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玄参、当归、白芍。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总频次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化痰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滋阴补气、清热解毒燥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是临床治疗瘿病的常用配伍。结论近现代医家治疗瘿病的中药以补虚、清热、化痰、散瘀为主,海藻玉壶汤、栀子清肝汤、当归六黄汤、天王补心丹、四物汤等为治疗瘿病的主要方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解析真实世界顾氏外科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门诊采用中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对纳入数据的中药应用特征等进行基于频数和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56例乳腺癌患者,15864张处方中共有药物345种,药物使用频次380148次。排名前50位的高频药物为茯苓、白术、党参、石见穿、南沙参、莪术、黄芪等。乳癌术后方中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前4位的为补虚药、活血药、清热药及安神药。各类药物分类使用频率显示,补虚药中补气类药使用频次最高;活血药中活血逐瘀类药使用频次最高;清热药中清热解毒类药使用频次最高;安神药中养血安神类药使用频次最高。淫羊藿与肉苁蓉、黄柏与知母、酸枣仁与何首乌藤、柴胡与郁金、陈皮与半夏等为顾氏外科中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发现,安神药与养阴药、疏肝药与调脾药、活血药与理气药是常用的组合。结论:顾氏外科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以补肾助阳、疏肝活血、清热安神为治疗原则,同时重视调畅情志、调理冲任。  相似文献   

7.
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到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肺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在治疗肺纤维化的64首中药复方中,涉及114种药物,使用频次为584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的共36种、431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补益药、活血药、化痰药、宣肃肺气药、清热药、平喘药6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9条,药纽规则25条,主要为益气药与活血药的配伍组合。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任顺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用药特色及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任顺平专家门诊就诊的CAG患者70例,共计76张处方,使用81味中药,涉及17种中药类别,总计用药1282频次,使用频数法分析其临床使用的药物和功效类别。结果:70例患者共用药物81种,其频数统计提示,使用频数位于前10位的中药由高到低依次是党参、白术、茯苓、柴胡、陈皮、姜半夏、紫苏梗、丹参、黄芩、神曲。高频药物功效归类分析由多到少依次为健脾化湿药、疏肝理气药、消食通降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结论:任顺平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益气健脾化湿、疏肝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清热等为治疗大法,高频药物由多到少依次为健脾化湿药、疏肝理气药、消食通降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并随证酌情加用消食药、温中药、收敛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和总结熊继柏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拟定处方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整理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的中药门诊处方,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处方中单味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关联分析法筛选出24味主要药味,概括其功效作用。结果按处方纳入标准,筛选肺癌处方165例,共涉及中药154味,按照功效不同主要分为8类,以化痰止咳平喘类药、清热解毒类药、活血化瘀类药、补益类药、利水渗湿类药、解表祛邪类药、理气类药、通经活络类药等为主,通过常用中药归纳出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予清热化痰散瘀治疗方法为主。结论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谨守病机本质和经络循行,在清热化痰散瘀的同时,予补气行血等治法。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37-740
目的 :研究近16年中药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00~201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文献,对中药复方的用药种数、种类、频次、性味、归经采用频数分步法进行统计,总结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63首复方总共使用15类113种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含11味药)依次为:远志、石菖蒲、熟地黄、牡蛎、龙骨、龟甲、白芍、五味子、茯苓、山药、山萸肉;前5位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涩药;药性以温为最,其次为凉、寒、平;药味以甘味为最,其次为苦、辛、咸、酸;用药归经总频次以肝经为最,其次为心、肾、脾、肺。结论: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以补虚、安神、清热、平肝为主,兼以健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中医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分别以"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胸痹心绞痛痰瘀互结"为主题词,"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作为副主题词,搜索2006~2016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165篇,经过筛选共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50篇,将这50篇文献中所涉及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建立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研究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用药规律。结果:50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50首,药物105味,用药频次为559次,其中单味中药用药频次最多的为半夏,其次为瓜蒌、薤白、川芎、茯苓、三七、陈皮;按照中药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味数排在前4类的分别是活血药、补虚药、理气药和化痰药。结论:活血药、补虚药、理气药和化痰药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内膜损伤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治疗子宫内膜损伤的中药复方,采用频数分析法对中药复方中的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药复方121首,涉及药物101味,总使用频次1 353味次,涉及药物种类14类,常用药对(组)20对(组)。结论: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本虚标实,血虚、肾虚为"本",瘀血阻滞为"标"。治疗子宫内膜损伤用药以补虚药为主,辅以活血化瘀药,兼以清热、理气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汤剂数据库,对药物进行功效、性、味、归经等描述性统计。结果:共纳入文献365篇,涉及方剂365首,药物239味,共计4138次。239味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8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温、平;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归经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肝、肺、脾。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常辨证施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等。  相似文献   

14.
刘鸣曦  王玉  万海同 《新中医》2020,52(8):9-12
目的:分析万海同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万海同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例125例,200诊次的中药处方,采集患者临床信息,建立数据库,对药物频数、分类以及归经性味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24.0软件对57味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25例患者200诊次共使用中药127味,累计用药频次4 745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名前七位者依次是川芎、生地黄、葛根、石斛、太子参、黄芪、水蛭;药物类别使用频次最高者是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药物归经最多者为肝经,将微寒、寒、凉归为一类"寒",则发现药性使用频次最多者为寒性,药味使用频次最高者是甘味。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26类,涉及方剂有万教授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方、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解语丹、天麻钩藤饮、增液汤等;涉及药对有生地黄与石斛、桃仁与红花、黄芪与太子参、玄参与麦冬、天麻与钩藤、茯苓与白术、半夏与石菖蒲等。结论:聚类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万海同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养阴、益气、活血法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VIP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创建1985年09月-2015年09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近30年出版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中医辨证论治的书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和书目建立数据库,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44首中药复方中,涉及103种药物,使用频次为536次;其中使用频次在6次以上的共21种,共309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7类:清热类、补虚类、利水渗湿类、行气类、止血类、收涩类、解表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2条,药组规则28条,主要为清热利湿与健脾理气药的配伍组合。结论:数据挖掘能够更客观地探索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用药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和中药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药坐浴熏洗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5年1月—2015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药坐浴熏洗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临床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信息,按中药类别、功效以及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7篇,涉及中药坐浴熏洗治疗肛门病术后常见并发症10种,其中用于缓解术后肛门疼痛、减轻创缘水肿次数最多,总频次213(53.78%)。纳入中药类别共20类,其中使用频次前5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清热药(主要以清热燥湿及清热解毒药为主)、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及止血药,总频次1 217(67.8%)。涉及中药单药142味,频次共1 795次,单药使用频次前10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苦参、黄柏、芒硝、五倍子、大黄、冰片、明矾、蒲公英、花椒、马齿苋,累计频率达45.99%。所用中药以苦寒类药物为主,其中苦味药物出现1 131次(44.34%),寒性药物出现1 211次(67.50%)。中药归经出现频次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经、大肠经、胃经,总频次达2 641次(50.78%)。结论中药坐浴熏洗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用药主要以清湿热为主,常从清热燥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生肌止痛止血等方面论治,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智祎  王强 《新中医》2019,51(2):43-48
目的:探讨文献中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汤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等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汤剂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中的方剂用药进行频数、频率、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所用药物共167味,分为22大类,1233频次;其中用药频数最高的5个中药依次为麦冬、炙甘草、丹参、桂枝、五味子;用药频数最高的5个药类依次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补阴药;支持度最高的5个药组依次为炙甘草-桂枝,麦冬-五味子,炙甘草-桂枝、麦冬,炙甘草-生地黄,麦冬-生地黄。结论:中药汤剂治疗心律失常多以益气养阴为主,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安神理气为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数据分析《南征用药心得十讲》中对消渴相关的遣方用药,探索首届全国名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检阅《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筛选出治疗消渴相关的病案,将病案中所用中药进行整理,建立Excel 2007用药十讲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方剂65首,中药共计105味,用药频次达693次,消渴所用中药使用频次前五味为丹参、枸杞子、黄芪、人参、黄连;药物类别排列前位的是清热药、滋阴药、补气药,体现南征教授论治消渴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兼顾活血化瘀三法合一的治疗思想,多用苦寒甘平之味,少用辛燥大热之品;药物归经多属肺、胃、肾经。结论: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兼顾活血化瘀三法合一。并通过药物分析印证了南征教授治无定法、谨守病机、恒动辨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汤剂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对药物进行功效、性、味、归经等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7篇,涉及方剂172首,药物220味,共计2211药次。220味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9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物累计频率达62.596%;使用频数30的药物共20味,按频次排前5位的依次为茯苓、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柴胡;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平、温,寒性和微寒药物累计频率达40.74%;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苦、甘及微苦、微甘累计频率达62.94%。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将扶正和抗癌有机结合,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常辨证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挖掘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药复方,并尝试探讨前列腺癌的用药规律及病机治法。方法:收集近1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治疗前列腺癌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将纳入文献中的中药复方导入Excel 2007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中药复方的药物及四气五味归经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并分析用药规律和提炼本病的药物核心组合及聚类新处方,最后总结并探讨前列腺癌的病机治法。结果:共收集到80个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药复方共有177味中药纳入研究,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与活血化瘀药为主,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是黄芪。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频次最高的药对是"白术-茯苓"频次为22次,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置信度为1的有6条,并聚类获得6对核心药物组合、3首新处方。结论:本虚标实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重要病机,扶正法贯穿始终,以"扶正-活血-解毒"为主轴,注重调理肝脾肾三经,辨证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窍解毒为主线的治法,可为中医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用药参考,以通窍活血逐瘀法为主治疗前列腺癌的聚类新处方是日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