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不同给药方式下对术后肠粘连及腹壁愈合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手术损伤大鼠盲肠模拟手术过程建立动物模型,评价粘连程度,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腹壁愈合状况;通过小鼠肠推进实验研究七叶皂苷钠促进肠蠕动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七叶皂苷钠使大鼠肠粘连程度显著减轻,腹壁切口愈合良好;七叶皂苷钠明显促进小鼠肠蠕动(P〈0.01),起效时间为静脉注射后30分钟,维持2小时左右。结论:七叶皂苷钠具有明显减轻肠粘连的作用,并且不影响手术切口愈合;减轻肠粘连的作用机制与其抗炎作用和促进肠蠕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盐酸赖氨酸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组、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七叶皂苷钠组于尾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2.5 mg/kg,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给予供试液(含七叶皂苷钠2.5 mg/kg),每天1次,给药7天。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表达。结果:脑组织含水量:模型组与七叶皂苷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观察显示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脑组织出血量、神经细胞坏死较七叶皂苷钠组有所减轻,且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可见明显周围毛细血管增生。脑出血后MMP-9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相对较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七叶皂苷钠组和盐酸赖氨酸七叶皂苷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能降低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MMP-9的表达,减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蜈蚣三七纳米粉预防大鼠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Ellis法建立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蜈蚣三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50、225、112 mg/kg)。术前3 d开始给药,术后继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并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蜈蚣三七纳米粉各剂量均能明显改善肠粘连程度(P0.05或P0.01),均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或P0.01)。结论:蜈蚣三七纳米粉可抑制炎性反应因子的过度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加味给喜古纳-3汤预防肠粘连作用机理。方法:选用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制作肠粘连模型。模型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蒙药Ⅰ组:术前3d、术后第1d加味给喜古纳-3汤(含生药0.07g/ml)10ml/kg.d灌胃;蒙药Ⅱ组:术前3天、术后第1d加味给喜古纳-3汤(含生药0.148/ml)10ml/kg.d灌胃。制模后观察比较首次排便时间;7、15天将各组大鼠分别取血送检,并将四组肠粘连大鼠全部处死,对照观察肠粘连程度,并予分级。并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来比较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观察研究显示蒙药Ⅰ组、蒙药Ⅱ组:首次排便时间与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均有显著差别(P〈0.05)。蒙药Ⅰ组、蒙药Ⅱ组:能明显减轻肠粘连程度,粘连程度肉眼分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蒙加味给喜古纳-3汤对术后肠粘连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与增强胃肠蠕动、防止纤维蛋白渗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泉春 《新中医》2022,54(24):102-106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联合七叶皂苷钠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 取86 例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术后 予以七叶皂苷钠片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伤科接骨片联合七叶皂苷钠片治疗,2 组均治疗7 d。比较2 组疼 痛、肿胀程度,凝血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 组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肿胀值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肿胀值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 均较治 疗前增加(P<0.05),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T、TT 均长于对照 组(P<0.05),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 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与对照组18.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联合七叶皂苷钠能有效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肿胀与疼痛,可改 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5例需要手术治疗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组术后加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前和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微创术后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温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LD)术后腰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静滴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静滴β-七叶皂苷钠。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9.75%,对照组愈显率为62.16%,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直观模拟标尺(VAS)评分(2.17±0.89),对照组VAS评分(3.58±1.36),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结合静滴β-七叶皂苷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疼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b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后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I/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20 mg/kg)、中(40 mg/kg)、高剂量(80 mg/kg)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做大脑中动脉栓塞手术,但不插入线栓。除假手术组外,另4组均接受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2 h后恢复大脑中动脉再灌注;人参皂苷Rb1各剂量组于脑缺血即刻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后24 h大鼠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及血清IL-1β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P〈0.01),脑组织IL-1β阳性细胞数增加,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中、高剂量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5, P〈0.01),人参皂苷Rb1各剂量组梗死体积均缩小,脑组织IL-1β阳性细胞数减少,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 P〈0.05)。与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梗死体积缩小,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1, P〈0.05)。结论 人参皂苷Rb1(20、40、80 mg/kg)可能通过下调IL-1β的表达有效缓解大鼠局灶性脑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中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混合痔、环形混合痔术后病例随机分为应用七叶皂苷钠组和未用七叶皂苷钠组。治疗组用七叶皂苷钠每日20mg溶于10%G.S500ml或溶于0.9%N.S500ml中,1次静滴。对照组不用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组术后水肿病例少,疼痛减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是混合痔术后应用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实验大鼠肠粘连及IL-1的表达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开关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组各18只。空白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假手术组行开关手术,其余两组制备肠粘连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2天、7天和14天各处死6只,观察每只大鼠的肠粘连情况并进行分级;取其肠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修复情况;取血,采用酶免疫吸附法测定IL-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的肠粘连评定比较,手术组及川芎嗪组的肠粘连程度显著增加(P0.05);与手术组相比,川芎嗪组肠粘连程度减轻,但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意义(P0.05)。川芎嗪能减轻镜下模型大鼠的肠粘连程度;显著降低术后肠粘连大鼠血清中致炎细胞因子IL-1参数(P0.01)。结论:川芎嗪可以降低肠粘连大鼠血液中IL-1水平,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肠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治疗后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而言,应用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能够缩短各项症状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刺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补液、肠外营养支持、合理应用抗菌素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大横、中脘,联合芒硝外敷腹部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疗效确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余洁 《中医药学刊》2014,(10):2558-2560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对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针灸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凭静脉麻醉;针灸组患者则在行常规全凭静脉麻醉前给予针刺穴位30 min,并持续辅助全身麻醉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心电图ST段改变、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等。结果:针灸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和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30 min、60 minHR和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和手术完成后30 minST段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针灸组患者手术完成后30 minST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完成后Cor、NE、E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针灸组患者麻醉前和手术完成后Cor、NE及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手术完成后cTnI较麻醉前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降低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腹腔粘连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胆碱能通路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C组)、电针足三里组(EA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A组)、迷走神经切断+电针足三里组(VA/EA组)、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和α-银环蛇毒素+电针足三里组(α-BGT/EA组),每组8只。采用无菌干纱布摩擦大鼠盲肠蚓突末端复合左侧腹壁缝合固定硅胶膜法制作腹腔粘连动物模型。EA组大鼠持续电针双侧足三里1 h(2-100 Hz,2-3mA),连续电针3 d。VA组大鼠用氯胺酮+速眠新(2:1配制,0.5 mL/kg)肌肉注射麻醉,在无菌条件下施行双侧腹腔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于需阻断α7受体的大鼠,于腹腔粘连术毕腹腔注射α7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α银环蛇毒素(α-BGT)1μg/kg。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0天处死,采用Chiang分类法评估大鼠大体腹腔粘连程度,通过HE染色观察粘连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术后第10天,各组大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盲肠增厚、挛缩,与周围肠管及系膜之间均形成了粗细不等的粘连带。EA组盲肠偶见增厚,无挛缩变形,形成的粘连带细小,腹腔粘连大体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和C组相比,VA/EA组和α-BGT/EA组大体评分以及病理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腹腔粘连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切断迷走神经或阻断α7受体后给予电针刺激,腹腔粘连程度无明显改善;电针足三里干预大鼠腹腔粘连的作用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元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实验的抑制作用。结果:红元颗粒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降低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减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P0.01或P0.05),显著减轻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P0.05);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红元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腑汤对腹部术后大鼠血浆胃动素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腑汤组、多潘立酮组,10只/组。结肠吻合模型复制,术前禁食禁水12h,20%氨基甲酸乙酯按0.5mL/kg行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常规备皮、消毒、铺无菌巾,于下腹部正中逐层入腹,切口长约2cm,寻找到大鼠盲肠远端2cm处结肠,切断后行原位缝合(一层缝合法),使用连续缝合法缝合腹膜及肌层,再间断缝合法缝合大鼠皮肤。空白对照组:温水4.5mL/kg灌胃;其他三组手术当天禁食禁水,术后第1、2天流质饮食。模型组:温水4.5mL/kg灌胃。通腑汤组:通腑汤0.72g/mL,4.5mL/kg,灌胃。多潘立酮组:多潘立酮悬浊液0.2mg/mL,4.5mL/奴1次/d,连续灌胃3d。观测大鼠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血浆胃动素各干预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圣且(P〈0.01)。[结论]通腑汤能提高腹部术后大鼠血浆胃动素含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腹舒康颗粒对胃肠术后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明  滕晓晓 《河北中医》2010,32(6):818-821
目的观察腹舒康颗粒对胃肠术后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7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腹舒康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经营养管注入,拔除营养管后,改为口服。观察术前1d,术后2、7、12d的血清前白蛋白(PA)、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白细胞介素-2(IL-2)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术后2、5d与术前1d比较,PA及IL-2下降,DAO和D-乳酸升高(P0.05,P0.01);治疗组7、12dPA、IL-2、DAO及D-乳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腹舒康颗粒能明显提高胃肠术后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消除肠功能障碍,预防肠粘连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姜黄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以直接注射法制备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三氧化二砷治疗组(B组)、姜黄素治疗组(C组)及三氧化二砷联合姜黄素治疗组(D组),每组30只,于接种肝癌细胞7天后各组随机处死10只,计算瘤体大小及称肝重量;剩余大鼠经腹腔给药,连续7天。分别测量给药前及停药后14天的体重及血常规,每组选出10只用于记录生存时间,剩余10只大鼠于停药后14天处死,解剖计算瘤体大小及称肝重量。结果:D组瘤体缩小最为显著且与A组、B组及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瘤体变化最小且与B组、C组及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B组、C组及D组长于A组(P〈0.05),D组最长且与B组、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常规变化情况在4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化二砷和姜黄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均有治疗作用,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