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UL)是育龄期妇女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组成。但由于与发病相关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迄今为止,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气、痰、湿、瘀等因素的长期刺激密切相关,导致气滞、痰湿、血瘀停积于胞宫而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子宫肌瘤发生可能与性激素及其受体、细胞增殖与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异常、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有关,从中医及西医学两个方面对子宫肌瘤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常见中医证型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122例子宫肌瘤患者,然后进行超声检查,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子宫肌瘤四种常见中医证候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证候间子宫肌瘤位置分布以及最大径、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径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最大径及平均直径为5~10 cm者比例均大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其余各证型之间最大径及平均直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间不同超声回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瘀结证回声不匀者占76.47%,气虚血瘀证低回声占70.59%,远高于两证其他回声所占比例。痰湿瘀结证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不同超声回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之间肌瘤单发或多发情况差异以及形态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常见中医证候在肌瘤位置、大小和回声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洁 《光明中医》2013,(11):2236-2238
目的 通过对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归纳、整理,以期指导临床,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通过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四诊资料,分析归纳其年龄、病程、饮食习惯、中医证型分布等及常见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子宫肌瘤患者505例,平均年龄(37.66±7.12)岁.其中〉36岁或≤40岁发病率较高,其次为〉30岁或≤35岁与〉40岁或≤45岁,30~50岁发病者共79.41%,占总病例数的绝大多数;而25岁以下者有8例,占1.58%.对178例子宫肌瘤患者饮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肉食习惯者占多数,占53.37%;而素食习惯者占比例较少,共4.49%.经统计学分析,各饮食习惯构成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腹包块、经量增多为子宫肌瘤最常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77.62%、33.66%;舌淡黯,苔薄白,脉弦细为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舌脉,分别占30.10%、61.39%、32.08%;气滞血瘀证为子宫肌瘤最常见证型,占总例数的45.5%,其次为痰湿瘀结证和肾虚血瘀证,分别占17.4%、14.3%;患者不同年龄、孕次、产次、饮食习惯间六种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病程、人流次数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以气滞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型,其次为肾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且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孕产次的增多,子宫肌瘤的肾虚血瘀证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医证型与脑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分析探讨不同年龄AMI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证型比较分析中,中青年组以气虚血瘀型(40.3%)和气虚痰瘀互阻型(30.6%)为主,老年组以气虚痰瘀互阻(43.8%)和气阴两虚血瘀(25.0%)为主;在血清BNP相关性分析中,老年组各中医证型的BNP含量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BNP含量高低依次为气虚痰瘀互阻型、气滞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老年组BNP含量高低依次为气虚痰瘀互阻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经中药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结论: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血浆BNP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可作为AMI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挖掘出中医内服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证型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筛选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载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将所载方剂逐一录入平台,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71首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方剂进行分析,统计各药物使用频次、归经、五味,以及方剂治疗证型,最终演化出3~5味草药的核心组合36个,得到6个新的处方。结论中国传统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活血化瘀法,其中赤芍、桃仁使用最多,使用药物多归肝、脾二经,多为苦、辛之品。常见的证型可归纳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血两虚、气虚血瘀、寒湿痰凝、阴虚火旺六型。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的确切病因不清,但发现与体内雌激素紊乱有关,多发生于中年妇女,一般在绝经以后子宫肌瘤即停止生长。文章分析了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以旨促进妇女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肌瘤是中年妇女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年龄在30~50岁之间,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单个或多个肌瘤存在,中医认为其病理机制为皿瘀所致。笔者近3年采用中药内服及灌肠疗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期妇女发病率高,经尸检资料发现35岁以上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为20%。其临床常见症状为子宫出血、下腹肿块、压迫症状、疼痛、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指标提供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不同证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局部血流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瘀热交阻和气虚血瘀4证子宫肌瘤内部血流特征有区别,其中"周边环绕"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点状"则以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杂乱"以瘀热交阻证所占比例较大。4种常见证型间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瘀热交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与瘀热交阻证,瘀热交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的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痰湿瘀结证、痰湿瘀结与气虚血瘀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动、静脉频谱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不同证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候在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夹其他证型。随着对血瘀证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不断开展和深入,血瘀证动物模型已经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重要工具。根据血瘀证的不同形成原因,分别从外伤致瘀、情志致瘀、寒凝致瘀、热毒致瘀、痰浊致瘀、气虚致瘀、血虚致瘀、阴虚致瘀和阳虚致瘀等9个方面来综述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分析血瘀证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医血瘀证模型制备及证候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肌瘤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修颖 《河北中医》2010,32(5):682-68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多发于卵巢功能较为旺盛的青壮年妇女。2002—10—2008—12,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肌瘤2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四物汤是著名传统中药方剂,临床用于治疗妇女血虚和血瘀滞等症,已有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疾病若干研究的报道。近来人们发现血瘀症状患者与球结膜微循环、血  相似文献   

13.
张学文教授清肝活血法治疗中风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文教授在诊治中风病方面,认为瘀血是中风发病的关键,且贯穿病变的始终,依据其临床经验将中风分为肝热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腹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等六大证型,而肝热血瘀是其最常见证型,运用清肝活血法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临床上以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继发贫血等为特征,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对手术治疗有抗拒心理。笔者针对此类病人于2003年8月—2006年8月,应用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 的临床文献及名医医案,探讨DCM 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PubMed 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DCM的文献及名医医案,并查阅河南中医药大学及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内有关DCM 诊治纸质材料,提取文献和医案中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用药情况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DCM 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治疗方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到152 篇文献及195 篇医案,其中胸闷、心悸、乏力等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舌淡红、舌暗红、薄白苔,脉细、脉沉是最常见的舌象及脉象。发现与DCM 相关的病性因素10 个,以气虚、血瘀为主;病位因素6 个,以心、肾为主。共发现临床证候62 种,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水湿停滞、血瘀水停、心肾阳虚和痰瘀互结证最常见。涉及中药共计291 味,用药频次≥50 次的药物有48 味,黄芪是使用最多药物。结论:DCM 病性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以心肾为主,临床以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临床治疗以补虚、活血、利水等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1].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痛经、子宫增大,严重时可导致子宫出血及贫血等.临床多采用中药保守治疗.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之功效,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补肾逐瘀方治疗子宫肌瘤。方法:采用口服自拟中药补肾逐瘀方(熟地、山药、山萸肉、寄生、川断、柴胡、怀牛膝、菟丝子、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益母草、三棱、莪术等)加减为主,治疗子宫肌瘤。结果:在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子宫肌瘤缩小的情况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结论: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法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分型回归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进行规范的辨证分型,同时对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91例患者分为阻塞组和非阻塞组,阻塞组共305例,非阻塞组186例。比较阻塞组各证型构成比,并对流产次数、腹部手术史、性传播疾病史和输卵管阻塞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泌乳素、流产次数、初潮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传播疾病史与各证型、病程和血瘀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血瘀证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5)。气滞血瘀证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5),但湿热瘀阻、痰瘀互结、肾虚血瘀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之间的证型构成比进行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5~0.05),同时对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流产次数、腹部手术史、性传播疾病是输卵管阻塞的危险因素(OR分别等于3.6151、3.070、2.008)。痰瘀互结证、湿热瘀阻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具有相关性(RR分别等于8.163、4.141)。初潮年龄的延迟对于肾虛血瘀是危险因素(OR=1.1559)。病程的延长对于血瘀证是一个危险因素(OR=1.3375)。结论血瘀是输卵管阻塞的主要病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最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湿热瘀阻、肾虚血瘀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潮年龄的延迟与肾虛血瘀之间具有相关性,病程的延长对于血瘀证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中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辨证分型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不外乎以湿、瘀、寒、热为患;辨证分型以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型等多见;中医治疗方法也是多种途径的,有内治、外治、内外合治,内治以内服中药汤剂为主,外治有中药灌肠、中药外敷、中药栓塞、中药熏蒸、针灸治疗、穴位注射、中药经皮离子导入等多种。临床验证,内外合治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其效果优于单纯口服中药,且无耐药性,治疗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3):289-291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对主要临床症状实施聚类分析。结果: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气短(93.48%)、咳嗽(89.13%)、喘息(86.96%)、乏力(84.78%)、咳痰(78.26%)等。中医辨证证候分布为肺肾气虚证(36.96%)、血瘀证(17.39%)、痰热壅肺证(17.39%)、气阴两虚证(15.22%)及痰瘀阻肺证(15.22%)。结论:肺间质纤维化最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型为肺肾气虚证、血瘀证,且具有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