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气的概述气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或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或指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或指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有时又指包含着物质与功能两方面,有时则指疾病的演变过程等内容。由于“气”所分布的部位不同,内外有别或功能有异,故有“真气”、“元气”、“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四时之气、邪正之气等等繁多的名称。但就气产生的来源来看,主要包括经脾胃运化转输的水谷精微之气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检出<黄帝内经>160篇中有关"阴气"、"阳气"的所有记述,分析和归纳出<黄帝内经>中阴气、阳气的基本涵义:阴气与阳气相对待而言,阴气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阳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阴气有时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阳气有时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阴气在自然界主要指寒凉之气,阳气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并在此基础上,推出阴气与阳气的基本概念:阴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阴气与阳气的对立互根关系适用于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徐宁 《陕西中医》2009,30(9):1186-1188
目的:探讨《内经》中"正气"的含义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内经》中11处"正气"二字连读者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正气在《内经》有两种含义:有时指人体之气,与邪气相对峙,指人体中具有抗病、驱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有时指其来方向与时令方位一致的,但可使人感觉不适的四时之风,即正风,与实风、虚风不同。正气与真气、精气等须严格区分。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学发病观正气的强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气的理论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但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中医教材在气的含义、气运行之通道、气的运动形式以及气机和气化的总司等问题上尚有不足之处,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一气的含义现行中医教材将气的含义或释为物质,或释为功能,或两者兼而有之。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不尽全面的。因为中医的气至少应包括下列三种含义; (一)运动着的微小难见的物质(简称物质之气)。主要指那些具有营养作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等。其次,尚包括那些具有致病作用的物质,即邪气。  相似文献   

5.
答:气有两种含义:一指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包括水谷之气和呼吸之气);一指生理功能或动力(包括腑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根据气的作用不同,人体的“气”可以概括分为以下几种:元气:亦称正气、真气,是人体生命话动能力的集中表现,代表着人体抵抗力的强弱,它具有固摄和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中医学精概念中的几个问题 ,指出中医学的精是指人体之精 ,而非古代哲学中的宇宙本原之精气 ;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是两个内涵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概念 ,精是生命的本原 ,气是生命的维系 ,与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是一个同一的概念有别 ;人体内一般意义的精 ,有别于血和津液的一类液态精华物质 ,涵括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与先天之精在概念上是有别的 ;五脏皆藏精 ,五脏之精由其特定的成分构成、存在形式和功能 ;肾精是五脏之精之一 ,不能替代五脏之精或一身之精。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一是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三是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内经>中的气虚概念,主要有二:一是指人体之气虚亏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二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虚与阳虚都是人体之气某一部分的虚亏,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气阴两虚与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阴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气的涵义有二:一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与阳气指在外或在上之气相对.二指具有凉润、宁静、凝敛、沉降、抑制等作用,能抵御阳热邪气侵袭和清除阳热的气,与阳气指代具有温煦、推动、发散、升腾、兴奋等作用,能抵御阴寒邪气侵袭并消除阴寒的气相对.阴气与阳气都是人体之气的一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无尊卑之分.阴气属于气的范畴,不是"功能",也不能以精血津液替代.阴气与阳气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适用于阐释寒热性病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中的“气”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体内流动的细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营气、卫气以及真气等……,《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是气为物质的概括。二是指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肝气、经气等……。二者含义尽管不同,但彼此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所谓气虚,无论属物质不足还是属功能衰减,其临床表现都是由气不足产生的各种虚弱证。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和"气"进行界定。二者来源相同。精密度大而凝聚,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凝聚运动,为人体有形、安静物质之根基;气密度小而弥散,本自呈各向同性的弥散运动,为人体无形、运动物质之根基。二者呈对立互根作用,精、气的运动相互制约,气凝聚而为精,精弥散而为气。精、气为一物之两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为精、气的衍生,脏腑、官窍也在精、气基础上化生和发挥功能,它们与精、气是不同层次的物质,但对精、气的化生和运动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有望建立一个严密的具备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的理论医学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1.
气(Qi),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有所谓“天气”、“地气”、“谷气”、“元气”等等,这些都意味着它指的是“物质”(Material),而“脏气”、“腑气”等却着重指的是“能量”或“功能”(Energy),当针灸穴位而得感应称为“得气”,它明显指的是“信息”(Information)。由此可知气涵三义,它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Mater-inergi-form-al),(国外无类似逻辑性字义,故创此新字)自然界物质运动即产生能量,同时输出信息,故统一名之曰“气”,实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代主流意识形态出发,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时代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影响以及理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汉唐时期,受经学“天人宇宙论”的影响,阴阳、五行指的是气,来源于天,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气的运行模式;肝藏为少阳、木气化生,储藏少阳、木气,化生精气构成相同爪、目等结构与物质。宋明时期,在理学新宇宙图式影响下,阴阳指气,五行指质,生于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宇宙发生模式;肝为厥阴风木之气,内寄相火,相火疏泄男子精液出现。清末以后,受西学唯物辩证法与生物学等影响,阴阳、五行为事物与现象的属性,仅仅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非具体物质存在,此时,肝为功能系统,由木的特性推导肝主疏泄为核心功能,即肝气疏泄全身气机、防止郁滞的功能;由阴阳互根及物质与功能关系推导肝藏血为肝主疏泄的物质基础,并以肝体阴用阳概括。  相似文献   

13.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将气定义为物质,这是不准确的.在哲学的论述中,大多数认为,即气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以象会意,用以描述事物永恒运动的特性.与西方哲学比较,则不能将气机械地等同于古希腊的"元素说",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气并不等于物质,而是表明一切物质的运动性的范畴.当气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象的意义.从而得出结论气是物质运动之象,在中医,气则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气功的日益发展,有关"气"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和深入.通过以往的探索,对气的实质认识尚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有的认为,气是物质,也是功能;亦有人认为,气仅是功能的表现;还有的则把气看作是一种信息调控过程.虽有上述对气的实质的四种不同看法,但从长期的中医实践和哲学观点来看,"气"应是一定物质及(或)在其  相似文献   

15.
对《中华医典》中检出的有关肺气的条文进行分析和归纳,确定肺气的基本涵义有三:①指肺脏之气;②泛指肺气相关病、症;③泛指侵犯肺的邪气或肺中的水气.其中①为主体涵义,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肺气的概念:肺气即肺脏之气,属脏腑之气之一,是构成肺和维持肺功能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运动不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阴阳概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广仁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36-538
对有关阴阳概念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认为阴阳既指有形实体 ,又指无形之气 ,还指其抽象属性 ;由指具体的实体到指抽象的属性 ,反映了阴阳概念的哲学化进程 ;阴阳是一个抽象的、相对峙的、特殊矛盾范畴的概念 ,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与矛盾概念有着重要的区别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是相对的 ,又是绝对的 ;物质与功能不可分称阴阳。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医学之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尽管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 ,肾的精、气、阴、阳是一组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 ,但对其概念的界定及关系的认识 ,至今尚无定论 ,其争议的焦点在于肾气、肾阴、肾阳是物质还是功能表现。1 肾之精、气、阴、阳的争论就认识源流而言 ,肾的精、气、阴、阳概念 ,很明显是移植于哲学的精、气、阴、阳概念 ,但又加以改造而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精与气皆指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精亦可指气之精粹的部分。将精气概念引入中医学藏象理论之中 ,则精与气有明显的区别。自《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肾………  相似文献   

19.
"肾藏精"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藏精"是指肾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或再生修复的精微物质.肾所藏之精主要包括生殖之精、脑髓之精、骨髓之精、脏腑之精、生克之精."补肾生精"防治相关病证可通过影响干细胞的功能而调控脏腑组织的生长发育或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20.
精气学说是中国古代探索物质世界生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哲学理论,精气的物质属性、运动属性及感应性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理论相暗合。精气学说和现代科学都将宇宙万物的起源都追溯至"一"的状态;"气论"与现代物理学的"场论"近似,"无形"之精气类似于电场等非粒子性或连续性物质,"有形"之精气类似于粒子性或非连续性物质;精气的感应性也逐渐从量子力学哲学、宇宙学哲学等层面被证明存在于微观、宇观世界等领域;精气的运动与现代物理学的共振现象本质相通,共振可认为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达到"和"的状态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