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灵枢·经脉篇>日:"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篇>为:"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说明经脉是人体生命活动之通道,疾病活动之处方,具有决定死生之作用,其根本"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2.
外科病与经络的关系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2430)朱鸿操经络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与阴阳、五行、卫气营血学说并行,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之中。《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灵枢·本脏》篇...  相似文献   

3.
孙凤霞 《四川中医》2000,18(2):16-17
“生病起于过用”语出《素问·经脉别论篇》,过劳、放纵不节、强力妄为、偏嗜食味等等,都可使机体的生理活动超出正常的范围,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历代医家告认为“太过则诸恙蜂起”,笔者从事内科杂病临床研究数十年,尤其擅长于脾胃疾病的诊治,对此深有同感,现从“过用”之角度谈谈脾胃病病因。三饮食五味之过用《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篇》:“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精生于谷。”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皆赖水谷之充养生化。《脾胃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饮食人胃,阳气上行。”水谷…  相似文献   

4.
论肝与阳痿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阳痿病机历代医家多责干肾虚,强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但临床上确有不少患者并无肾虚症状,而为肝郁气滞使然,肝是主持人体性机能的又一个重要器官,阳呼发病与其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灵枢·九针》“肝主筋”和《素问·摩论》“肝主身之筋股”都强调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而前阻为宗筋之所聚。如《灵枢·经脉》云:“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台也;筋者聚于阴器。”《素问·厥论》更明确指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所以肝的功能会直接影响宗筋的功能。从经脉循行看,足厥阴肝经与前阴关系尤为密切。《灵枢·经脉》云:“肝足…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辨少阴病》篇说:“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山者,苦酒汤主之。” 按:《灵枢·经脉》篇说:“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肾少阴经脉动为病邪所侵,致咽部今之所谓滤泡增多增大,而为“咽中伤”者,即“咽中生创”也。古代无“疮”字,止作“创”。  相似文献   

6.
概述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症的病,俗称吊线风或歪咀风。在古代医籍里即有口眼斜病的记载。《灵枢·经脉篇》说“足阳明之脉……生病……口。”《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金匮要略》说“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  相似文献   

7.
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210000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王启才第三讲:十二经别1、命名含义:十二经别内容首见于《灵枢·经别》篇,篇中称某经脉的经别为某经脉之“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释云:“所谓别者,言十二经脉之外而有别经……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  相似文献   

8.
1调神概述《灵枢·本神》篇曰:“凡刺三法,先必本于神。”《灵枢·官能》篇亦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这些均说明了针灸治病的原则,先应以患者的神气为根本,更要重视针刺的主要关键──调养神气。祖国医学把“神”与“精”“气”合为人身之三宝。《灵枢·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含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反应。神之活动体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恒动观,故又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之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知一则为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  相似文献   

9.
经络是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门学科较系统的论述始自《黄帝内经》。几千年来无论在中医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中,都起着指导作用,所以《灵柩·经脉篇》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汉书艺文志》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  相似文献   

10.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从实践证明,经脉既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既是诊断疾病(辨证归经)的依据,又是循经取穴治疗疾病的基础。其源远而流长,理至深而玄奥,致使初学者难以领悟。为阐述《灵枢·经脉》之理,  相似文献   

11.
针灸升提法的临床应用210029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邱仙灵针灸升提法是用针灸以升阳益气,提举下陷的治疗方法,应用于清阳不振、气虚下陷的各种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下者举之”。《灵枢·经脉》篇谓:“陷下则灸之”。《官针》篇说:“上气不足,推而扬之...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医经络理论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芳 《陕西中医》2009,30(7):934-935
我国传统经络理论与养生保健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探讨。 1 中医对经络的认识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医学著作《皇帝内经》中就已有经络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营卫生会》篇也说:“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相似文献   

13.
《内经》有关针灸禁忌的论述颇多,其中《灵枢》有16篇,《素问》有12篇。《灵枢经》开卷即说:“余子万民……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荣其逆顺出入之会”。著书者希望针灸在治疗疾病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又恐针灸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故而《灵枢·玉版》向后人提出警示:“请著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现将《内经》有关针刺禁忌的论述做一粗浅讨论。  相似文献   

14.
《灵枢·本输》等篇阐述了五输穴“出井……入合”之经脉全向心排列循行走向与《灵枢·经脉》等篇之经脉半向心半远心循环走向迴异。宋、元迄今,诸书之论经脉循行者多宗《经脉篇》而将五输穴作为特定穴,仅作字面之注释,对其出井入合之全向心排列,既未肯定其是,亦未否定其非,对此历代医家颇多疑惑与异议,实有溯本寻源,加以考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读您刊1981年第11期“关于《灵枢·经脉》篇‘是动’病、‘所生病’之浅见”一文,很有受益。联想到《灵枢》经脉篇在描述了十二经脉循行之后都有“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这样一段文字。所谓“是动、所生病”一般即指此而言。历代医  相似文献   

16.
遍诊法探析     
遍诊法是指切按全身动脉、以诊察分析疾病的方法,为《黄帝内经》时期盛行的诊法之一。《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因此,经脉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内经》在当时天、地、人三才思想的影响下,将人体动脉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如此三部九候之脉几乎遍于全身,故以“遍诊”为名,又称三部九候诊脉法。遍诊法主要载于《内经》,由于受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该诊法应用颇为麻  相似文献   

17.
从心主神志谈到中医对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在中医藏象学说中归于奇恒之府,其功能又主要归于心主神志。在中医书籍中,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一本论“脑”的专著,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不当之处,祈请高明者以教我。首先要肯定的是,古代医家对脑的生理病理是有一定认识的。如《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这  相似文献   

18.
五输穴理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针对不同病症选用五输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  相似文献   

19.
许红君 《光明中医》2008,23(2):166-167
《素问·调经论》说:“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由于病证有虚有实,运用毫针刺穴治病时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补法和泻法。补是有助于正气的恢复,泻是有助于驱除病邪,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经络:“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柩·海论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篇》)。病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剌法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