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脾在液为涎”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素问·宣明五气》曰:“五液化液……脾为涎”,经后世医家对其要旨的不断阐发,“脾在液为涎”已成为中医藏象理论的经典学说之一。涎为五液之一,出于口,脾开窍于口,其脉“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脉》),故“脾主涎”。《大素·脏腑气液》曰:“脾足太阴脉,通于五谷之液,上出廉泉,故名曰涎”,  相似文献   

2.
正涎为津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日:"脾为涎。"为什么说涎是脾液呢?首先,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液;其次,津液由肺、脾、肾三脏调节,其中脾主要负责"制",既不能使水分过盛,也不能使水失布达,涎液就是依仗脾之制约,既不溢于口外酿成滞颐,也不会少涎而致口咽干燥;三是人们之食欲又与涎液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涎为津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脾为涏”。何以言涎为脾液?诸医家皆以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液为据,此乃一也;其二,津液在体内之调节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其中脾贵在于“制”,其既勿使水分过盛,也勿使水失敷布,口中之涎则仗脾之制约,  相似文献   

4.
略论“脾为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脾为涎”之说,源于《内经》。后世对其要旨有所阐述,但尚未见有专篇讨论。何以谓脾为涎?笔者认为应当从两方面来理解。一、脾与涎的生理联系1.涎为脾之液《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牌为涎”隋·杨上善曰:“脾是太阴脉,通过五谷之液,上出廉泉,故名为涎”。可见,涎是人体  相似文献   

5.
论肾主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 ,心为汗 ,肺为涕 ,肝为泪 ,脾为涎 ,肾为唾” ,指出人体内的津液可分属五脏 ,化为五液 ,各走其道 ,注之于窍 ,于是有汗、涕、泪、涎、唾之别。而人们习称的唾液包括涎与唾 ,又因“口为脾之官” ,“脾气通于口” ,故有人认为脾对唾液的作用是主要的 ,较为直接的[1]。近代对脾与唾液的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亦较为深入[2] ,而对肾与唾的关系尚未有专篇讨论 ,显然 ,对唾液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今据文献资料 ,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及见解 ,与同道探讨。1唾为肾之液体内的一切正常水液 ,包括涕、泪、唾等分泌液…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东洋医学和西洋医学角度,对脾脏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1)“脾主运化”功能,类似于西洋医学中胰脏的外分泌功能所起的消化作用。“脾在液为涎”功能,可以认为与西洋医学中唾液含有的消化酶amylase和ptyalin对淀粉所起的消化作用,在功能作用上和胰脏的消化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相类似。2)“脾主统血”功能,与西洋医学中认为的脾脏(spleen)贮藏循环血液中1/3以上血小板,并参与止血机制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相类似。3)“脾主肌肉及四肢”的观点,和饮食物在胰脏的外分泌功能作用下被充分消化吸收,把营养素供给全身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有一定关系。4)“脾主升清”,“脾在志为思”,“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观点,与西洋医学的胰脏或脾脏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同玉  李宇涛  李灿东  朱龙 《中医杂志》2011,52(22):1976-1978
"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在理论上,涎和唾可以分主于脾肾,又可以为脾肾共同所主,或者与全身脏腑均有联系;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脾和肾,病性性质以气阴两虚和湿热、瘀血为主,多为虚实夹杂。就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脏腑部位与病变性质探讨唾液的性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复国 《中医杂志》2002,43(1):72-72
答:唾为肾液,涎为脾液。故小儿唾涎频多俱是湿证,有虚寒和湿热之分。虚寒证:脾主中气,司中阳,性喜温,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为后天之本,精气生化之源。肾主五液,主藏精,内寄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气之主。脾肾相互协调,再经三焦  相似文献   

9.
已故陕西名老中医张鹏举,治疗小儿流涎有其独特的经验,兹介绍如下。 1 对流涎的认识张老认为,脾主运化,生津液,口是脾胃精气出入之户,也是涎出入之处,口为脾之外窍,涎出于口,故涎为脾之液,受水谷之精气,浮游涌溢,上输于脾,通过脾布散水精,而化为液,泌注于脾外窍。同时在脾气的摄津作用下,使津液渗灌口窍,发挥濡润助消化的作用,使之不致外溢。若饮食不振,损伤脾气,致化源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旁,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于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帝内经》所载,“脾主卫”是脾的重要功能。土包容万物,而人体脾土运化所入之物,故脾脏乃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卫”是脾整体综合性功能的主要体现之一。本文就“脾主卫”之起源与内涵展开论述,为其理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