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文丽 《北京中医》2008,27(2):128-12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可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本文采用新生儿退黄汤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降低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缩短了病理性黄疸的疗程,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32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占33.4%,母乳性黄疸占28.5%,围生因素占18.7%,多因素混合8.6%,新生儿溶血病占4.6%,原因不明占6.1%。结论病理性黄疸病因较多,其中感染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母乳性黄疸发病率不断提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会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过性血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新生儿游泳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项婴儿保健运动,通过游泳不但可以使新生儿体格健壮而且还能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和发展。我院自2005年3月-2006年7月采用新生儿游泳预防新生儿黄胆,在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中和缩短黄疸持续时间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方法采集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不含溶血标本),用偶氮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胆红素。生后2~7 d采集股静脉血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比较不同脐血胆红素范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治疗的比例。结果500例新生儿中181例(36.20%)发生病理性黄疸,发生病理性黄疸脐血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病理性黄疸的脐血胆红素浓度(P0.01)。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上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增加(P0.01),需干预治疗病例增多(P0.01)。结论脐血胆红素水平对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极大价值。若脐血胆红素检测大于36μmol/L,建议早期干预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8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进行早期治疗,对照组44例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早发现,实施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新生儿与病理性黄疸的相关性,观察新生儿体质对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研究及专家意见自行设计新生儿体质状态量表,将新生儿分为偏热状态、偏寒状态和平衡状态,计算各型体质发生病理性黄疸的概率,并比较3组之间发病率是否有差异。结果:由于阴盛质仅1例,故将偏热状态和平衡状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分析,偏热状态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高于平衡状态新生儿(分别为70.8%和44.4%),偏热状态和平衡状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847,P=0.028)。结论:新生儿体质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偏热状态的新生儿较平衡状态的新生儿更易出现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儿科收治的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有明确病因146例,占84.4%,病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胆病症、新生儿窒息以及头颅血肿等。其中,因围产因素如新生儿窒息、使用催产素、羊水污染、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等导致发病105例,占60.7%;173倒病因分析中无明确病因27例,占15.6%。上述因素发病平均日龄均为七天。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早期以围产与ABO溶血病为主要发病因素,中晚期则以感染为主要发病因素。因此,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并加强对新生儿国产期的保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降低其致残率与致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以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2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占76%,病理性黄疸占24%,经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的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茵栀黄白汤防治新生儿黄疸123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春莲  曹树军 《中医杂志》2000,41(2):102-103
为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中药治疗方法,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口服茵栀黄白汤,每日3次,每次10ml,同时每天测经皮胆红素(TCB)。结果:观察组新生儿TCB平均数上升缓慢,下降快,第7天即降到正常值(P<0.05);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茵栀黄白汤可明显减轻新生儿黄疸,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陈白术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409例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215例)、对照组(19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茵陈白术汤。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不良反应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短(P〈0.01),光疗不良反应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P〈0.01,P〈0.05)。结论茵陈白术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良好,且可减少光疗不良反应及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有统计显示可达35%,其中早产儿黄疸发生率接近60%[1],多数患儿可自行消退,但仍有少部分患儿会进展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若未及时处理,可引起高胆红素脑病,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严重的情况下可造成患儿死亡[2-3]。蓝光照射是当前临床治疗病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时间照射会使患儿出现烦躁、脱水等不良反应[4]。中医外治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和优势[5]。笔者采用中药药浴加经络推拿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理想疗效,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疾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因新生儿黄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影响智力发育.所以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新生儿黄疸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抚触联合中药敷脐预防足月正常新生儿黄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燕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59-160
新生儿黄疸是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而引起其皮肤、黏膜、巩膜和组织出现黄染现象,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意外.因此,了解蓝光照射过程中的潜在护理风险,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在预防患儿光疗意外伤害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疸茵陈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机制和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新生儿黄疸病例共188例,其中100例作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妈咪爱和黄疸茵陈颗粒冲服,进行临床观察;88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从新生儿大便次数、大便转黄天数、黄疸消退时间及由生理性黄疸转为病理性黄疸比例等几方面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缩短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时间,明显减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8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占71%,病理性黄疸29%.经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取得家长的信任,更好的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后3 d5、d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并对治疗组中早期、晚期黄疸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血清总胆红素下降(40.1±19.5)μmol/L,5 d下降(71.3±26.7)μmol/L;对照组3 d下降(34.3±17.2)μmol/L,5 d下降(62.7±25.2)μmol/L,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晚期黄疸总有效率高于早期黄疸。讨论应用茵栀黄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更有效、快速,且安全、经济。对晚期病理性黄疸效果优于早期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及其它因素所致,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黄疸[1].病理性黄疸如治疗不及时可致胆红素脑病,从而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故对其进行及时恰当的干预,至今仍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主要采用物理光疗,中西医药物相互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芳  和杏花 《光明中医》2012,27(2):288-288
目的 观察中药泡浴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泡浴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上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泡浴治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疸茵陈颗粒早期预防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生后当日起即用经皮黄疸仪监测测定胆红素值,观察黄疸情况,据经皮黄疸指数决定是否用药,如大于9mg/dl,对照组观察口服苯巴比妥钠,尼可刹米;治疗组用黄疸茵陈颗粒.药物组成:菌陈.大黄,黄芩,甘草.每袋10g开水冲服,每日服0.5-1袋.每次1-2g,每日3-5次.对照组观察口服苯巴比妥钠5mg/kg/日;2-3次/日,尼可刹米100mg/kg/日,3次/日.结论:黄疸茵陈颗粒早期预防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黄疸较西药治疗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速度快,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短,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医护方式;对照组(31例)采用光疗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颗粒进行干预;观察2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 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儿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第3天以及第5天,观察组患儿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 23%)明显低于对照组(38. 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接受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对患儿临床总疗效提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以及安全指数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为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