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讨论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950例患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共检出160例低血糖患儿,发病率为16.8%.低体重儿、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50.8%和51.0%,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和足月儿的低血糖的发生率12.8%和14.9%(P<0.05).Apgar评分<7分和Apgar评分<4分的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3.7%和48.1%,明显高于Apgar评分在7-10分之间的发生率13.9%(P<0.05).160例新生儿低血糖中,无症状和有症状分别占63.1%和36.9%.结论:低体重儿、早产儿、窒息是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所以应在早期对新生儿血糖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以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有高危因素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经验。方法:对7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中,48h内治愈73例(96.1%),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1.1%),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2例(2.7%)。结论:对高危因素新生儿定时监测血糖,及早发现并治疗是低血糖治疗的重要手段。静脉输入要求规格的糖浓度及糖速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生儿低血糖症是一个综合征,可由多种因素所致,早期可无临床症状。严重低血糖可引起脑损伤。为减少损害发生,了解高危新生儿血糖异常的情况,及时对血糖异常者进行纠正,提高高危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方法:用微量血糖仪对5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的动态监测。结果:50例危重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61.5%,其中高血糖24.5%,低血糖75.5%。结论:高危新生儿易合并低血糖,且症状不典型,又易被其他疾病所掩盖,在生后应常规进行简便快捷的微量血糖动态监测,以尽早发现血糖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低血糖造成原发病加重及脑发育障碍的严重后果。在高危新生儿中代谢紊乱是比较突出的,而血糖异常又常见。由于血糖过高或过低对机体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对新生儿血糖异常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我科应用微量血糖仪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异常者做到及时诊断合理的处理,减少了因血糖异常对患儿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及后遗症的发生,亦减少了因血糖异常给原发病造成的抢救治疗上的困难,提高了高危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上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4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新生儿病例,其中检出89例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检出的低血糖89例患儿,临床症状多不显著,且无特异性,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和新生儿窒息等高危儿。结论:积极预防高危儿低血糖的发生,出生后应严密监测血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低血糖造成原发病加重,及早开奶喂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资料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表现和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患儿本身存在的高危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68例患儿中治疗有效和显效6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6%。结论:新生儿低血糖对患儿自身有严重的影响,针对其特殊性,需要医护人员引起重视,及时做好常规性检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低血糖,最大程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发生率。方法:收集在本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无症状低血糖7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其发生与血糖严格控制、生活方式以及糖尿病合并的并发症、反复低血糖发生等有关。结论:护理干预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基本特点及危险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脑损伤现象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未发生脑损伤现象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糖检查结果、围产期相关因素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进行总结性的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脑电图异常、低血糖维持的时间在24 h以上、血糖水平在1.5 mmol/L及其以下都和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密切相关;单因素研究显示,惊厥、胎龄、血糖水平、低血糖的维持时间、脑电图异常等与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有明显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厥、低血糖维持的时间在24 h以上、脑电图异常、血糖水平在1.5 mmol/L及以下都是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原因,应尽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实施早期血糖监测与防治后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5月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出生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新生儿择取80例作为观察组,监测其出生后1~72h的血糖,并结合新生儿具体情况给予系统输糖治疗,设立同期母婴同室中妊娠期正常的新生儿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远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16例新生儿出现反复低血糖,反复低血糖发生率为20.00%。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容易出现反复低血糖,因此在出生后需要对这部分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测并及时给予静脉补糖治疗。对母亲产前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和新生儿出生后合理输糖治疗,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萍 《亚太传统医药》2010,6(8):122-12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46例首次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15天为观察期限,监测各时点指尖末梢血糖,记录病人临床表现,探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无并发症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并发症组(P0.05);与无并发症组患者比较,有并发症组患者更多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40~49岁组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低血糖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其它3个年龄段组(P0.05);而50~59、60~69岁组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70岁及以上组中低血糖症状多以无任何自觉症状或意识障碍为主,而其它3个年龄段组低血糖症状多以心悸、出汗为主;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两组干预前后低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发生低血糖几率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出现低血糖症状与年龄、并发症等相关,应加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及血糖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0.
宋雪晴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49-15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异常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应用微量血糖仪检测116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并分析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相应护理措施对患儿的影响。结果:116例新生儿窒息中,血糖异常57例(占49.1%),其中低血糖34例(59.6%),高血糖23例(40.4%)。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轻度窒息患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糖,重度窒息患儿高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血糖(P〈0.01)。通过针对性护理,57例患儿均于2~4h恢复正常血糖,未发生与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且多为高血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血糖异常对患儿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及试纸法测量微量血糖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39例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在临床处理低血糖症的同时,采用试纸法应用德国罗氏诊断公司生产的GLUCOTREND 2号血糖仪测定微量血糖,并同时抽取静脉血测静脉血糖,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无症状或有症状的普通低血糖症患儿经处理后1~3 d血糖恢复正常;8例严重或反复低血糖症患儿中,4例血糖在5~7 d恢复正常,2例在1周后恢复正常,2例自动出院。静脉血糖值(y)与试纸法微量血糖值(x)的回归方程为y=0.82x+0.12,相关系数(r)=0.74,经t检验tr=5.55,P<0.01,提示两者相关性显著。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症若未及时纠正,会引起脑损害;试纸法测微量血糖值与静脉血糖测定值相关性好,且存在显著的优点,临床可替代静脉血糖测定;临床治疗中需反复监测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与指尖血糖比较,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有高血糖,血糖高时间段为早餐后1~2 h及中餐、晚餐后2~3 h,26例患者发生低血糖47次,其中无低血糖症状31次,低血糖发生时间多在22:00—4:00。同时进行的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13次低血糖。结论 CGMS可全面反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与指尖血糖相比,能发现更多的低血糖和高血糖,为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辨证施治配合胰岛素治疗组(A组)和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各75例,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别。结果:A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患者(p<0.01)。结论:辨证施治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具有独特的临床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诱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低血糖记录的36例65岁以上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症状低血糖的诱发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程度、饮食运动规律紊乱以及使用中长效磺脲类降糖药及胰岛素有关。结论:胰岛B细胞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导致的自主神经的神经病变、反复的低血糖发作使升血糖调节障碍,中枢神经介导的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反应缺陷致低血糖症状阈值下调等可能是老年低血糖发生时无症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30例低血糖新生儿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转归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低血糖恢复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低血糖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低血糖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拜糖平(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拜糖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糖、肝肾功能以及体质量指数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低血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肝肾功能和体质量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1周后发生低血糖8例,第4周后发生6例,观察组同时期为2例和1例,2组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拜糖平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 兴奋症状出现,否则可称为无症状低血糖.本院2002-2004年诊治10例无症状低血糖患者, 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就诊的7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76例患儿中,73例患儿治愈出院,3例患儿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低血糖反应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糖反应不但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危险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也是不能使血糖达标主要原因之一。低血糖临床表现除了头晕、心慌、多汗、手抖等症状外,还有无任何临床表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反应及有临床表现但血糖未低于正常的“症状性低血糖”反应。表现不一的低血糖反应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上已从新生儿低血糖的研究进展到研究高血糖对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各种高危新生儿对葡萄糖不耐受导致高血糖以及对脑组织潜在影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通过随机抽样对50例输注10%葡萄糖的新生儿进行血糖测定,并对发生高血糖的新生儿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观察对象:自1997年1~5月住院新生儿50例,其中足月儿31例,早产儿19例。窒息合并颅内出血20例,肺炎16例,肺炎合并化脑4例,硬肿症5例,高胆红素血症5例,母亲均无糖尿病及使用皮质激素病史。1.2方法:标本采集:5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