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文霞教授善于从肝辨治脾胃病,灵活运用补肝实脾、清肝运脾、疏肝和胃、平肝调中、柔肝清热诸法,重视情志因素在脾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刘春华教授从肝、脾、肾三脏辨治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肾虚,且三者常相兼为病。初期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痰气交阻为主,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中期以肝郁脾虚,痰瘀互结为主,治宜疏肝健脾,化痰祛瘀;后期多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98-2499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结合顾庆华教授多年临床实践,得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功能不调及情志因素密切相关的结论,情志不舒诱发,肝脾不调,通降失司,便秘发生,遵病机治以疏和肝脾,通降和中,临床常用自拟方术芍汤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江一平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因感受湿热毒邪与正气不足内外相合而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主。从明辨肝脾气血,分期辨证论治,清利湿热毒邪,常取肝脾同治,活血化瘀相兼,重视饮食情志六方面介绍江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
分析、总结《儒门事亲》中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为情志病是由正气不足,阳气逆上,肝木乘脾,气机失常而发病,治以情志相胜、以习愈惊之法。结合现代心理学及现代心理疾病发病特点,探讨《儒门事亲》情志理论对现代情志病治疗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预防医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脾为后天之本,肝为情志之司,肝脾功能相互影响,在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饮食和情志是影响现代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关键因素,与肝脾功能关系密切,适饮食、调情志是调畅肝脾、健康养生的核心内容,贯穿中医治未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便秘其症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皆有密切关系。治疗二则:证属肝脾不和,气机郁滞,治宜调理肝脾,润燥行气通便;证属血虚不能润肠型,治宜补血润燥,行气通便。  相似文献   

8.
高梓博  蒋亚文  秦佳佳 《新中医》2020,52(24):36-38
《傅青主女科》系统论述了妇女情志病,其中对妊娠及产后妇女情志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治则和遣方用药的论述颇有特点。通过理解原文、阅读文献、分析治法方药等方法对《傅青主女科》所论妊娠及产后妇女情志病进行研究,认为《傅青主女科》论述妊娠及产后妇女情志病多从怒入手,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主,主要治法以疏肝解郁为主,兼顾脾肾二脏,重视调理气血。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病"范畴,主要同肝、肾相关,常累及心、脾;脏腑阴阳失调,气机升降乖戾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上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以调肝补肾为主,辅以健脾养心;药物疗效看血压,却不唯血压。同时强调治未病,并注重情志因素的影响,认为情志畅达,方乃气机通达,气机畅通,则邪难伤正。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从肝脾论治可获得较好疗效。运用调和肝脾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未病之时,调畅情志,合理膳食,使肝脾调和,减少发病;已病之时,调和肝脾,使风湿之邪尽除;瘥后为防病复,顾护脾胃阳气,健运脾土,是"治未病"思想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总结张明教授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期以湿热、寒湿、瘀血为主,缓解期治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为主;临床分期论治,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缓解期以培补脾肾、温阳泄浊,同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取综合性治疗,其亦强调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科学饮食,调畅情志,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肝郁克脾”是最常见的中医病机之一,此病机涉及中医情志与神志理论的内容。“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怒志的生成与表达的矛盾是“肝郁克脾”的核心;“肝藏魂”“脾藏意”“魂”与“意”的内涵和功能是“肝郁克脾”的深层原因。在情志病和神志病范畴的“肝郁克脾”证,认知行为疗法有利于消除肝脾的矛盾,进而为“肝郁克脾”证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情志因素是导致妇科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妇科专著,全书记述情志因素所致妇科病证详尽全面。文章分篇论述《傅青主女科》中情志不遂所致妇科疾病的辨治特点,并强调情志致病应从肝论治,重视疏肝、养肝、平肝,肝、脾、肾三脏同治之法,可选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4.
介绍肖长江教授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经验.肖教授认为高血压伴焦虑状态为肝、脾、肾共同病变引起,其病机为肝郁失达、脾虚失运、肾虚失养,病性虚实错杂多变,以脏腑气血阴阳之变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临床从肝脾肾辨证论治,治以清肝泻火、疏肝健脾、补益肝肾,兼以解郁安神为法.此外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肖教授还强调注重情志...  相似文献   

15.
张莉教授临床治疗肿瘤善用和法,在应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方面有独到经验。张老师认为脾胃素虚,情志抑郁,肝气郁滞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泻的重要病理机制,术后腹泻与肝脾关系密切,属肝强脾弱,虚中夹实之证;治以和法调肝脾。扶脾抑肝,养血行滞,行气祛湿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是人体对于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正常反馈,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过大,思虑太过,情志不遂,情志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医治疗独具特色,对情志病的辨治多从心、肝、肾入手,而对脾胃论述较少。脾具有主思、藏营、舍意的功能,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是一身气机升降的通路,能够协调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又在调节情志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笔者认为情志病从脾胃论治尤为重要,兹将  相似文献   

17.
从痰瘀学说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灿立  张龙江 《新中医》2007,39(11):5-6
从痰瘀学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系饮食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病位在肝,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治疗应以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又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18.
王妍  张菁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0):29-30
介绍张菁主任医师辨治痛经的经验.张师临床辨治痛经时通过病史采集及辅助检查,详察病因,明辨虚实,并结合现代女性特点,尤为重视"肝郁"病机,强调肝、肾、脾三脏间的相互关系,治疗注重疏肝解郁,兼肝肾同调、补益脾肾.痛经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其采用分期论治的方法,行经期重在通调气血止痛以治标,非行经期则结合气血阴阳变化分期论治以治本,因势而治,用药随证变化.此外,张师认为此病的反复与情志变化、日常调护联系紧密,临床常结合情志疏导,并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吕直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5):202-203
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双相情感等与中医学的情志内伤病症基本相似。根据《内经》“喜怒不节则伤脏”,笔者采用中医传统的以情胜情及五脏胜复、调燮阴阳的法则 ,以脏腑辨证结合心理疗法 ,治疗情志病症取得很好的疗效。1 从肝辨治情志内伤 ,郁怒伤肝首当其冲。肝气郁结 ,情怀少畅 ,当怡情悦性以畅其情怀 ,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加玉蝴蝶、绿梅花可疏其郁滞 ;肝郁乘脾 ,脘闷食少 ,腹胀便溏 ,则当疏肝悦脾 ,逍遥散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加减 ;肝火挟痰 ,躁扰不寐 ,便秘癫…  相似文献   

20.
鼓胀,因腹部胀大如鼓而命名。临床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部青筋怒张、四肢不肿或微肿为特征。多因黄疽、积聚失治,或感染血吸虫、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使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于腹内而成。病位在肝、脾、肾,属虚实夹杂之证。常见于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