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观察普罗帕酮口服与静脉应用胺碘酮对于转复新近发生房颤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新近发生房颤在48小时内之患者75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进行药物复律。普罗帕酮组37例;口服普罗帕酮600mg。胺碘顿服酮组38例,300mg静脉给药1小时后20mg/kg持续24小时。以24小时后恢复窦性心率为有效。结果普罗帕酮组有效率81%,胺碘酮组8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平均起效时间普罗帕酮组2.5小时,胺碘酮组7.2小时,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普罗帕酮与静脉应用胺碘酮均可安全有效转复新近发生房颤,普罗帕酬起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麻醉中并发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于麻醉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24例次,给予胺碘酮150 mg缓慢静脉注射,然后100~150 mg以1~1.5 mg/min缓慢静滴,必要时重复,观察症状、心率、心律及QT间期变化,并与20例非麻醉患者对照比较疗效。结果麻醉组显效14例次,有效7例次,无效3例次。对照组显效11例次,有效6例次,无效3例次。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复律前后QT间期无明显变化。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麻醉中并发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及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8例患者,将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9例):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20mL或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注射完毕;对照组(89例):心律平70mg+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0min以上注射完毕。观察2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计量胺碘酮为450mg,心律平为210mg。观察组复律成功者继续口服胺碘酮0.2g,1次/d维持,对照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接受心律平治疗,150mg,每8h1次口服维持。结果:①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76.41%,心律平组34.8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胺碘酮组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且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较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房颤或房扑的转复率高,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心律平,胺碘酮对转复心房颤动及房扑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观察胺碘酮在治疗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各类由心脏基础疾病引起的快速性心房颤动及单纯性房颤患者。人院当日确诊,立刻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推,随后以1~0.4mg/min维持静滴48h,次日起加用口服片200mg,每日3次,连续13服1周;一周后仍不能见效者改为每次400mg,一日3次,见效后逐渐减为每次100mg,一日3次口服。结果本组病例中有5例无效,年龄均为50岁以上,病史长达1年以上的患者,其余15例均见效,起效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胺碘酮治疗房颤总有效率为75%。结论临床上对于房颤的治疗,在射频消融未能普及的现状下,胺碘酮在临床上治疗房颤有较高疗效,且使用方便,易于推广,长期使用也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9岁,患扩张型心肌病14年,多次因心力衰竭住院,2年前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反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曾经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此后一直口服地戈辛0.125mg1次/d、氨酰心安6.25mg2次/d、胺碘酮0.2g2次/d、双氢克脲噻12.5mg1次/d、安体舒通20mg1次/d。平日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患者因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伴胸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西地兰组(30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5mg/kg于1h内静脉滴注,然后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复律情况、血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西地兰组治疗总有效率56.70%。2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42%和33%。胺碘酮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181.61±24.32)min,而西地兰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f233.12±18.731min。结论静脉廊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安伞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分别给予:1治疗组为通脉复律汤联合胺碘酮加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通脉复律汤日一剂,150ml,日二次口服,胺碘酮200mg日三次口服,一周后200mg日二次口服,再过一周后200mg日一次口服加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2对照组为胺碘酮加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胺碘酮200mg日三次口服,一周后200mg日二次口服,再过一周后200mg日一次口服加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结论治疗组无论是减少室性早搏次数还是改善心绞痛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常见,限制了临床用药范围。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以在内科住院的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5天后改为200mg每日二次,第3周100—200mg每日一次;美托洛尔12.5mg每日一次,1周后如患者能耐受加至25mg每日一次。对照组单服胺碘酮,方法同治疗组。观察6周。结果:胺碘酮联合B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率,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氟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6例,经药物或者电复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0.2g/次,3次/d,共8d;8d后改为0.2g/次,2次/d,共5d;然后改为0.2g/次,1次/d,治疗30d后,改为0.2g/次,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缬沙坦80mg/次,1次/d;氟伐他汀40mg/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内发作例数、复发率和发作频率。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氟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复律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50例,予胺碘酮治疗(200 mg/次,日3次,服用7d后,改为日2次口服,7d后以200 mg/d维持);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1包,日3次),3个月后,观察2组房颤复律的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复律成功30例,成功率60%;对照组复律成功17例,成功率34%.2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能提高胺碘酮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律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慢性房颤患者急性发作时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首剂胺碘酮200 mg,3次/d,口服,7 d后,改为200 mg,2次/d,口服,再7 d后,改为维持量200 mg,1次/d,口服,总疗程为2个月。结果:患者由持续性房颤发作转归为窦性心律或者是变为阵发性房颤发作,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结论:胺碘酮是适合基层医院治疗房颤急性发作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57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3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27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疗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西地兰组70.3%(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1999~2011年住院或门诊治疗的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后首剂静注负荷剂量3~5mg/kg,5—10min注入,继之以微量泵维持,如无效15min后可再次予1~1.5mg/kg胺碘酮静注,前6h按1mg/min维持,其后以0.5mg/min维持,24h总剂量900~1200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经静脉应用不同剂量的胺碘酮治疗后,显效58例(72.50%),有效17例(21.25%),副作用4(5.00%)。治疗后较治疗前BN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好、作用快,安全无副作用。对患者的心功能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1资料 患者,男性,70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30余年,活动后气短10年,加重3d入院。查体:端坐住,两肺满布干湿哆音,心率82/min,律绝对不齐,心尖部可阁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82/min,QT闽期0.345s。电解质K^+3.70mmol/L,Na^+138.4mmol/L。Cl^-92.7mmol/L。Ca^2+1.15mmol/L,总Ca^2+ 2.36mmol/L,血糖5.5mmol/L,肝、肾功能正常。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径48mm,  相似文献   

15.
预激综合征并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因其反复发作及诱发室颤,因此如何控制其发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所重视,为预防其发作,本文对预激综合征并心房纤颤33例,口服胺碘酮,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朱应武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06-107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选用50例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患者,比较24h内两组总复律成功率,统计胺碘酮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24h内复律成功率和总复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明显减慢(P〈0.05),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24h总复律成功率达到88.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可有效减慢患者心室率,复律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疗效差异及护理特点。方法:将8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转复为有效,未转复为无效。结果:伊布利特组对房扑复律疗效明显优于胺碘酮组(P<0.01),对房颤的复律效果也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伊布利特对房扑/房颤复律效果优于胺碘酮,但需严格监护及护理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持续时间〈90d的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符合条件的房扑患者101例。随机进入伊布利特组(51例)和胺碘酮组(50例)。两组分别在心电、血压监测下,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于10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mg,或胺碘酮150mg,如给药结束10min后仍未转复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结果伊布利特组房扑转复率为78.4%,明显高于胺碘酮组29.0%(P〈0.05)。伊布利特组发生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连发室性早搏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胺碘酮组发生低血压5例,静脉炎7例。结论与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有明显优势,两药虽均有不良反应但经对症治疗可好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 胺碘酮3mg/kg ,用5 0 %葡萄糖液2 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 5min静脉推注完毕。房颤终止发作后,给予胺碘酮口服。随访2a。结果 显效1 6例(2 5 %) ,有效4 0例(6 3%) ,总有效率88%。结论 胺碘酮控制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疗效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