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守祥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62-3063
消石是一味古老中药,为<神农本草经>所收载.早期本草消石一名芒消,与朴消性味相同,主治相似,出处相近.唐宋时消石与芒消出于朴消,三者一体异名而分煎炼之精粗.宋代始有火消出现,明·<本草纲目>认为消石即火消,与朴消、芒消有水火之别.近现代沿承<本草纲目>,消石为硝酸钾结晶体.但对<金匮要略>方所用消石的认定有争议,根据<神农本草经>消石性味主治,更符合含硫酸钠的芒消,与古方应用相合.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西医治疗糖尿病虽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因此应用中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世界医学史上对糖尿病的记载,以我国为最早.内经<灵枢·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素问·奇病论篇>曰: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又称: "怒则气逆,胸中蓄积,气血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古今录验方>:"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相似文献   

3.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本病缠绵难愈,进行性加重.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证"三多"症状的主次,把本证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如<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水如膏者为下消.  相似文献   

4.
<方剂学>教材中的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的皮肤病.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和剂局方>消风散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颇佳,例举两案说明,今后应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剂局方>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夏小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55-2155
人尿入药,首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取健康人之小便,"童男者尤良",故常用儿童之尿,又称为童便.其味咸性寒,用"疗寒热头疼温气".<太平圣惠方>中有"斩头取尾"的采集方法.<不居集>谓"以磁器盛之".<诸证辨疑>日:"但取十二岁以下童子,绝其烹炮咸酸,多与米饮,以助水道";并称其有"滋阴降火,消瘀血"之效.<大明本草>谓其"滋阴降火甚速".  相似文献   

6.
峻下逐水药商陆系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苏敬<新修本草>、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吴仪洛<本草从新>、2005年版<中国药典>均有收录.  相似文献   

7.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其所创经方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体系.<伤寒论>创立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温法即温扶阳气之法,是<伤寒论>整个治疗法则中始终贯穿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重视人体阳气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杨峰  朱玲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4):144-145
<内经>中有不少篇章运用三阴三阳的形式说明病候,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刺腰痛>、<素问·刺疟>、<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等.在这些篇章中,有的明确提出了足三阴足三阳的名称,有的虽然以三阴三阳统言之,但不难发现,它们的病候多与足六经病候相关.对于以上这些篇章的内容,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其属于足六经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亦称"消瘅"、"消中"等名.早在<灵枢·本藏篇>就有"脾脆则善病消瘅"之说.张锡纯指出:"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皆起于中焦及于上下."目前消渴病病机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除阴虚燥热外又有新说创立,其中"脾虚致消"学说尤为引人瞩目[1].现就近年来关于"脾虚致消"病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蒲永文  蒲志孝 《中医杂志》2004,45(8):636-637
温阳法是八法之一,又称温里法、祛寒法.主要用于中焦虚寒、亡阳欲脱、寒凝经脉等证.中医认为,糖尿病与消渴基本一致.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中又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载方百余首,治疗药物多选择益气养阴之品.到金元时期刘河间等主张治疗消渴当以清热泻火,益气养阴为要.清代黄坤载等认为消渴责之于肝,而治疗亦力主清热养阴.至费伯雄则补充发展了化痰利湿之法.唯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三消症>中强调:"以燥脾之药治之",主张用理中汤倍白术加天花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