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感内伤皆可令人咳嗽,临床对于外感六淫所致咳嗽的病机及治疗有着系统的理论认识和经验,内伤咳嗽则多指脾、肺、肾的功能失调,而对饮食生冷所致咳嗽的论述和治疗则嫌不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加,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肺与胃经脉相联关系密切。肺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下口幽门和上  相似文献   

2.
清代名医陈修园对于咳嗽治疗认识独特,从文字象形定义咳嗽之别;突出无论内外之邪,不“合’’于肺则咳嗽成,强调“饮邪”为根,辨证论治以虚实为要,时时不离温化寒饮之药,特色鲜明,深得仲师之旨。  相似文献   

3.
“形寒寒饮则伤肺”出自《内经》,是指机体感受寒邪,或贪凉饮冷,均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现代医家多认为“形寒寒饮则伤肺”引起的都是外寒里饮证,治疗上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剂。我们则认为,寒邪犯肺临床治疗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形寒、寒饮只是引起肺部疾病的外在因素,是否发病与如何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2)形寒、寒饮引起的病理变化是阻遏了肺气的宣发肃降,病机演变中也可体现为郁而化热的过程;(3)临床治疗“形寒寒饮伤肺”,须审证求因,知常识变,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章基于肺脏与月经的关系,探讨肺脏对月经的影响,在临床治疗痛经疾病的同时,不可忽略肺脏的重要性。通过论述历代医家对“形寒饮冷”导致痛经的认识,阐释《内经》“形寒饮冷则伤肺”的理论内涵,明确指出“形寒饮冷”是导致女性痛经主要原因之一,并重申“病在下,取之上”的证治思路。因此提出以小青龙汤为主的“蠲饮散寒法”治疗痛经,同时也要注意因长期“形寒饮冷”导致的“伏寒”藏肾的影响。通过对小青龙汤蠲饮散寒法的理论探析,论述现代医家对“蠲饮散寒法”的再认识,提出小青龙汤只是一种治疗“形寒饮冷”导致痛经的代表方剂,谨守病机,无失气宜,把握其“蠲饮散寒法”是其治疗的关键。并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与祖国医学所论之“痰饮”、“咳嗽”、“肺胀”等病证相似。笔者宗仲景“病痰饮者,运用温药和之”之法则,辨证治疗慢支,效果满意。现举病例3则介绍如下。1内外皆寒,宜温肺代饮病例:刘某,男,50岁.于1995年元月28日就诊。反复咳喘5年.近因感受风寒,宿疾加重。证见恶寒发热.身痛背胀.咳嗽气逆.痰稀色白而夹泡沫,口淡不渴,时干呕.脉弦细,舌淡苔白润。诊为咳嗽(寒饮停肺)。乃肺寒饮伏,复受外寒.内外合邪.咳喘斯作。治宜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陈…  相似文献   

6.
《医门法律》之咳喘辨治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门法津》以之形寒饮冷,比类暑湿火之邪,扩充了对咳嗽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纠正了《内经》中“秋伤于湿”乃“秋伤于燥”之误,立“燥气伤肺”之论,以甘寒立法治之;久病咳喘责之痰饮、留饮、伏饮,治之趋胃趋肠而下。  相似文献   

7.
《内经》对咳嗽已有较深刻认识,《素问.咳论》所云“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形寒饮冷伤肺为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及“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两篇,从表里寒热虚实例述咳嗽病证,既体现咳嗽病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也说明凡邪气如痰饮、热邪、燥邪、风邪等伤肺即可致咳,所列诸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中医论治慢性咳嗽可从六经辨证入手,临床发现少阳咳嗽最多见,痰、饮、湿是咳嗽发病最常见的病理因素,治疗以祛邪扶正为法。提倡“未病先防”,强调情志调节及饮食控制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附验案3则(张立山主治)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丹参饮加味治疗冠心病验案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多年来,笔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袁立人教授指导下,在临床上对于气血郁结所致的胸痹患者,以丹参饮为主方加味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举三则验案于  相似文献   

10.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候,临床以咳嗽、有痰、发热或无热为主要特征。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因风寒、风热、风燥侵袭所致。其中风寒闭肺证可用姜豉饴糖饮治疗。  相似文献   

11.
齐玉焕 《河南中医》2012,32(6):670-671
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分析了春夏不能顺应阳气的生长,在炎热之时贪凉饮冷导致咳嗽发生的机理.在春夏季节须顺应春夏之气,调控饮食起居,预防咳嗽的发生.“三伏天”配合“天灸”能激发人体阳气,预防咳嗽的发生或复发.  相似文献   

12.
甘露消毒丹验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炎】蒋×,男,30岁。1990年8月21日诊。咳嗽二月余,辗转求治,服用“桑菊饮”、“止嗽散”、“清金化痰汤”,并用西药“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病情无好转。诊见:咳嗽,咯黄稠痰,咳则欲呕,胸闷不适,口苦而有粘腻感,渴而不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怔忡”的范畴,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生理性因素所诱发。药物中毒(如洋地黄中毒)也可导致心律失常,中医认为“心悸”、“怔仲”可由心血不足。阴阳失调,饮邪上犯,气滞血瘀所致,治疗上则可补养心血、调和阴阳、化饮宁心活血祛瘀,本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肺热论治小儿尿频数案张宝玉,丛雅勤,赵文霞赤峰市卫校附院(024000)小儿尿频数症与小儿遗尿症一样.多是肾气虚弱.固摄失常所致,故多从肾虚论治。笔者则从肺热论治,并自拟“清肺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清肺饮组成:桑皮10g、竹叶6...  相似文献   

15.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为特征的病证。在历代的医家对消渴的论述中,都认为其病机是以阴虚燥热为关键,其中以肺、胃、肾阴虚为主,阴虚则燥热内生,燥热伤津耗阴,则阴愈伤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伤,两者互为因果。传统上,很多医家根据“多饮”、“多食”“多尿”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6.
古云“百病好治,独嗽难医”。许多顽固性咳嗽治疗的确非常困难,往往用清热化痰、温化痰饮、肃肺上咳等常法无效,须另辟蹊径。中医治疗有个特色,知常达变,同病异治。《素问·咳论》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描述各脏腑咳嗽之特点。如肺咳:“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相似文献   

17.
外感后咳嗽是中医门诊常见疾病之一。今年(2007年)入夏以来气候异常变化,骤热骤冷,感冒者甚众,风热犯肺所致咳嗽最为多见,本人以桑菊饮加味治疗46例风热犯肺型咳嗽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例1 余××,女,60岁。咳嗽10余年,白天不咳,每晚临睡前则剧烈干咳,但只需饮冷水一杯,其咳渐止,一夜安然无恙。若不喝冷水,则大咳不止,以致一夜不能安卧,诸药罔效。诊其脉,左手弦细,右手弦滑大。因夜间油灯昏暗,故舌象未诊.处方:甘遂3克、大戟4.5克、芫花3克、大枣10只,水煎服。2剂后,所苦若失。8个月后随访未复发。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本例主要从偏弦脉象及咳欲饮冷悟出。咳嗽10余年,可谓“咳家”了;欲饮水者,津不上承也;欲饮冷而不欲饮热者,水饮久郁,郁而化热也。甘遂、大戟味苦性寒,芫花辛温,三药合用为苦寒攻下逐水猛剂,寒药乃是对证之品。水饮咳嗽,咳嗽是其标,水饮为其本。未得其本,徒  相似文献   

19.
痰饮病中据痰饮所在不同部位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等之分。在胃肠者 ,笔者则冠以胃饮病 ,自拟建中逐饮汤治疗 ,每多效验 ,兹介绍如下 :1 病理机制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 :“太阴所至 ,为积饮丕隔”。《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 :“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之胜……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 ,历来医家著作中有“积饮不散 ,亦能变痰”、“停水则生湿”之论。本病实由后天之本虚损 ,水湿寒滞阳明胃土 ,脾失健运 ,肾不温煦 ,聚湿生痰所致。胃饮的主要特征为胃脘胀痛、…  相似文献   

20.
内伤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內邪干肺所致,将江柏华教授自拟方以“久咳多瘀,久咳多虚”立论,结合中医异病同治治则,将治疗咳嗽的验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