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招募KOA患者50例(骨关节炎组)、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体检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L_2~L_4骨密度(取平均值),并计算骨密度T值。比较骨关节炎组与健康体检组的骨密度及骨密度T值。结果:骨关节炎组的骨密度及骨密度T值均低于健康体检组[(0.70±0.09)g·cm~(-2),(0.95±0.11)g·cm~(-2),t=11.492,P=0.000;(0.77±0.38)SD,(2.03±0.69)SD,t=10.906,P=0.000]。结论:KOA患者的骨密度低于健康人,KOA可能与骨质疏松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每组40例。持续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再比较骨密度与骨钙素,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95%,并发症发生率为4例,占10%,骨密度(–1.60±0.68)SD,骨钙素(10.52±3.35)SD,对照组疗效75%,并发症8例,占20%,骨密度(–1.92±0.71)SD,骨钙素(7.76±2.61)SD,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骨质疏松进行控制,改善骨密度、骨钙素,缓解骨质疏松,并且可以有效抑制不良症状,达到壮骨、强骨的治疗目的,可预防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骨密度与早期康复训练的关系。方法分析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107例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52例术后24周内未予以康复训练)与实验组(55例术后4周予以康复训练),比对2组骨密度及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比对对照组,实验组Ward’s区(0.04±0.41)g/cm~2等部位骨密度减小值显著更低(P0.05);比对对照组HSS评分,实验组屈曲畸形(8.94±1.23)分、活动度(12.98±3.24)分等分值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减少局部骨密度下降量,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证型与骨密度的关系及低骨密度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8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科男性AS患者192例,其中肾虚督寒证106例、肾虚湿热证86例,分析不同证型、不同骨密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低骨密度危险因素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低骨密度危险因素。结果肾虚湿热证患者全髋骨密度显著低于肾虚督寒证患者,肾虚湿热证患者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AS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 AS测量指数(BASMI)、改良StokeAS脊柱评分(m SASSS)显著高于肾虚督寒证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虚湿热证型、病程、ESR、ASDAS-CRP、m SASSS、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SMI与全髋低骨密度的发生显著相关,肾虚督寒证患者疾病活动指标ESR、ASDAS-CRP是全髋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肾虚湿热证患者病程、ASDAS-CRP、m SASSS、BASFI是全髋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虚湿热证患者全髋骨密度低于肾虚督寒证患者,肾虚湿热证型、病程、ESR、ASDAS-CRP、m SASSS、BASFI、BASMI是男性AS患者低骨密度发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益肾骨康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痹”、“骨痿”等病证范畴。笔者以中医“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为依据 ,自拟而制成“益肾骨康丸”3个系列方并由泉州市正骨医院制剂室制成蜜丸。从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 ,将益肾骨康丸应用于本院骨质疏松科 91例患者 ,并进行初步观察 ,取得了一定疗效。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委员会 2 0 0 2年年会精神 ,我国沿用 1994年 WHO制定的以白人女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标准。即骨密度值与当地同性别峰值骨密度相比 ,≥ - 1.0 SD为正常骨量 ,- 1.0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益肾强骨汤对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益肾强骨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密盖息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观察组的骨密度为(-1.05±0.51)S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0.47)SD(P0.05)。观察组的Cobb角为(9.30±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6±1.86)°(P0.05)。结论:益肾强骨汤对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骨密度及Cobb角情况。  相似文献   

7.
生物力学因素与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骨密度与体重、体成分、肌力等的关系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本院骨质疏松专科就诊的女性病人为研究对象 ,先用 DEXA测定股骨颈骨密度 ,随即用 MES测定身高、体重、全身脂肪含量、下肢肌肉分布系数、下肢最大肌力。从上述受试者中选取股骨颈骨密度 T值低于同性别年轻人骨密度峰值 -2 SD者 ,诊为 OP病人。用 Excel软件分析骨密度与体重、体重指数、全身脂肪含量、下肢肌肉分布、下肢最大肌力的相关系数。结果 :股骨颈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依次是 :体重 >下肢最大肌力 >下肢肌肉分布系数 >体重指数 >脂肪含量 ,其中脂肪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体重、体重指数、肌肉分布、最大肌力是股骨颈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体成分中主要是肌肉对骨密度起决定作用 ;肌肉对骨密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态负荷即肌力引起 ,其次才是静态负荷即肌肉本身产生的重力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髋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行空心螺钉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76例;GardenⅠ型骨折20例,GardenⅡ型骨折22例,GardenⅢ型骨折33例,GardenⅣ型骨折45例;平均骨密度值T为-2.8SD,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结果:40例患者发生股骨颈短缩,短缩发生率为33.3%;108例患者术后1年内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0%;所有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25~95分,平均(79.6±11.1)分;短缩组和非短缩组骨折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年龄、性别、术前Garden分型、复位质量、骨密度值。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率较高,股骨颈短缩会影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年龄、性别、术前Garden分型、复位质量、骨密度值均是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强龙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20例病历资料,A组60例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B组60例给予足量甲强龙治疗,同时选取正常对照60例作为C组。每半年对上述3组骨密度监测1次,连续观测18个月。结果研究0、6、12、18个月时,3组腰椎L1~L4、股骨颈骨骨密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8个月的跟踪监测A组、B组腰椎L1~L4、股骨颈骨骨密度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接受甲强龙治疗,骨量流失,骨密度减少,增加了出现骨折的危险性,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以关注并及早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红外灸疗仪穴位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 999,5(1 ) :1~ 3]。1 .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 ,年龄在 45岁~ 70岁之间 ,骨密度仪 DEXA测量腰椎 2~ 4骨密度在- 1 SD~ - 3SD之间 ,排除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紊乱、肝脏及肾脏疾病、糖尿病、骨软化等继发性骨质疏松 ,在 6个月内未服用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1 .3 一般资料  4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均为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骨质疏松症专科门诊患者 ,按门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红外灸疗仪治疗组和钙尔奇— D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患者尿酸排泄分数(FEUA)与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患者208例,根据骨密度(BMD)将入组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73例)、骨量减少组(69例)和骨质疏松组(6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VitD)、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功能、24 h尿尿酸、尿肌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逐步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HbA1c、FPG、UA、Cr、TG、Ca、25-(OH)VitD、FN骨密度、L1~L4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酸排泄分数的增加,患者L1~L4、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骨密度呈下降趋势(P<0.05)。患者尿酸排泄分数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P<0.05)。尿酸排泄分数水平与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期间骨密度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114例,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患者的跟骨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骨密度正常者43例,异常者71例;骨量减少47例,骨质疏松24例;随着应用GC时间的延长,骨密度有下降趋势。结论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长期GC治疗期间监测骨密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直接前入路和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骨密度与步态差异,并观察骨密度与步态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完成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0例采用直接前入路(直接前入路组),36例采用后侧入路(后侧入路组)。回顾分析两组手术前后步长、步幅、步速、患肢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及骨密度值。结果:76例患者均配合完成至少3个月随访。直接前入路组和后侧入路组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步态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骨密度值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且直接前入路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步长、步频、患肢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骨密度值均优于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前入路组与后侧入路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步态指标与骨密度值均呈正相关性(r>0,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步态恢复与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且步态与骨密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将54例中医辨证属于肾虚髓亏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计分与其L1~4椎体骨密度值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肾虚髓亏证证候计分与L1~4骨密度均值成弱负相关(P<0.05),与股骨颈、大转子、Word's三角骨密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肾虚髓亏证的轻重程度与骨密度的变化并不相称,肾虚髓亏证与骨密度不存在量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5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分别给予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骨密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75/78)高于对照组79.49%(6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腕骨、髋部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骨密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骨密度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为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根据术前骨密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骨密度低于-2.5 S,n=49)和乙组(骨密度高于-2.5 S,n=48),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锥体骨水泥填充效果。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锥体骨水泥填充优良率较乙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骨密度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而骨密度较低患者的锥体骨水泥填充效果更佳,因此骨密度可能是影响患者锥体骨水泥填充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选取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106例非冠心病绝经后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前后L1~4及左侧股骨颈、左侧髋关节骨密度,比较2组骨密度测定结果,统计分析各中医证型的骨密度特点。结果观察组有4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有21例骨质疏松患者,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阳气虚衰型3组冠心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2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位分类上,心血瘀阻型女性冠心病患者腰椎骨密度最高,痰浊壅塞型次之,阳气虚衰型女性冠心病患者股骨颈和髋关节骨密度最低。结论骨密度特征与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阳气虚衰型冠心病患者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加以预防,以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表现的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社区招募患者,共入组患者245例,采集相关临床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中医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将245例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按照骨密度的T值,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按照症状积分排序,症状积分前5位的是腰膝酸软(598分)、骨痛(516分)、下肢拘挛(502分)、畏寒肢冷(474分)。其中下肢拘挛与骨密度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关系,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膝酸软、骨痛、畏寒肢冷、健忘与骨密度不同阶段相关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年限和BMI指数都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下肢拘挛与骨密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尝试作为早期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林虹  于志峰  陈红昊  王志凌  李育红  武学润 《中草药》2018,49(22):5373-5377
目的探讨甜梦口服液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接诊的90例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维持原有利培酮剂量不变,治疗组联合使用甜梦口服液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桡骨骨密度、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血清PRL水平为(80.64±35.12)ng/m L,低于对照组[(145.46±45.73)ng/mL],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TESS评分、CGI评分分别为(2.64±1.25)分、(1.54±0.47)分,对照组TESS评分、CGI评分分别为(4.27±3.16)分、(2.39±0.66)分,治疗组TESS评分、C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桡骨骨密度为(-0.27±1.46)SD高于对照组的(-0.95±0.86)SD,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电图以及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甜梦口服液可以改善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有效降低血清PRL水平,提高桡骨骨密度,改善月经不调和溢乳情况,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血糖中老年患者左股骨颈近端骨密度及部分实验指标的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的188例左股骨颈近端骨密度及部分实验指标资料,选取相近血糖正常的人群作对照组,进行分类比较。结果:高血糖组患者的左股骨近端(TROCH,INTER,NECK,WARD及HTOT)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及两组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最低,Inter区的骨密度最高。高血糖组、对照组及两组同性别间的比较,HbAlc,FPG,TG,TC及h-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IGF1正相关,与FPG,TG,TC及h-CRP负相关。结论:高血糖中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明显,骨质流失严重,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应该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降低老年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