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0,9(3):8-9, 27
合理运用麻黄汤合桂枝增液汤辨治肺寒阴虚证、大青龙汤合白虎汤辨治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辨治肺热证、厚朴麻黄汤合桔梗汤辨治肺寒夹热证、越婢加术汤合苓桂术甘汤辨治肺虚寒热夹杂证、木防己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辨治膈间阳郁热饮证、半夏散及汤合麻黄汤辨治寒气袭肺结咽证而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云海 《光明中医》2009,24(11):2065-2066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故篇名分别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其篇名却非“辨心病脉证并治”、“辨肺经病脉证并治”等,除第七、九、十一及十八篇篇名分别涉及“肺”、“心”、“五脏”及“肠”而外,都以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痉湿病脉证治》、《疟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名篇。  相似文献   

3.
浅谈近代中医辨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中医辨治模式已有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症治疗三种,由于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术语,因此,辨证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是独特的。古代中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既要辨太阳病,同时还要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这种模式一直相传至今,可以说是中医辨治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云海 《光明中医》2010,25(8):1334-1335
<正>《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故篇名分别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其篇名却非"辨心病脉证并治"、"辨肺经病脉证并治"等,除第七、九、十一及  相似文献   

5.
王付教授在临床中善于用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用药精益求精,治病效果显著。其中运用抵当汤与芍药甘草汤合方辨治瘀热重证高血压;风引汤加味辨治肝热动风证高血压;桂枝茯苓丸与酸枣仁汤合方辨治瘀血阻滞,热扰心神证高血压;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辨治肝郁血瘀证妊娠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复杂证群在临床中普遍存在,对其认识的缺陷与辨治方法的片面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根据临床实践及学习体会,笔者认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通过麻黄升麻汤示范了临证时复杂证群的辨治方法,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这种辨治思路代表了中医辨治的最高境界,唯有掌握麻黄升麻汤的辨治思路,才能灵活掌握应用方剂证候和理论推证证候来指导临床实践,克服形而上学的死板机械论,由中医辨治的必然王国走向中医辨治的自由王国,举一反三,灵活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尤其对于证候叠加的复杂证群辨治才能得心应手,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5,(5):10-12, 15
大承气汤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热结证的重要基础方,运用大承气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热结,即可以法选用。本文从用药要点、方药配伍、用量比例角度对大承气汤进行解读;从应用指征、方证辨病两方面探讨辨治思路;同时探讨治疗热结证与脾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气阴两虚证、心热证、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气虚证、肝热证、肝寒证、肝血虚证、肝气虚证等相兼的合方思路;并举大承气汤与吴茱萸汤合方辨治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与桂枝加附子汤合方辨治精神分裂症、与大黄附子汤合方辨治痤疮验案。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社会的疑难疾病,作者应用六经辨证法辨治取得较好效果,主要依据疾病病位和证候进行辨治。首先辨病位,主要辨为太阳病或少阴病;其次按证候中的主要症状和合(并)证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9.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7,16(1):10-12
半夏泻心汤合方思路包括辨治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肝病证相兼如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肝寒证相兼、与肝湿热证相兼、与肝气郁滞证相兼、与肝瘀血证相兼,脾胃寒热夹杂证与心病证相兼如与心气郁证相兼、与瘀阻心脉证相兼、与痰阻心窍证相兼,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肺病证相兼如与肺寒证相兼、与肺热证相兼、与肺阴虚证相兼。解读案例如半夏泻心汤与百合地黄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胃炎、糖尿病,半夏泻心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胃炎、抑郁症,半夏泻心汤与小青龙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红斑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半夏泻心汤与栀子柏皮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疑难杂病重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过程中 ,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正确地辨证论治 ,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例如 :《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 ,强调“欲知其要 ,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将COPD分2期辨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分寒痰阻肺证、痰热壅肺证2型辨治,病情迁延者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分肺气亏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3型辨治,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其本。并以显效病案为例,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史丽伟  杨亚男  韩旭  徐翔  倪青 《中医杂志》2018,(23):2057-2060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紧扣病-期-症-指标的辨治思想,抓住气阴两虚、血脉瘀阻疾病特点,将本病分为早期、临床期、肾功能衰竭期三期,早期分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辨治,临床期分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辨治,肾功能衰竭期分为阴阳两虚证、肾阳衰微证、浊毒内蕴证辨治,综合对主症对症论治和对主症辨别不同证候论治,遣方用药选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改善糖尿病肾病指标作用的中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中医辨治湿疹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湿热证、风热证、血瘀证、湿毒证、脾虚湿蕴证是依次排在前5的湿疹证型;湿热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苦参、黄芩、茯苓、土茯苓、白鲜皮、大青叶、龙胆草、连翘、牡丹皮、金银花是依次排在前10治疗湿疹的中草药;苦参、茯苓、土茯苓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湿疹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胃癌前病变(PLGC)早期如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手术、对症治疗为主,中医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结合"治未病"思想,在PLGC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PLGC属中医学"痞证""结证"范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阐述了痞证、结证之症状、病机,认为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可运用于PLGC的辨治,但应审时度势,把握要害。结合PLGC的三个阶段,浅述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在PLGC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清初名医李用粹在《旧德堂医案》中多角度辨治癫狂独具特色,即:临证首重辨脉,辨癫、痿异病同治,辨寒热虚实真假、转化治癫狂,辨痰火、气血治癫狂及幻觉,辨三阳经治狂,辨卫气营血治狂,辨先后天调理收功。  相似文献   

16.
消长平衡作为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息息相关。贾英杰教授基于该理论进行临证辨治,就消长平衡理论及其辨治恶性肿瘤的中医特色两方面,阐释中医药辨治恶性肿瘤的思维模式与策略,并附临证案例一则。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辨治头汗出的常见证型有阳明湿热发黄证、气血两燔证、实热结胸证、少阳胆热夹饮证、阳明血热出血证、阳明热郁证、产后郁冒证,以及太阳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等,以此辨治常常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痛经证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经期少腹隐痛、绞痛。王多让主任医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王老结合其五十余年临床辨治经验,将调经证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胞宫、瘀阻胞宫、气血两虚四种证型进行辨治,验之临床,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19.
从临床角度研究经方辨治不孕症,发现仅用一个经方辨治不孕症尚有一定局限性,若能将2个或3个经方合方应用,常常能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如茵陈蒿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肝经湿热,血虚阳虚证不孕症;天雄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阳虚夹热,寒湿浸淫证不孕症;小半夏加茯苓汤与右归丸合方阳虚夹痰湿证不孕症;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与四妙丸合方辨治湿热瘀阻血虚证不孕症;四逆散与二仙戟蚣汤合方辨治阳虚肝郁证不孕症,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辨治寒瘀血虚夹热证不孕症。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消渴病分证辨治的进展,指出分证辨治消渴病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辨证论治难以标准化,以及消渴病复杂的病因和病机特点,任何固定分型分证辨治都具有片面性,仍需要开拓辨证论治思路,以优化消渴病中医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