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临床辨证模式演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而辨证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立法处方、治疗疾病的依据. 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辨证学内容.<素问·五脏生成>中指出:"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以病机十九条为例,阐发了审查病机的具体方法.辨证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形成的各种辨证方法都是源于<内经>的理论."辨证"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序>,自东汉·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以来,逐渐形成了六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经络等辨证方法,构建了辨证体系和模式.八纲辨证作为将哲学范畴应用于中医理论构建的成功典范,是中医辨证的基本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总体上反映了证候的部位和性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对病位辨别的具体深化,其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重点是在"空间"位置上辨别病位;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则主要是从"时间"上区分病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而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则是以辨别病变现阶段的具体病因、病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冷治文  王鹏 《河北中医》2009,31(12):1884-1885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受法家革新思想影响,李东垣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升降和生长收藏等理论,在继承洁古(张元素,字洁古)脏腑辨证学说的基础上,创立内伤病之脾胃学说,"人以胃气为本"和"火与元气不两立"是<脾胃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而"升降浮沉"是贯穿于<脾胃论>全书的理论思想和制方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3.
脏腑辨证中的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脏腑辨证是根据不同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反应,对所出现的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并归纳其在异常状态时的病变规律,借此用以推究病机,判断病位,核定病性,权衡病势,窥察预后以做出确切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导源于<黄帝内经>,显见于<金匮要略>,长流于后世医籍,是中医学基础的核心部分,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痰病学说是中医药学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由巢元方主持编纂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论述临床各科诸病证候及其病因病机的专书.书中开痰病学说之先河,提纲契领地规范痰病征候,揭示痰生诸病之病因,探求痰病病机和辨证施治,其所创立的痰病学说,为后世医学研究痰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1],是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以五脏定病位,以阴阳论病性,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五脏阴阳辨证方法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笔者对此颇有体会,略陈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整体和讲求辨证论治,虽然<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对诊病和辨证方法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然而标志辨证论治原则最终确立的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出现.文章以<伤寒论>中的部分条文为例,结合八纲辨证,对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 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 年)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它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医运气学说在毛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气学说形成于战国时期,主要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原则都作了系统的论述.运气学说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伤寒论>六经与六气关系、气化学说的基本内容,六经气化传变机理,六经六气证治规律.说明了<伤寒论>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原机启微>由元末明初倪维德所著,吸取了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宋金元诸家的学术成就,应用病因学说、脏腑经络理论归纳眼科病证,辨证以邪正斗争为主线,正的方面强调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邪的方面则突出了火邪的致病作用,通过经络脏腑定病位、病性,形成了审症求因、分经辨证的眼科辨证体系.与此相应,方中善用辛散药祛风清热和升发阳气、升阳散火,运用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理论指导遣方用药,体现了眼科特色.其学术成就和创新精神对今天仍然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诊断体系四诊八纲是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而无症状、体征的未病则被排除在外.为发展与完善这一诊断体系,本文以<老子>有无辨证观和<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及其有无说为理论依据,主张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加仪器检查发展为望、闻、问、切、仪五诊;在综合五诊病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辨别已病与未病的有无辨证,以有无、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十纲为疾病辨证的总纲,创立五诊十纲诊断体系;从规范未病诊断、一般病证诊断、保持中医特色和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其临床必要性;丰富了中医诊断学内容,是近年来中医诊断学临床研究的又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2.
类燥证探讨     
燥证是指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滋润、濡养、充盈,以口渴尿少,口、鼻、咽喉、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中医学对燥证的论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等记载.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补充了<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燥气为病的缺如.  相似文献   

13.
李洁  金涛 《山西中医》2008,24(4):42-43
考小儿五脏辨证与五脏补泻法首见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钱氏五脏辨证和五脏补泻法是以五脏为提纲,根据五脏所主五脏病建立起小儿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体系.究其源流可以上溯至<黄帝内经>,下延于明代医家鲁伯嗣、万全诸家著述.其学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内容,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证候是辨别证素的依据,证名由证素组合而成,病性证素包含病因、病势的诊断内容,证素应包括对病位的辨别,病机是对病证产生机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存秦汉时期的医书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武威汉代医简>、<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些书中体现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近十年来对秦汉时期经典著作中辨证方法的研究资料作一整理分析,认为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评价这一历史时期已经出现或建立的诸多种辨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对<伤寒论杂病论>的研究,资料更是丰富,故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的医经原著中的辨证方法进行系统整理,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准确阐述这一重要时期辨证方法体系的源流、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术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是<黄帝内经>中表述体质理论的代表作品,文章以五行学说的运用为主线,结合阴阳学说为体质分类的主要依据,多维度探究体质差异与体病相关,以刺之有约明示体质偏颇之调理,可谓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  相似文献   

17.
赵兰才 《中医杂志》2011,52(13):1087-1089
将疾病视为体内与体外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观念称为内外相因疾病观,此观念溯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学说。内外相因疾病观的主要内涵为正虚邪乘,气有定舍;内外合邪,同气相求;邪有从化,正气为本。这一观念是中医整体恒动观在病因发病学的具体体现,用以指导外感热病的辨证,可较全面地认识外感热病的病因,辨别外感热病的病性、病势和病机转化,从而更好地指导立法处方,此观念对弥补和融合伤寒与温病学派在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偏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谈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8):346-346
家父张迪蛟主任中医师学宗医经典籍,旁参诸家学说,遵<内经>和<伤寒论>及东垣学说,对临证所见不同的头痛,一般采用六经辨治.但因病情不一,家父认为治疗上还须随机应变,方可收桴鼓之效.现择其除六经辨证之外的灵活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壮 《吉林中医药》2008,28(3):157-158
人的后天身体健康状态与先天禀赋有关,我们的祖先们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多角度地记载了此类内容,在今天我们将其称为体质学说.认识体质学说的理论并以之指导临床,在防病、治疗及病后康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谢新才 《中国针灸》2004,24(Z1):101-102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记载,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当时的宏观要求下,应说是已将经络认识阐释清楚.而如今,由于时代的限制和要求,在现代微观领域,经络实质就成了待解之谜.本文即以现代观念去考究<黄帝内经>有关经络的认识,期能对经络实质的揭示起到溯源求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