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干预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躯体化症状,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对其疾病态度以及自我效能存在的影响。方法:将36例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平均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情况较对照组高,治疗总依从度为83.3%,对照组为38.9%,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21.2±4.5)分与(104.1±14.3)分,试验组为(31.9±5.2)分与(144.8±1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能力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对某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0例(对照组)及某传染病医院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观察组)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总体评分为(7.8±4.7)分,抑郁评分为(7.3±4.1)分,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焦虑总体评分为(3.6±4.5)分,抑郁评分为(3.4±2.8)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住院次数、年龄、性别、医疗费别、文化程度.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高于健康体检人员,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安神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柴胡安神汤饮服,疗程为4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在第2周末观察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4周末,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柴胡安神汤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500例社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则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水平、遵医行为及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水平、遵医行为显著提高,病情复发率明显下降.结论 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遵医行为,有效降低病情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建立高血压病慢性病档案中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社区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相关指标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仅意向、态度、责任、吸烟饮酒4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西医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上都获得了改善,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护理干预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护理干预,分别从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方面开始针对生存质量的循环改进护理。在入组时与出院时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以及慢性肝病问卷量表(CLDQ)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生存质量等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分与乏力、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焦虑、活动等维度的CLD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论: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住院天数以及费用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猪苓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7月收治的80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护理中,综合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帮助患者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利于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全程干预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4月之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程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出院3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全程干预管理模式能够长期、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个性化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出院6个月后,与对照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73.35±5.03分)和生活质量评分(77.52±9.32分)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80.94±4.27分)和生活质量评分(85.69±11.64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对病情及治疗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更好的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114例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专项健康教育活动,强化患者自我管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情知晓、饮食行为、遵医行为、运动行为、排痰训练、生活管理、健康信念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开展专项健康教育,能够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9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加快AP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甘宁颗粒,对照组只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和血清IFN-γ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甘宁颗粒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宁颗粒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指标明显好转(P<0.01),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的滴度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血清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用药干预、膳食指导以及锻炼指导等护理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联苯双酯滴丸、拉米夫定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疏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上,疏肝解毒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目标性康复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目标性康复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后语言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实验组结果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肢体运动有效恢复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性康复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运动及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家庭医生团队2015年8月已签约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没签约本院常规管理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由村卫生站乡医作为本院家庭医生签约式的签约人,与患者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并按照相关协议开展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