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养殖研究现状,为现代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并统计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环节动物门动物药的收载情况、含有环节动物门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对收载动物的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中养殖方法与设施、饲养饵料、疾病防治进行分类对比论述。研究发现《中国药典》2020年版共收载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2种,分别为水蛭和地龙。其中水蛭数量为26,占动物药品种的1.62%;地龙数量为50,占动物药品种的3.11%。药用动物水蛭人工养殖方式为“池塘+网箱”“池塘+网箱+水泥池”、生态混养等多种模式。药用动物地龙养殖分为简易养殖法、田间养殖法、工厂养殖法及多种高效混养模式。将《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水蛭养殖评估为扩养,地龙养殖评估为成熟,为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1958—2021年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收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硬骨鱼纲和鸟纲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载了硬骨鱼纲药用动物有海马和海龙,其中药用海马有5种,占海马种类总数的9.26%(5/54);药用海龙有3种,占海龙种类总数的13.04%(3/23);收载野生鸟纲药用动物只有麻雀1种,占麻雀种类总数的3.70%(1/27)。3种药用动物均有人工养殖,其中,海马、海龙多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麻雀养殖基地多分布在中部山地、丘陵地带,主要有全人工养殖和半人工养殖2种方式。《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硬骨鱼纲海马、海龙和鸟纲麻雀,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评估均为扩养。概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硬骨鱼纲和鸟纲药用动物的养殖情况,为药用动物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按现行生物分类系统,厘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正文中收载的98种药用动物、93个动物药入药部位的基本信息;回顾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用动物养殖研究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分析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正文收载药用动物养殖进展,以期为药用动物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兰梦  吴淇  刘玲  吕金朋  张辉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9):1646-1650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两栖纲药用动物养殖的现状,为现代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研究提供依据。统计《中国药典》2020年版两栖纲动物药的收载情况、含有两栖纲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对收载动物的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中养殖方法与设施、饲养饵料、疾病防治进行分类对比论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共收载两栖纲药用动物2种,分别为蟾蜍和林蛙。含有蟾酥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数量为14种,占0.87%。《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两栖纲药用动物蟾蜍养殖评估为扩养,林蛙养殖评估为成熟。  相似文献   

5.
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哺乳纲动物药的收载情况,以及比较近年来文献报道收载的哺乳纲药用动物的养殖状况,对收载动物的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中养殖方法与设施、饲养饵料、疾病防治进行分类对比论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正文与附录中共收载哺乳纲药用动物6目9科18种。哺乳纲药用动物人工养殖方式一般为圈养、笼养、半散放式饲养等。评估《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哺乳纲药用动物养殖程度,马麝、原麝、赛加羚羊为试养,刺猬为初养,林麝为扩养,驴、黑熊为成熟。另外评估了历版《中国药典》取消的哺乳纲药用动物穿山甲、豹猫的养殖程度为试养。对哺乳纲药用动物的养殖研究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1962—2021年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收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爬行纲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载了8种爬行纲药用动物,其中龟1种、鳖1种、壁虎1种、蛇5种(乌梢蛇、银环蛇、黑眉锦蛇、锦蛇和五步蛇,不包括蛇胆)。8种爬行纲药用动物均已实现人工养殖,主要有全人工养殖和半人工养殖2种方式,大都分布在我国南方。养殖成熟度评估除蛤蚧外均为成熟,蛤蚧养殖成熟度评估为扩养。  相似文献   

7.
吴淇  尹馨雪  兰梦  吴楠  张辉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9):1633-1638
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汇总唇足纲和蛛形纲药用动物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对其生活习性,养殖方式,繁殖要点,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治措施等进行系统的综述。对唇足纲药用动物蜈蚣和蛛形纲药用动物蝎的收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对其养殖现状进行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中成药品种中,含有动物药的品种共504种,占比为31.36%;含有唇足纲药用动物的有20种,占比为1.24%;含有蛛形纲药用动物的有34种,占比为2.12%。根据养殖规模不同,总结了蜈蚣的6种养殖方式和蝎的10种养殖方式,对养殖技术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唇足纲药用动物蜈蚣和蛛形纲药用动物蝎目前在我国养殖产业中均处于扩养阶段,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加强药用动物野生资源的保护对今后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昆虫纲药用动物养殖研究的现状,统计《中国药典》2020年版昆虫纲动物药的收载情况、含有昆虫纲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对收载动物的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中养殖方法与设施、饲养饵料、疾病防治、养殖成熟度进行分类对比论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共收载13种涉及昆虫纲药用动物的品种。其中,含土鳖虫中成药品种数量34种,在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占比2.12%;含五倍子数量为8种,占比0.50%;含冬虫夏草数量为1种,占比0.06%;含虫白蜡数量为1种,占比0.06%;含桑螵蛸数量为3种,占比0.19%;含斑蝥数量为2种,占比0.12%;含蜂房数量为1种,占比0.06%;含蜂蜡数量为13种,占比0.81%;含蜂蜜数量为19种,占比1.18%;含蝉蜕数量为38种,占比2.36%;含僵蚕数量为35种,占比2.18%。《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昆虫纲药用动物地鳖、冬虫夏草养殖评估为扩养;白蜡虫、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养殖评估为初养;九香虫、斑蝥、角倍蚜、螳螂、蝉蜕、僵蚕养殖评估为试养;冀地鳖、日本长脚胡蜂、异蝮胡蜂、果马蜂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2010版药典中药用软体动物为基础,查阅近10年药用动物养殖相关文献,对国内目前主要养殖的药用软体动物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药用软体动物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养殖前景进行了有益探讨和展望.为保证药典所收载的软体动物药材的质量及其临床疗效,选取7种药典收录的软体动物药品种的COI序列进行研究,考察样品中线粒体COI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情况、barcoding gap、鉴定成功率等方面,进而证明COI序列对药用软体动物进行物种鉴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的收载情况、相关鉴别与含量测定、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收载动物药显微鉴别、含量测定、其它鉴别方法的中成药品种、动物药中未收载但中成药收载的动物药品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较2015年版减少了穿山甲一种,共收载动物药51种,均有性状鉴别,其中18种动物药收载显微鉴别,25种动物药收载化学鉴别,包括薄层、钙盐检测、显色法等,3种爬行类动物药收载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法,22种动物药收载含量测定,包括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结论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动物药但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大幅增加、质量控制方法得到提升;近五年动物药质量控制研究成果尚有众多未被《中国药典》采用,对于动物药的质量控制而言余勇可贾,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药典》的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含贝母药材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王曙  曲建博  阳长明 《中草药》2021,52(11):3462-3466
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治疗肺经疾病的要药,也是常见的中药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录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5种贝母药材,其中,川贝母来源有6个基原,伊贝母2个基原,浙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各1个基原。通过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贝母药材标准变化情况、贝母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建议,为提高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名、基源植物中名及学名与其基源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学名。方法:对我国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某些中药名及基源植物的中名、学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基源植物的中名及学名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2015年版《中国药典》某些中药名及其基源植物的中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植物中名存在混淆和交叉混淆,及其学名不一致的4种情况:一是《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基源植物中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的植物中名不一致;二是《中国药典》的部分中药基源植物的学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植物的学名不一致;三是《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基源植物中名及学名与《中国植物志》或《Flora of China》上植物中名和学名不一致;四是《中国药典》某些中药名与《中国植物志》其他植物中名相同。结论:《中国药典》的中药名、基源植物的中名及学名与《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学名应保持一致性,才有利于人们进行中药种植、采购、销售、生产、研究,同时也将有利于我国中药在国际上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