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飧泄,又名风泄,故有“肠风飧泄”之称。宋代以后统属于“泄泻”门中,近代较少有人用此病名,几至湮没无闻。笔者从临床中体会到,飧泄的因、证、治别具一格,现就飧泄的辨证治疗,谈谈个人体会。飧泄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约分为:(一)因于伏风: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久风为飧泄”;《灵枢·诊疾论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二)因于饮食劳倦: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入五脏,则胀满闭塞,下为飧泄”。(三)因于阴阳升降失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归纳上述经文,飧泄不外乎脾虚肝乘、阴阳升降失调所致。临床常表现为肝气偏胜和脾虚清浊反干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泄泻病症全年均可发生 ,但多集中于夏秋之季。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清稀 ,甚至如水样为特征。《素问·太阴阳明论》曰 :“湿盛则濡泄”。又曰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 ,则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填满闭塞 ,下为餮泄”。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研究 ,泄泻主要由于脾胃 ,大肠功能减弱 ,感受外邪 ,饮食失调 ,情志不和或体虚久病 ,伤及脾胃而引起。尤其在夏秋季节 ,天暑地热 ,交蒸期间 ,人们往往贪凉饮冷 ,多食瓜果 ,湿壅中焦 ,清浊不分。而脾主运化 ,升清降浊 ,又喜燥恶湿。上述原因如影响脾的正常功能 ,就会出现泄泻的症状。故有“泄泻…  相似文献   

3.
泄泻一症始见于《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飨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 ,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因于露风 ,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素问·举痛论》说 :“寒气客于小肠 ,小肠不得成聚 ,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 ,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又…  相似文献   

4.
中医文献没有克隆氏病的病名,但在“肠癖证”的论著中,却概括了同类而异名的泄、痢病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嗔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癖。”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本病以溃疡为主,病变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粘膜下层,但也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及粘膜血便,病理可见肠粘膜水肿,充血、出血、糜烂及溃疡形成,病程缓慢,轻重不一,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多发于青壮年。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所致,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辟。”此外六淫邪气,七情内伤,先天禀赋等皆可致发本病。其病机总属本虚标…  相似文献   

6.
《内经》曰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即风泄 ,故有肠鸣飧泄之称 ,其特点是泻而伴有肠鸣 ,中医认为腹中雷鸣是风行地中之象。久泻者加风药升清以化浊 ,常能收佳效。故治泻不问多久 ,在治疗的相应方中加入风药 ,是很切合泄泻之病机的。考泄泻之发病 ,在外多与风、寒、暑、湿有关 ,在内多与肝脾失调有关。按风药可祛风、胜湿、散寒、疏肝、升清、开郁泄热及化暑等多种功用 ,笔者临床宗前人之说 ,结合自己的体验 ,常用风药治疗多种泄泻 ,收效满意。其代表方 ,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教授推荐升阳益胃汤 ,他如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汤等也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马贵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本病治愈难度较大,愈后常易复发,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上海市中医溃疡性结肠炎防治中心主任马贵同教授专攻脾胃病四十余年,学验俱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得传一二,兹总结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介绍如下。1 清温并用,明辨标本缓急马师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六淫邪气、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及先天禀赋所致脾气虚损有关,其中尤以饮食起居最为重要。正如《内经》所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脏,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癖。”脾…  相似文献   

8.
马贵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红斌  胡鸿毅 《中医杂志》1999,40(12):718-719
上海市中医溃疡性结肠炎防治协作中心主任马贵同教授积数十年研制成功的纯中药栓剂——清肠栓,用直肠中药给药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大减轻了患者灌肠的痛苦,简单方便,且疗效显著。兹总结其临证运用经验,介绍于下。1 明辨病机,辨证施治本病产生的原因,多因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所致。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  相似文献   

9.
刘秀省  王洽会  王秋英 《光明中医》2006,21(5):F0004-F0004
婴幼儿腹泄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不外内伤和外感两大因素,病理变化则在脾胃.<古今医统>有:"泄泻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内因,必致泻泄,又经所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暑,秋伤湿,皆为外因,亦致泄泻,医者当于各类求之."由于小儿"雅阴未充,雅阳未长",调节机能差,一旦发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转变极易,临床常见虚实并见,症状错杂.而且小儿"脏气清灵,随拔随应",用药"稍呆则滞,稍重则伤".处方用药切忌呆泥、单纯.治应重视扶正祛邪配合,补消并用,温清兼施,补中发表,润燥相济等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泄泻,是一个症。它可见于多种病证中,亦可单独构成一种病,故医籍中每以“泄泻”名篇。泄泻,有飧泄,洞泄,濡泄等之别。泻下清谷者谓之“飧泄”;泻下清水者谓之“洞泄”;泻下稀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内经》论飧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武  周波  王轶 《国医论坛》2002,17(1):46-47
飧泄是泄泻的一种 ,作为病证名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它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云 :“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 ,尤在于夕 ,故食不化而泄出 ,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飧泄多由于脾胃气虚阳弱 ,或七情内伤 ,或风、寒、湿、热诸邪客犯肠胃等原因所致。《内经》对飧泄的病因、病机、分类、发病、证候特点均有论述 ,甚至对治疗及预后也有所阐发。本文就《内经》提到的飧泄作一简要分析。1 《内经》对飧泄病因病机的认识飧泄的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脾气虚弱、风邪入中、感受寒邪、水饮留肠、燥伤肺金、肝气…  相似文献   

12.
小儿泄泻为一临床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中,笔者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收效较为满意,现整理于下:一、表散风寒法:“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脐以下皮寒,肠中寒,则为肠鸣飧泄”。小儿脾胃薄弱,如突遇风寒外袭,以致胃肠功能紊乱,症见大便清稀,色淡不臭,肠鸣或腹隐痛,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无汗,周身酸  相似文献   

13.
论泄泻     
释名辨类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暧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曰:“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若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是目前发病较多的一个病种。家父吴熙伯老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一、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治宜攻补兼施凡是谷丙转氨酶增高至200单位以上的乙型肝炎病例,家父在临床治疗中,常取攻补兼施之法。其中攻法,方以茵陈栀子黄柏皮汤为主,可加用龙胆草、垂盆草等清热泄毒之品,或加当归、白芍、丹参、郁金等活血通瘀之药,或加山查、神曲等消导之物。补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异功散,对病久阴虚者,可加用龟板、鳖甲、石斛等养阴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对泄泻的分类方法很多,有以脏腑命名的,如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等:有以大便之性状来分的,如飧泄、溏泄、鹜泄等;有以病因来分的,如寒泄、热泄、食泄、郁泄、暑泄等;亦有以泄泻时间的长短来分的,如暴泄(急性)、久泄(慢性).目前将泄泻持续半年以上不愈的.即称之为慢性泄泻.如以西医的病名来讲,慢性泄泻则包括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慢性泄泻的病因泄泻的病因,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由于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肠失分别清浊之功,以致水温停滞腹中,所以有泄泻以湿邪为主的说法.历代医家对泄泻的病因,认为"湿胜则濡泄","泄泻虽分轻重,总属脾虚湿胜".但是慢性泄泻,因病延日久,往往从脾胃虚弱,逐渐发展为脾阳不振,久而久之必然累及肾  相似文献   

16.
久泻治验     
罗理藩 《福建中医药》2004,35(2):F003-F003
泄泻初起,多因饮食不节、受寒、疲劳所致。此时由于病程短暂,病在肠胃,治之较易。如治不及时或反复发作,以致脾不健运,湿从内生而成久泻,治之较难。《内经》日:“湿胜则濡泄”,濡的含义就是湿性缠绵的意思。脾气主升,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能上升,以致大便溏泄,即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属脾气  相似文献   

17.
泄泻考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嗳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有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  相似文献   

18.
《医方考》所载六和汤被教课书方剂学列为藿香正气散之附方。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的作用。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清浊不分,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证。但笔者认为加减可治疗五泄,试论如下。1病因病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内经》有“濡泄”、“飧泄”、“注泄”之称。《难经》五泄之分,汉唐时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  相似文献   

19.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称,《内经》把泄泻分属于五脏。隋唐以前的《颅囟经》始有小儿的“水泻利脾冷”应“以温脾敬主之”的简要记载。隋·《巢氏病源》、唐·《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称本病为“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据时令以定吐泻的寒热属性,热泻用玉露散,寒泻用补脾散,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该病属于中医"痞证"、"胃痛"、"嘈杂"等范畴[2]。该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痞、痞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云:"饮食不洁、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痞满闭塞。"指出"痞满"与饮食不洁,起居无规律,进而引起五脏生理受损有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心下痞,按之濡",心下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