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通道 ,具有运行气血 ,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内外 ,调节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等作用。经络失衡是由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十二经脉气血的偏盛偏衰 ,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或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生疾病。所以经络气血的盛衰直接影响相络属脏腑组织气血的盛衰和功能状态。盛则实 ,衰则虚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人体气血的虚实变化 ,直接影响机体生物电子运动的相对平衡状态。生物电子运动形成的“正负”和运动量不平衡状况与中医的气血阴阳变化…  相似文献   

2.
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百会穴"就由此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作用。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眼底病的中医治疗,必须遵循辨证论治这一准则。但如何进行辨证,是一个较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为复杂的课题。本人上,结合临床实践,谈谈眼底病的辨证体会。一、从全身症状辨眼虽为机体的局部器官,但其眼底病多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他病继发、眼部外伤、药物中毒等,以致气血失和、脏腑经络失调引起。其中以脏腑经  相似文献   

5.
中医眼科六经辨证具有充分的临床基础与确实的理论前提,即十二经脉的畅通是全身机能如常的反映,亦是眼目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若十二经脉功能失调,也可反映于眼部,甚至可以引起眼病。因此,眼目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与经脉密切相关。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目病的辨证施治纲领,可见眼与脏腑经络的一体化,为眼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珍  梁丽娜  唐由之  周尚昆  白星旸 《光明中医》2014,29(12):2494-2495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分析探究,阐释中医眼科的基本理论、解剖概念、病因病机、眼睛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及其对眼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眼为人体重要的五官之一,主司视觉.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积淀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眼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黄帝内经》,集先秦医学之大成,奠定了临床各科的发展基础,眼科的许多基本理论亦源于此.该书首次使用了眼的一些主要解剖名词,初步探讨了眼的生理功能以及眼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涉及到的眼部病症计40余种,并提出了眼病的针刺之法。  相似文献   

7.
曾庆利 《国医论坛》2002,17(6):37-39
中医对于人体结构的认识 ,与现代医学概念不完全相同。它虽然具有现代医学解剖结构的内涵 ,但主要是以生理功能为单位划分的功能结构 ,这就是中医人体结构的两重性。五脏六腑各系统实际是功能系统。经络是联系脏腑与体表的结构 ,其性质必然与脏腑相同 ,但其联系是结构联系还是功能联系 ,仍很模糊。兹就五脏结构和五脏与七窍的联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十二经脉气血循环路线等方面探讨经络的实质。1 从五脏结构与五脏和七窍的联系看经络中医理论所说的五脏 ,其名称虽然与西医解剖器官相同 ,但功能却超越了同名器官的功能。如在中医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学说总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三部分。经络学说总论包括经络的概念、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具有四项生理功能: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与传导;调节机能平衡。对于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中医眼科气血学说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论述了气血与眼病的关系 ,认为气血正常与否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由脏腑和眼部表现出来 ,并介绍了气血学说在眼科临床辨证应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既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经者,精也”水谷精微通过经络的运行而输布全身。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或脏腑内在的病变毒邪由里出表、外达肌肤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皮肤病发病也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依据经络理论指导辨证归经,选择相应的引经药,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