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2岁。因阵发性四肢痉挛10余年,加重二月入院。患儿2岁左右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头及躯干急骤前屈,上肢伸直,然后屈曲内收,下肢屈曲。每次发作时间在5~6s左右后自行缓解,每月发作数次。在当地医院以“癫痫”治疗,口服“鲁米那”。其间在8~10岁左右,发作次数有所减少。近二个月来,患儿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约1~2 min左右,发作时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既往史: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否认乙肝、结核、手术外伤等病史。2岁时面部出现皮疹,一直以“湿疹”治疗。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兄弟姐妹无类似病史。查体:T36.5℃,体重25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智力大致正常,在鼻的两侧面颊部可见多个突出平面约0、1cm~0.2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马齿苋外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6例均取得良效。现择典型病例介绍如下。王某某,女,25岁,2001年9月6日就诊。1年多前因面部少量丘疹,乡村医生以“皮炎平”外用,皮疹一度好转,以后每有皮疹发生,就自购“皮炎平”等皮质激素类药外用。反复使用半年后面部出现烧灼感、红斑。每停用激素类药,上述症状更严重。近半月来面部红斑、烧灼感加重并有紧绷感、瘙痒、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外院多次治疗无效。笔者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患儿 ,女 ,11.5岁 ,以“皮肤见出血点 1个月 ,颌下肿大半月余”为主诉就诊。患儿于出生后 6~ 7个月时出现面色逐渐苍白 ,曾多次到当地卫生院就诊予“补血”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无效 ,本次就诊前一个月来 ,出现皮肤棕褐色色素沉着 ,时多时少 ,无瘙痒 ,近半月余见颌下肿大 ,院外多次治疗无效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拟诊“贫血原因待查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收入住院 ,患儿发病后有时出现不规则中低热 ,食欲减少 ,常显示疲倦 ,感气促 ,无呕血、便血、血尿及鼻衄症状。既往素体较弱 ,自 2~ 3个月开始即食欲不佳 ,常患“感冒”,2个…  相似文献   

4.
李某 ,女性 ,9岁。因不自主摇头、努嘴、眨眼 1年 ,加重 5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 1 3日就诊。患儿 1年前因学习成绩差被家长高声斥责 ,其后家长发现患儿有不自主摇头 ,喉中发声 ,近 5个月来症状加重 ,且出现不自主努嘴、眨眼、耸鼻。诊见患儿发育正常 ,精神可 ,头颅五官无异常 ,  相似文献   

5.
患陈某某,女,5岁。以大便间歇性带血0.5a为主诉于2003年7月7日入院。患儿母亲代诉,0.5a前发现患儿开始出现间歇性便血,色鲜红,每次量少,血便不混,因当时患儿患“肺炎”,未予治疗。0.5a来患儿大便间断带血,次数及血量逐渐增多,1周前于外院行肠镜检查示“直肠息肉”,遂来就诊。门  相似文献   

6.
1病历介绍患儿,女,5岁。因1d前左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胀痛,伴视力下降及左侧偏头痛,于2004年11月10日来诊。患儿出生2个月时曾因其眼异于其他婴儿来诊,当时测双眼角膜直径:右眼13mm,左眼14.4mm;双眼前后径:右眼21.3mm,左眼20.8mm;眼底正常。诊断为“双眼先天性大角膜”,因无不适未  相似文献   

7.
粘多糖病Ⅱ型临床极为少见,笔者遇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男,11岁,因憋气、不思饮食5天于1997年8月12日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及宫内窘迫、产伤等,出生后至3岁前发育基本正常,四肢活动及语言功能同同龄儿。4岁后患儿逐渐出现听力障碍,后发展为耳聋。反应迟钝、智力低下,8岁后双上下肢不能活动,不能言语,不会站立。近5天来,患儿因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憋气、不思饮食而入院。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及类似病史。母亲妊娠期间无重要病史记载。查体:T378"C,P88次/min,R28次/min。身…  相似文献   

8.
王亚雷  徐强 《江西中医药》2008,39(10):35-35
1病历摘要 李某某,女,7岁,2007年12月13日初诊。患儿于近5个月前,劳累后出现不自主耸肩,就诊于某院,予中药汤剂口服2个月,耸肩消失,之后每于感冒或劳累后交替出现耸肩、腹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患儿1周前劳累后出现上肢频繁不自主抽动,诊于外院,查EEG示:背景以中幅6~9Hz节律为主,可见阵发性中高幅短程0节律及活动,各导均有出现,右侧略著,考虑“抽动症”,  相似文献   

9.
"风胜则动"临床应用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恒录 《江苏中医药》2001,22(12):46-47
“风胜则动”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通常多解释为风邪为患而出现的游走性的关节、肌肉疼痛和抽搐、拘挛、麻木、振颤等肝风内动的症状。笔者认为 ,这个“动”不仅包括了以上症状 ,还包括精神、神经系统所致的以躁动不安、动作异常增多为突出表现的病症。兹举病例如下 :例 1 .高某 ,男 ,6岁。 1 994年 9月 2 0日初诊。其父代诉 :患儿近半年来性情暴躁易怒 ,纳差消瘦。近 2月来常无端哭闹 ,使劲眨眼、搐鼻、扭嘴 ,反复依此交替出现 ,同时双手手指不停扭结撕扯。开始以为是娇惯任性、调皮淘气 ,后见患儿以上症状持续存在而不能自已 ,方疑…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儿,男,6岁。因易困倦2月余猝倒1次来就诊。自1997年8月始家长发现其在做作业、吃饭、看电视时出现困倦,难以控制.很快人睡.持续片刻或数小时,醒后照常活动。开始次数少.未引起注意。后发作频繁,每日3~4次,并于1次大笑时突然全身无力.跌倒,持续约数秒钟后自行恢复正常意识,故急来就诊。患儿无头部外伤史及手术史。家族中其叔叔有癫瘟病史。患儿查体未查得阳性体征,血、尿、便常规正常,血糖正常,脑电图正常,头颅CK正常。拟诊为癫痛,给予鲁米那、卡马西平等治疗无效。患儿多次做脑电图未记录到痛样放电,临床改…  相似文献   

11.
该文报告1例难愈性皮肤溃疡病例,并讨论“煨脓长肉”中药换药法及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作用机制。该案患儿因“跑步机绞伤致皮肤严重破溃1个月余”就诊,接受几次伤口清创和简单的敷料包扎后未见效,通过多次“煨脓长肉”中药换药法(创面基础处理+碧玉散粉外用)联合PRP治疗后,皮损在1个月内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12.
1病历介绍 患儿,女,28个月,因发热、咳嗽5d,伴皮疹1d于1994年10月12日入院。患儿5d前起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5℃,夜间尤甚,伴咳嗽、有痰,近1d躯干皮肤出现小红疹。拟“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治疗。入院检查:精神倦,体温39℃,颈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大小,唇红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数。住院第2天患儿仍发热不退,手足背肿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报告 患者甲,活动后心悸、气短3个月,加重10天入院。患者近3个月来开始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无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未行任何诊治。一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未测体温,咳嗽、咳白色痰,自服阿莫西林、感冒冲剂等药物,2天后体温正常,但持续咳嗽、咳痰,2008年6月因休息时亦有心悸、气短在某院摄X缝片示心脏扩大,考虑“心肌炎”可能,住院治疗2天,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根及根茎类中药外用的性能及应用特点,以期为中药临床外用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中华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逐一筛选,以“来源”一项明确出现根、根茎、根皮、块根、子根等为纳入标准,统计根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部位、鲜用、毒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并将信息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华本草》中明确记载根及根茎类中药共2 662种,可外用根及根茎类中药1 653种,性味以寒凉、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入药部位以根、根茎、根皮为主;半数以上的可外用根及根茎类中药能够鲜用;功效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祛湿止痛”为主,主治病证以皮肤疮疡、跌打损伤、痹证为主;外用方法以捣敷、煎水浸洗、研末撒敷为主;大多数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外用给药并未给出明确的剂量,以适量为主。结论:《中华本草》所载可外用根及根茎类中药数量众多,疗效确切,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存在有用量不明确、研究较少等问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发挥中药外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费德升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34-635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的严重损害,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的“癃闭”、“关格”、“水肿”、“溺毒”范畴。周富明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近30年。近10余年来致力于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周师认为,从慢性肾炎到慢性肾衰,是脾肾之气由虚而衰的过程,而湿浊瘀毒贯穿始终。因而提出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厌食证多因平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等损伤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而产生不欲饮食,消瘦等症,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笔者在临床辨证论治此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脾胃气虚脾运失健主症: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或饮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偏瘦,精神状态无特殊改变,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薄白,脉稍弱。治法:健脾益气,和脾助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桔梗、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大枣,剂量酌定。案1患儿陈某,男,5岁,父母代诉“不思饮食半年”,半年来患儿食欲差,大便2天1…  相似文献   

17.
小儿厌食症是指以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小儿患厌食症时,由于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缺乏,患儿势必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免疫能力,使之易感他病,其后的疾病又可因营养障碍加重厌食症状,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严重时甚至还可危及患儿生命。近年来,因药物外用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现就其近年来药物外用治疗小儿厌食症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莹 《陕西中医》1999,20(12):563-564
<正>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则是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体现。笔者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根据这一治则。运用六君子汤治疗多种儿科疾患,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小儿心悸 田某,女,7岁。1994年11月初诊。患儿消瘦、纳差半年余,以心慌、气短、乏力1周为主诉就诊。其母代诉,患儿系第2胎第2产,生后奶水不足,人工混合喂养。平素纳差、体弱多病,经常缺课。近1周来,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已停课在家。查体:患儿消瘦,面色萎黄、无华、唇舌色淡,语声低微、气短懒言、脉细而弱,时有结代。实验室检查:Hb85g/L,RBC3.0×10~(12)/L。拍胸片正常。肝功能检查正常。心电图检查:ST段下降、低电压。诊断为心肌炎、营养不良性贫血。中医辨证为小儿心悸、心脾两虚。治宜:补益心脾。方药用六君子汤重用炙甘草。加黄芪、丹参。服药3剂,患儿气短有所好转,食  相似文献   

19.
骨痛Ⅱ号的制备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痛Ⅱ号方,由生川乌、生草乌、生胆南星、生半夏、生细辛等药组成。近五年来,笔者将该方制成外用搽剂,用以治疗慢性反复发作的“骨痹”、“痛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拟外用方治疗脚湿气河南省温县中医院(454850)成新建脚湿气,俗称脚气.中医认为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病,属西医“足癣”范畴,系真菌(癣菌)感染所致.笔者近十年来,采用自拟的外用方治疗此病,每每获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患者初病时趾间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