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和调节人体各部分的作用。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均致力于其实质的探讨,建立了一些假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各类研究已经证实经络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体信息系统,但其实质至今仍莫衷一是。为此,近年来我们从生物化学角度入手,通过研究离子(K~+、N~+a、Ca~+、Mg~+等)分布状态及其与生命系统的相互关系,探索了一些规律,希望能从中研究出经络的实质。我们认为:针刺可以影响机体组织的活动过程,特别是离子运动等,通过离子运动产生一系列经络现象及针灸效应,这个设想的主要依据是:第一、经络感传速度很慢,约0.1m/s 左右,如果从离子淌度和离子在活细胞中扩散速度结合考虑,经络的感传速度与离子在活体中的输送速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2.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构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对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的深入探讨,经络诊断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眼针经络循行与临床意义泗洪县中医院(223900)杨彭龄关键词眼针;经络;针感传导眼针疗法的临床实用价值已为国内外很多学者所公认,但有关眼针的经络循行线却鲜见报道。经络感传(或称针感传导)现象,是经络活动现象。从经络感传现象入手研究经络学说,是探讨经...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研究生物体内调节功能的进化过程,结合国内外大量有关经络穴位研究的资料,用唯物辩证思想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经络本质的新观点:经络是人体内保留下来的生物初级调节系统,其本质是离子的排列与组合.  相似文献   

5.
人体的任何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从生化角度研究经络,寻找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取得了许多成就。文章从离子、氧分压、神经递质等几个方向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近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结题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于20 01年11月30日在北京通过国家科技的专家验收。以石学敏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 目在"九五"期间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文献研究方面,通过对古代经络文献系统整理研究,明确提出了 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主要是反映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特定部位间特定联系的规律, 从而将经络问题表述为一个能够被科学界普遍理解的科学问题;此外还对国内外针灸经络的 近现代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为整个项目深入研究提供了足以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对循经感传机理的研究,从骨骼肌之间…  相似文献   

7.
用同位素示踪法显示经络循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和针灸的临床实践,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多年来,运用电、热、声、光等生物物理学手段,做了大量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经络循行的客观依据,始终未取得满意的结果。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国内从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8.
随着针灸的国际化推进,国内外对经络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然而,经络的实质研究尚没有重大突破。该文尝试从胚胎学角度,阐述经络的实质及存在形态,提出经络实质是从机化体演变而来的网络,并从这角度,解释经络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9.
经络的实质一直是经络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迄今为止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使得经络之谜渐渐拨开云雾。笔者在查阅近30年经络实质相关研究文献中发现,各家学说虽多次提及淋巴管系,但大多一笔带过并未给予太多重视,关于经络与淋巴管系相关性的研究少之甚少。因此笔者整理国内外关于经络与淋巴管系研究文献,从经络循行路线与淋巴管系解剖走向的相关性、穴位处淋巴管解剖结构、针刺对淋巴管系影响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及适当补充,认为淋巴管系是构筑经络实质不可或缺的部分,淋巴管系学说的提出为经络与淋巴管系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以及开拓了新思路,丰富了经络实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形态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全面了解经络研究状况,拓宽研究思路。从神经、血管-神经、缝隙连接、结缔组织几方面探讨经脉线的存在方式;从温度、疏松结缔组织、生物压效应、相干态电磁场等方面归纳了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从经脉线的离子浓度、二氧化碳呼出量、细胞外基质、酶学等方面归纳了经络的生物化学特性。虽未揭示经脉线的实质,但反映出当前探讨和研究的多学科性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琳  武玉杰 《中医药学刊》2010,(7):1503-1504
目的:研究经穴阻断对训练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4只大鼠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建立大鼠的运动模型,其中穴位注射组大鼠相应穴位处注射钙离子络合剂羧甲基壳聚糖溶液,1天2次,连续注射14天,检测大鼠的淋巴细胞增值反应、IL-2的浓度等免疫学指标。结果:穴位注射组大鼠的脾淋巴细胞反应和IL-2的浓度明显减少。穴位注射组与肌肉注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肌肉注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穴阻断可以降低训练大鼠的免疫功能,钙离子是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循经移疮泄毒"治疗晚期癌肿方法的操作流程,并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晚期肝癌患者循足厥阴肝经在"膝关"腧穴下行部位实施移疮泄毒,采用ELECSYS电化学分光免疫法对移疮部位的渗出液和同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等进行检测,并与非肝经所对应脏腑晚期癌肿患者的循肝经移疮泄毒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晚期肝癌患者循肝经移疮泄毒的发疱液中检出高于血清浓度的癌胚抗原(CEA)等物质。结论:采用"循经移疮泄毒"法,有助于癌肿毒性物质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3.
叶庆莲 《河南中医》2007,27(3):14-16
十二经脉名称命定与中医阴阳理论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经”、“脉”及十二之数均受阴阳应象思维的启发,又由于经脉“阴阳之气,各有多少”,而分类命之为三阴经与三阳经。十二经脉依表里上下前后的对应定位命名,还体现了人体阴阳的整体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4.
循经感传机理的神经-体液-低流阻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万刚 《河南中医》2008,28(7):13-15
分析循经感传的机理,进而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促进针灸理论的发展及针灸现代化;通过对数十年针灸学者发表的针灸学相关文章及其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了循经感传机理的神经—体液—低流阻假说:异物刺激穴位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针感,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被激活致胞浆外溢,某些细胞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及脱颗粒和内分泌系统局部变化等,使组织液及离子成分向经脉管集中,流动于经脉中的组织液体积增加,离子浓度增大。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组织液管两端的组织液形成潮头样流动,沿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亦可引起感觉中枢产生显性循经感传现象。由于某些原因,隐性循经感传不易被察觉。  相似文献   

15.
经络活动与外周经脉线上钙离子相关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是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承担的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的部分总结。以离子选择性针型钙离子电极在体监测发现,人体、家兔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有高于非穴位的趋势,针刺可使本经其它穴位处钙离子浓度升高。当脏腑病变时,其相应的经脉线上的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与脏腑病变的程度呈相关关系,有一定的特异性。当络合针刺部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钙离子后,针刺治疗脏腑病变的效应消失,使针刺疗效丧失的络合剂EDTA的最低浓度为10-3mol/L,升高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对针效似无影响。进一步实验发现,当阻断针刺穴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钙调素活性时,针刺经穴治疗脏腑病变的效应消失,提示钙离子与经脉活动密切相关,是针效产生、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Acupuncture meridians consist of a network of acupuncture points on the skin, stimulation of which is well established to have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effects. We hav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contain multiple sensory systems for temperature, mechanical stimuli, electric potentials and other stimuli. These sensory systems generate changes in the calcium-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epidermis, so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can generate spatially-localized electro-physiological patterns in the skin. We hav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signaling betwee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and peripheral nerve systems. Therefore, stimuli sensed by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might be transferred to the unmyelinated nerve fibers that are known to exist in the epidermis and, thence, to the spinal cord and brain. We propose that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form an information-gathering network in the skin and that this network plays a key role in whole-body homeostasis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We also hypothesize that this network corresponds to the acupuncture meridians. As supporting examples, we present some striking calcium propagation patterns observed in cultured human keratinocytes after adenosine-triphosphate (ATP) stimulation.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ideas that keratinocytes can generate spatially-restricted signaling patterns after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and that the cultures might be in-vitro models of meridians as an information-gathering network in skin.  相似文献   

17.
李全耀  姚斐 《河南中医》2021,(2):188-191
五经隶属于五脏,是通灌五脏的经脉,是五脏功能的具体表现;"五经穴"是五指经络,是五经应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为五脏特定穴,通过"推五经",可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幼科推拿秘书》通过五指的经络、穴位与五脏建立联系,创立"五指经穴通连理论",故"五经穴"可用于治疗小儿五脏疾病,诊治疾病时,辨证取穴,归经施治,符合"推经治脏"的理论。《易经》的八卦理论、阴阳理论、经络腧穴理论、全息学说、解剖结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推五经"治疗小儿五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施治。小儿脏腑未全,形体未盛,经络不全,小儿推拿特定穴可补益气血,气血足,则脏腑实,故"五经穴"治疗五脏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琪教授临床学习,总结其经验。结果:张琪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痹证发生的基本原因,扶正祛邪是治疗痹证的基本大法。常用方法有除湿通络、清热通络、活血通络、涤痰通络、虫药通络等。结论: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痹证经验可资临床供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对于人成骨细胞骨钙素生成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用48孔培养板培养人成骨细胞(hFOB 1.19),分为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细胞培养2 d后,实验组分别加入0.05%,0.1%,0.15%,0.2%,0.25%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丹参,再培养3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孔培养液中的BGP(Bone Gla Protein,osteocalcin)含量.将人成骨细胞分种于15个培养瓶中,各组5瓶,实验组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培养3 d后,实验组中分别加入0.1%,0.15%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丹参,再次培养3 d后,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成骨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结果:用不同浓度丹参干预后人成骨细胞BGP的生成量高于对照组(P<0.01),0.15%的丹参浓度作用最强,同样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后人成骨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成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生成骨钙素,并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说明丹参能促进人成骨细胞成熟并提高其活性,从而证明丹参有促进骨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徐嵘  郭东林 《针刺研究》1996,21(4):54-58
本实验是将1%CB-HRP5μl分别注入大鼠一侧“足三里”或“乳中”穴区皮下,追踪不同节段脊神经节内被标记细胞,观察穴区皮下感觉传入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及循经电针刺激对此节段性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足三里”穴区皮下感觉神经末梢主要投射至L4、L5两脊神经节,“乳中”穴区皮下感觉神经主要投射至T4、T5、T6脊神经节;循经电针刺激可激活“足三里”或“乳中”穴区皮下感觉神经末梢,使其摄取HRP能力增强,因而同一脊神经节阳性标记细胞数增加,不同脊神经节出现阳性标记细胞的节段扩大。以上结果为循经感传的跨神经节段性传入提供了一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