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结果:痊愈45例(54.29%),显效16例(22.86%)16,好转6例(8.57%),无效3例(4.29%),总有效率为95.71%.结论: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结果:痊愈45例(占54.29%),显效16例(占22.86%),好转6例(占8.57%),无效3例(占4.29%),总有效率95.71%。结论:中药外涂配合隔姜灸及按摩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隔姜灸配合按摩治疗增生性腰椎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按摩综合治疗增生性腰椎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确诊为增生性腰椎炎的患者应用隔姜灸及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56例中,临床治愈10例,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结论:采用隔姜灸配合按摩疗法治疗增生性腰椎炎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隔姜灸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隔姜灸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使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和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方法:将65例慢性U 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n=32)和隔姜灸组(n=33)。两组取相同穴位,即双侧天枢和大肠俞,分别采用隔药饼灸和隔姜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M ayo评分改善状况。结果:治疗过程中,隔药饼灸组脱落2例,隔姜灸组脱落3例,最终每组30例纳入统计。治疗后,隔药饼灸组总有效率为93.3%,隔姜灸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组腹痛时间和腹泻频度改善情况均优于隔姜灸组(P=0.032,P=0.044)。治疗后,总体症状评分,主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改善,腹痛频度、程度评分以及腹泻次数、性状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隔药饼灸组患者M ayo评分改善情况优于隔姜灸组(P=0.048)。结论: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均是治疗慢性U C的有效方法,两者总体疗效相当;隔药饼灸在改善腹痛时间评分、腹泻频度评分和M ayo评分方面优于隔姜灸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隔姜灸加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隔姜灸加手法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分别按相应方案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治疗前后症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症状、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椎后关节紊乱症进行隔姜灸加手法干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姜灸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隔姜灸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隔姜灸综合疗法;对照组予常规保守治疗。两疗程后行疗效评价。结果:隔姜灸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综合治疗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优于常规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背部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23.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背部筋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隔姜灸治疗风寒湿型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骨科门诊和病房的风寒湿型冻结肩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改良隔姜灸组30例,传统隔姜灸组30例,两组均采取阿是穴结合经络穴隔姜炙治疗,隔日1次,每次10~15min,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肩周炎疗效评定标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传统炙法中有8例退出,改良隔姜灸组30例总有效率达93.3%,传统隔姜灸组22例有效率达77.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姜灸组疗效优于传统隔姜灸组,改良隔姜灸操作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护理操作更具安全性,便于在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中推行,进一步改善风寒湿型冻结肩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姜灸中极穴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诱导排尿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中极穴治疗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中极穴干预腰椎复位后尿潴留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