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栋 《河南中医》2013,33(1):10-11
吐涎沫根据其痛西病机不同,可分为厥阴肝寒气逆证、肺水饮证、饮阻脾胃证、寒饮郁肺证、肺胃阴虚证五种证型,分别予吴莱萸汤、射干麻黄汤、半夏干姜散、小青龙汤、麦门冬汤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辨治干呕常见证型有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悬饮证、中虚湿热痞重证、少阴阳虚戴阳证、少阴阳虚寒证、厥阴肝寒气逆证、饮阻脾胃寒证、脾胃寒湿哕逆证、产后感风寒证,以及胆胃气逆证等,临证若能以此分型辨治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潮祖教授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多种证型及兼见证.外寒日久,肺闭水停治宜宣肺开郁,温阳利水;肺热未尽,肺气闭郁治宜开宣闭郁之肺气.指出小青龙汤中有散有收,有泄有补,气津兼顾,开合相宜,配伍精当,应用于咳喘效果不可勿视.咳而遗尿治宜振奋中阳;咳而兼喘治宜外散表寒,内宣肺气;咳引胸胁痛治宜肺肝同治;咳兼溢饮治宜温肺散饮,宣肺平喘.  相似文献   

4.
支饮是人体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而停为饮邪,影响肺气宣降之病。现将《金匮要略》痰饮篇对支饮的辨证论治内容,分析如下。1 寒饮郁肺,用小青龙汤散寒化饮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是支饮主症之一,本条仅述主症,学习时,应采用以方测证之法。小青龙汤证是寒饮郁肺之证,临床并可见本篇第11条所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等症。本方温肺化饮,并能散寒解表,是临床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证属寒饮郁肺者的常用之方。使用时须注意,若表证已解或素体阳虚应慎用麻黄,特别是久病支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饮郁肺型咳嗽的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用福尔可定治疗,观察组用小青龙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饮郁肺型咳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张仲景用它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饮之证。然而应该指出,此方乃辛烈走窜的峻剂,具有伐阴动阳之弊,如果用之不慎,往往会发生问题,反而促使病情加重。为此,必须掌握小青龙汤的辨证,其辨证的关键,在于抓以下几个环节: 一、辨气色:小青龙证,为水寒射肺,或寒饮内伏。寒饮为阴邪,必羁縻阳气,而使心胸之阳不温,如是则荣卫之行涩,而不能上华  相似文献   

7.
房莉萍 《中医研究》2011,24(5):64-65
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是张仲景所立的两个方子。一直以来,教科书及各医家注解均认为射干麻黄汤主治寒饮郁肺的哮证,多用于寒哮证;而小青龙汤同样用于治疗寒饮郁于肺而作喘的病证。然而,若二者均用于治疗寒饮犯肺,是否还有区别呢?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医案的分析,总结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辨治慢阻肺的分型证治方案。方法:通过制定疾病诊断及分期、中医证候诊断、病案纳入等有关标准,整理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诊治的慢阻肺病案,利用SAS9.4软件平台进行数据规范、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等技术,总结出各证型常用方剂及中药。结果:(1)急性加重期外寒里饮证主方为小青龙汤;风寒袭肺证主方为温肺煎;气虚外感证主方为益气护卫汤;痰热郁肺证主方为麻杏甘石汤、千缗汤、礞石滚痰丸;痰瘀伏肺证主方为蠲哮汤、千缗汤。(2)缓解期气阳虚弱证主方为温阳益气护卫汤;宗气虚衰证主方为补中益气汤。结论:洪老治疗慢阻肺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诊治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鼠哮喘寒饮蕴肺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作,评价造模效果。方法:将39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青龙汤组给予支气管哮喘与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联合造模。结果:模型组、小青龙汤组大鼠在体征与行为学症状上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病理改变,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均增大,肺顺应性(Cdyn)降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可见严重肿胀、增生,小青龙汤组也出现一定程度病变,但是较模型组相比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其大鼠的一般行为学表现与临床中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基本一致,微观指标如大鼠肺的功能、肺组织形态学等病理改变,也基本符合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的病证表现,从而在宏观及微观两层面证明了实验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宋建平 《四川中医》2002,20(2):13-14
本文分析,比较了《金匮》停钦咳喘诸方证治用药。如寒饮郁肺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寒饮挟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饮热郁肺用越婢加半夏汤,饮停较甚用葶苈大刺泻肺汤,十枣汤,饮停正虚用泽漆汤,水防已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等。认为《金匮》治停饮咳喘主以麻黄宣肺平喘止咳,半夏化饮降逆,并根据病情的酌配它药,如热用石膏,寒伍姜,辛,桂等。但若阳气虚弱则不宜用麻黄,钦停较甚当利水,逐饮,正气虚弱又当佐以补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李学麟运用小青龙汤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李学麟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应用小青龙汤为主方的医案,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构建数据库,挖掘数据,分析李学麟运用小青龙汤的规律。结果:李学麟运用小青龙汤治疗的病种中医主要为咳嗽、哮病、感冒等,西医主要为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证候多为表寒里饮证、风痰犯肺证、风寒犯肺证;用药以温热性药物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蜜麻黄-火单苦杏仁、蜜麻黄-射干、法半夏-茯苓等。结论: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可客观发掘李学麟临床运用小青龙汤的诊疗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从方证相关的角度探讨小青龙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小青龙汤可广泛应用于COPD外寒内饮证、痰湿(饮)阻肺证患者,无论急性加重期或稳定期,符合小青龙汤证者皆可加减应用,症见咳嗽、痰稀量多、甚或喘息、气短、呼吸困难等。以寒饮兼有表寒者最宜。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与苓甘五味姜辛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是治疗胸中痰饮,也就是上焦饮证,本文通过分析二方的用药异同,分析张仲景在辨治上焦饮证时两种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4.
吾师郑小伟教授临床3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运用仲景经方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肺系疾病。现就郑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伏肺型哮喘病临证经验介绍于下。1小青龙汤方证机理小青龙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41条有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相似文献   

15.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外寒内饮证"的代表方,具有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用于治疗外寒引动内饮合而为病者,全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妙。临床常见的寒饮内停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寒饮内动,侵袭肠胃,脾胃失其健运,清浊不分,传导失司所致,治当温化寒饮,与小青龙汤方证相合,治疗效果奇佳。现分析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内停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总结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小青龙汤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寒饮伏肺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肺心病(寒饮伏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以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等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比较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1.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80%。结论:加味小青龙汤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寒饮伏肺型)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61-662
热饮证的病机主要包括素体阳气虚损,寒饮不化,同时兼见热邪内蕴。因其与痰热证十分相似,极易混淆。两者的辨识关键在有无素体阳虚里饮。笔者将热饮证热饮郁肺证、热饮阻膈证、热饮郁腠证、热饮郁阻肺与大肠证,临床施治要注意温化痰饮而热邪不增;清热透邪而阳气不伤;注意辨饮与热之多寡,恰当掌握好温与清的比例,力求做到温而能化,清而不伤;据饮邪留伏的部位,因势利导;善后调治,仍以温复阳气治本为要。  相似文献   

18.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0,9(3):8-9, 27
合理运用麻黄汤合桂枝增液汤辨治肺寒阴虚证、大青龙汤合白虎汤辨治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辨治肺热证、厚朴麻黄汤合桔梗汤辨治肺寒夹热证、越婢加术汤合苓桂术甘汤辨治肺虚寒热夹杂证、木防己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辨治膈间阳郁热饮证、半夏散及汤合麻黄汤辨治寒气袭肺结咽证而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经方治声哑     
【小青龙汤治声哑】王×,女,35岁。1991年12月7日诊。感冒诱发声哑二月余,杏苏散、麻杏石甘汤皆服不愈。现诊:声哑甚,伴咳嗽痰白稀,胸闷,口渴少饮,苔黄滑,脉濡。证属寒饮伏肺。治以温肺化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寒饮蕴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 :从临床调查入手 ,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DME) ,对寒饮蕴肺证的症状进行概率统计。结果 :该证的辨证要点为 :咳喘气逆、胸闷憋喘、咳痰清稀或泡沫痰、畏寒肢冷、舌苔白腻或白滑 ,脉弦滑或弦紧 ,或兼痰多、喉中痰鸣。结论 :与文献总结的寒饮蕴肺证的辨证要点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