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从经气的内涵、经脉的血管观以及络脉—腧穴的微循环观等方面 ,结合现代生理学的理论 ,对与经络有关的经气、经脉与络脉等实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看法。认为经络的实质是脏腑间广泛而复杂的信息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经络实质。方法:用是否有经络脉气运行循经感传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结果:经脉与络脉的脉气是组织液气,十二经脉是纵向肌肉之间等器官间隙的液气通道,十五络脉是横向肌肉之间等器官间隙的液气通道。结论:广义的经络是卫气营血的气血通道,狭义的经络是循经感传的卫气通道,实质的经络是液气运行的间隙气道。  相似文献   

3.
经络气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浩然 《针刺研究》2008,33(2):142-144
十四经脉的"经",是纵向间隙的组织结构;十五络脉的"络",是横向间隙的组织结构;经脉与络脉的"脉",是纵横间隙的组织液气;经络气道的"道",是纵横间隙的组织结构;组织液气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经络气道的理论,是有原始、科学和实质依据的基础理论。经络实质是组织液气等调控系统多种物质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核心。建国以来 ,经络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五”期间被列为中医研究领域两大支柱项目之一。络脉作为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引起广大学者的注视 ,冀以通过研究络脉来切入对经络实质的研究。1 络脉的定义及循行《灵枢·脉度》言“经脉为里 ,支而横出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络” ,说明络脉是从正经分出的 ,是经脉的分支 ,是由经脉分出的行于浅表的支脉 ,由十五络、孙络、浮络组成。雷氏[1 ] 认为 :络有广义 ,狭义之分。广义之络包含“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  相似文献   

5.
经脉理论与络脉理论是各自不同的理论,不能合并起来研究,经络研究就是因为选择了经脉和络脉不分的经络概念为研究对象,并误解为经络系统研究,实际是以经络取代经脉,以穴位连结线取代经脉循行线进行检测,抛弃经脉理论研究而陷入找经络系统形态结构及相关物质的研究误区,所以无法取得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初病在络”与“久病入络” ,初学者常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感到迷惑 ,笔者从分析络脉含义上着手 ,简要阐明“初病在络”、“久病入络”虽说法不同 ,而实质相同 :均为邪气侵入络脉。其根本原因在于 ;络脉是流动的网络 ,邪气深入部位内外不同。1 络脉是流动的网络络脉形态学涵义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经络系统中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灵枢·脉度》有云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 ,说明在形态上经脉较为粗大 ,是主干 ,络脉是细小支横别出的部分。络脉是一个系统群体 ,每一络脉系统中 ,各级支横而别者又…  相似文献   

7.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不仅是指经脉、络脉的形态,还涉及到脏腑、气血、阴阳等整体联系。在解释生理、病理方面,指导辨证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故古人说:“不熟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因此,经络学说历来被认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同脏象学说一起,被称为脏象——经络学说、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但是,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其分布和形态与其整体的联系作用有何关系?等等许多疑点,长期以来未能明确,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故本文试对经络实质作一探讨。一、经脉之气可察经脉之体难见  相似文献   

9.
《针刺研究》2009,34(3)
本文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分析综合统一方法进行解剖观察,将十四经脉气道定位于纵向分布肌肉等器官间隙结缔组织,十五络脉气道定位于横向联系肌肉等器官间隙结缔组织,细小络脉气道定位于全身分布肌束等组织间隙的间质,微细孙脉气道定位于全身分布肌纤维等细胞间隙的间质。提出经络脉气是纵横间隙的组织液气,经络气道是纵横间隙的液气通道,经络结构是纵横分布的间隙结构,经络系统是气道相通的调控系统,经络实质是间隙液气的生命物质。  相似文献   

10.
晓倪 《家庭中医药》2000,7(2):18-18
1.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络脉循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相似文献   

11.
面瘫病因病机为风寒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或络脉空虚、风邪侵入阳明及少阳经脉致经气阻滞、肌肉弛缓而发病。表现以口眼歪斜为特征。治疗多以祛风、活血、通经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
腕踝针区域划分与十四经分布、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踝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连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是人体重要组织结构,大量科学实验证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并与神经、血管、内分泌系统密切相联,是独立于神经、  相似文献   

13.
络脉的独特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脉由经脉别出,其气源于经脉,并与经脉之气相通,然而,由于络脉的特殊组织结构及其在脏腑组织中的特殊地位,致使络脉在生理功能上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特点.络脉除了具有经络所共有的通行血气、沟通表里、卫外抗邪的作用外,还有下述独特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灵枢经》经脉篇中经络内容的分析,结合各医学专家治疗心脏疾病的经验以及临床古代治疗常用方剂,探索中药治疗心脏疾病的经络理论支持。方法以经脉循行、经脉痛候、络脉、络脉病候为研究对象,寻找与心相关的条文并结合古代常用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处方,寻找之间的关联。结果心脏疾病治疗处方与经络理论具有相关性。结论中医经络理论可以指导内科辩证论治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15.
经络学说中的几个问题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与体表筋肉和皮肤连属部分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则有十五别络、孙络、浮络之分。经络学说的特点是以十二正经为主体,通过十五络脉与奇经八脉的联络和调节作用,把人体脏腑、肢节、筋肉、皮肤联系起来,并以阴阳学说为论理工具,说明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机体各部及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的有机  相似文献   

16.
络脉刍议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将经脉与络脉等同起来,说明其重要性。络脉如网罗一样遍布全身上下,在生理功能、病候表现、临床诊断及针灸治疗都  相似文献   

17.
经络穴位的准确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穴位的准确测量,是指经穴范围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之间筋膜间隙疏松结缔组织富集带区的长度、宽度、深度和粗度比较准确的数值测量。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机体气血运行通道的主要干线,络脉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从解剖观察看,“分肉之间”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中,其中包括疏松结缔组织、神经、血管、淋巴和组织液。可以形成“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组织间隙)的气血运行通道。在针灸疗法中,“循经取穴”如果准确时,那就可以提高疗效。针刺偏了,或过浅,  相似文献   

18.
络脉是经络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有谈“经”忘“络”之倾向,笔者认为如此下去,必使经络的许多功能阐述不全,以致影响临床与教学工作。为此就络脉不可舍之理由,略陈刍荛之见。一谈整体现、讲联系,络脉不可舍络脉是经脉的各级分支,如网络而遍布周身,它不但沟通表里阴阳两经的作用,而且扩大了经脉与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肢体未端的  相似文献   

19.
郑利岩 《中国针灸》2003,23(4):222-224
目的:从中医学整体观出发,正确认识经络实质。方法:以《灵枢》中有关经络论述为指导,综合我国学者多年来经络研究的成果,归纳、总结了构成经络实质三大要素,即经络组织结构、经络作用通路及经络效应表现的相关资料。结论:提出经脉是附着于筋膜组织,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带状结构;络脉是小血管,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第四节经络的功能及应用一、经络的基本功能经络的基本功能,称为“经气”。(一)经络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纵横交错络属脏腑,网络全身,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二)通行气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二、经络的应用(一)说明病理变化:①经络是疾病发生和传变的通路。邪气传变的一般规律是:外邪→皮肤→孙络→络脉→经脉→脏腑。②经络可反应脏腑病变于体表一定部位。脏腑病变常在经络所循行的体表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