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祛风化瘀行血通络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抗凝、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醒脑汤加减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卒中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Pag T、MPV水平显著降低,而Plt、PCT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组间比较除PCT外,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治疗14 d后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205,P=0.034)。结论中医祛风化瘀行血通络法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联合常规西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5例加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1.54%,总有效率81.54%,观察组显效率53.85%,总有效率95.3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CY、TXB2、MPAR、CR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TXB2、MPAR、CRP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更加显著,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ADL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则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Ashworth评分,A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水平更加显著,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联合常规西药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风行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行血通络方口服,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痉挛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Ashworth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FM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Ashworth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血栓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6-酮-前列腺素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血栓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6-酮-前列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行血通络方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与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脱水、抗血小板、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通络化痰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shworth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但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体积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肢体痉挛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改善血小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每组35例,疗程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与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MPV、PDW、P-LC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MPV、PDW、P-LCR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可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PV、PDW及P-LCR,调节血小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证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除脱水外的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通络化痰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血小板参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体积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祛风化痰通络汤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入络证)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入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祛风化痰通络汤。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粘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红细胞压积(HEM)、纤维蛋白原(FI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入络证)患者,在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痰通络汤,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疗效,调节血液流变学,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祛风化瘀通络方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经我院检查确诊的10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病例,并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瘀通络方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或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傅雅萍  季晓东 《新中医》2018,50(3):46-4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稳定斑块、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口服,每天1剂,分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就诊的80例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许博文  朱晓晨 《世界中医药》2020,15(8):1228-1231
血瘀是中风病的关键致病因素及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作为其治疗的基本治则,对改善脑梗死部位的血流灌注、影响侧支循环重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在临床上却不易把握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时期,再则如何正确权衡活血化瘀法的用药轻重成为诊治一大阻碍。对此,通过临证发现,辨证的同时亦需灵活分期辨病治疗,即在疾病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程度的治则治法,以活血化瘀法分期辨治缺血性中风病,在疾病诊治中具有临床意义,且能促进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主要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情志所伤以及年老体弱、肾精亏虚相关。临床治疗多从风、火、痰、瘀、虚角度出发,常以益气活血、祛风化痰、化瘀通络、滋阴潜阳、化痰熄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亦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也显示黄芪甲苷、丹参素、川芎嗪对于本病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组方对急性血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Adr加冰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PT、APT和FIB。[结果]化瘀通络法组方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并可缩短PT和延长FIB时间。[结论]化瘀通络法组方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该作用为化瘀通络法组方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清任应用活血化瘀法识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邪气的性质与瘀血停滞的病机,王清任将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养阴、攻逐、祛风通络之品同用,配伍灵活,并由此创制了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解毒活血法、温阳活血法、通窍活血法、宣痹活血法,用于治疗疑难杂症及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痔疮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就诊的80例痔疮非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痔疮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5%,对照临床有效率为7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建平主任认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寒凝血瘀,脾肾阳虚,病机为虚实夹杂,以邪风和瘀血为标,脾肾阳虚为本。治则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治疗方法为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养阴补血、温阳通络。将归经理论作为治疗的基本理论,运用引经药、虫类药及风药,妙用神曲、三七粉,神曲,淫羊藿。  相似文献   

18.
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治疗中,除阴虚阳亢者外,治疗大法应先预补培元以本,在此基础上,祛瘀化痰,散风通络,并酌加行气之品以调畅气机,使精充气足,痰瘀得清,虚风得散,络脉得通,气血畅行,则诸症自愈,补肾培元,化痰祛瘀,散风通络应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重要治法,此外疏肝行气亦应预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既往多责于肝阳、肝风、痰浊为本病的病机,论治上则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豁痰化浊等为常规法则.随着有关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的进展,有的学者认为脉络瘀阻、血供失调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活血化瘀的新治法.但只限于活血方药的临床应用,鲜有致瘀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活血化瘀的角度论述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途径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