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不居集》出自清代著名新安医家吴澄,为其生平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是吴氏采众家之长,纳治虚损之精,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撰写而成。该书理论扎实、观点新颖、适应症广、贴合临床。探析《不居集·痰证扼要》中治痰三法,总结吴氏对于痰证的辨证、治疗特色,以便为临床复杂痰证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居集》乃清代新安医家吴澄所著。该著作承袭《内经》之言,又参合宋元明诸家之医理,结合吴澄自身临证心悟与对易学所思探讨了虚损类疾病的证治理论。吴澄先将“劳、虚、损、怯、瘵”五者作以分辨,认为五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五脏之火飞扬、男女声色过度与先天禀赋不足三种,在病情发展方面总属由轻致重的递进关系。吴澄又围绕虚损之嗽、热、血三证擘肌分理,将中医学与易学结合,以卦象比拟的方式讨论虚损发热、出血的症候,并提出以“三纲八目法”对咳嗽进行分辨。《不居集》治疗虚损痨瘵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亦有发新,吴澄善用柴胡、葛根,以“攻、补、托”或“理脾阴”的方法辨治虚损;治痨方面,其尊崇水北之道,提倡“明阴阳、行开关把胃”之法,又批判前人以天灵盖入药之理,以同气相求为原则,择选血肉有情之品入药。吴澄拨乱反正,纠正世人“不明朱丹溪而乱予滋阴降火法治虚损”之谬误。吴澄对于两病大体主张防患未然、既病防变的思想,并设“戒忌六法”“调摄十六诀”擒纲扼要。《不居集》有关虚损痨瘵的证治思想简明完备,不拘一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的医学著作〈不居集〉博采前贤治虚损之法,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又结合自己的临症心得,创外感致虚之说,合而汇为治虚之大成,同时又全面阐述了脾阴虚的证治方药,对脾胃学说有着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的治疗虚损之痰的三种方法,结合临床应用体会,认为吴澄治疗虚损之痰的三种方法理论充分,实用性强,对虚损之痰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居集》[1]的作者为清代医家吴澄,成书于清乾隆4年(公元1739年),共50卷,上集(30卷)汇集历代名医治虚损十法,并论述血、嗽、热、痰、郁等内损病证的治疗;下集(20卷)以论治外损为主,是一部论述虚损理法方药完备,颇具临床指导价值的医学专著。自《黄帝内经》始即有郁证病机与治则的记载,后世之论郁或纯归六淫、或偏涉气血,难有兼顾者。吴澄指出,虚损当分内外,郁证亦是如此。凡七情五志、劳伤积食皆属内郁;凡六气之郁则属外郁。此外,还有因药不合证,而致郁上加郁之“药郁”者(可按陈言法归于“不内外因”),进一步完善了郁证的病因分类。本文围绕内郁与外郁的因机证治,从阐发“百病皆生于郁”、论情志三郁、诸郁证治3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施翔  战丽彬  陈静  隋华 《中医杂志》2014,(18):1613-1615
吴澄是清代发展脾阴学说的重要人物,他在虚损病专著《不居集》中提出的理脾阴法,是治疗极虚而不耐受补益病证的总法。在理脾阴法指导下创立的理脾阴九方能够治疗不同的虚损病危候,为濒死患者创造了一线生机。从极虚之候不耐受补益的特点着眼,分析了吴澄理脾阴法创立的起因、理论依据、制方特点、用药规律及临证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杨杰 《中医药通报》2017,16(5):30-32
系统整理和分析清代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中的脾阴观及"理脾阴"诸法,从其观念形成、治法治方创立、制方用药规律三个维度,发现吴澄创立"脾阴学说",是脾胃分治学说的系统总结和历史性跨越。吴澄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法,选方用药多取芳香轻清之品,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脾阴学说。  相似文献   

8.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尽毕生精力、坚持不懈地刻苦专研虚劳病证,著有《不居集》.吴氏博采前贤治虚之名论,总结阐述了内损之理,参以自己生平临证之心得,创“外感致虚”学说,可谓独开生面.笔者从医学背景、概念、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吴氏外损致虚理论作出研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视脾阴,迄清代吴澄《不居集》倡言理脾阴法,用药力避寒凉.详述芳香甘平之法,自成一家之言,弥补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天士“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余午亭是明代新安著名临床医家,有着十分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文以余午亭所编写的临床综合性医著《诸证析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余氏"治火八法"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笔者总结余氏论治火病的八种方法,从实火泻之、虚火补泻兼施、相火滋阴降火、燥火滋阴润燥、湿火湿热并治、猛火和之养之、郁火升阳散火、无名之火非人力所及分别论述。余氏的"治火八法"既是对前人"火热论"的继承,又有对火病分类、治法方药的创新与发展,其论治思想及治疗经验总结至今对临床火热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新安名医吴澄善治虚劳,通过研读其著作《不居集》等相关文献,总结其论治风劳特色。吴澄以"伤风其原在肾"为风劳立论,在病因上提出"风本不成劳,清滋则闭邪入里"的观点,治疗以"外邪解托,内虚当补"为原则,灵活使用解托、补托方药,其论治风劳之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虚劳理论及临床均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秀芳 《山西中医》2012,28(1):60-61
清代医家吴澄毕生致力于虚劳病证的研究,著有虚劳专著《不居集》。他一方面系统总结前人治疗虚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阐述对内损的治疗心得;另一方面独自创立了"外感致虚"学说。就吴氏外损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吴澄擅以症状辨证型,从内损的角度治疗不同证候类型的不寐,并开创多种治疗方法,现对《不居集》中吴澄治疗不寐的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其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 李士材言:“脾为生痰之源”,柯韵伯则进一步曰:“肺为贮痰之器”,稍后徽州名医吴澄在《不居集》中则强调“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未久,陈修园、林珮琴等又大讲痰源于肾、动于脾、贮于肺之理,阐述了痰证和脾(胃)、肺、肾的关系,后世医家对此也予以了较多的探讨。然  相似文献   

15.
吴澄,字鉴泉,号师朗,清代乾隆年间重要医家。其在论治虚损方面颇具独特见解,撰《不居集》,强调治病须“变动不居”,不可执泥。其书辑集、总结有古代多位医家的治虚学验,又提出了外损的概念和治法,可谓独开生面。一、倡言“外损”,补前贤未备吴氏认为:“内伤类外感者,东垣既已发明于前矣,而外感之类内伤者,何自古迄今,竟无有详辨者焉,此亦虚损门中之大缺略事也。”东垣辨内伤、外感,要旨在于阐明内伤发热不可误认作外感病证,并制补中益气等甘温之剂以治气虚发热。然而,外感亦有类似虚损者,即吴氏所谓“外损一症,即六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内科著作《不居集》中所蕴含的易学思想入手探析易学对中医的影响。吴澄据"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为其书命名,反映了其辨治虚损立论的主导思想;内损治疗中,治脾虚培补中宫、治血八法融八卦、辨识发热借卦象明显受到易学思想的影响;外损治疗中,易学思想体现在治风劳外损宜遄、暑症当分阴阳、酒伤也分阴阳等处。可以看出,易学与中医思想相辅相成,如能得到正确合理的应用可以为中医理法方药各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03-804
张介宾 ,字会卿 ,号景岳 ,是温补学派的著名代表医家 ,以其“阳非有余”的学术思想著称于世 ,“甘温有益寒无补”成为其用药的第一主张。温补学派医家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证治 ,而张介宾虚损证治的理论基础并非阳重于阴 ,而是真阴论。真阴论讨论了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五个论题 ,其中真阴之病为其理论核心。1 阳非有余论的侧重点在于阳的性质和功用张介宾在《内经》“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诀 ,精气乃绝”的阴阳理论指导下 ,提出了阴阳一体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清代虚劳专家吴澄所著的《不居集》进行探讨,从使用原则、所治病证、组方原则、解托补托二法对比4方面论述了吴澄解托、补托二法在外损证中的运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澄汇集历代名贤治虚劳精华,将虚损分为内损、外损,并详细论述了虚损四大症。他首创“外损致虚”学说,临证上立“解托”与“补托”二法;重视“脾土之阴”,进一步提出“理脾阴”法治虚损。另详论“人参”固护正气。吴氏充实和发展了前人关于虚损证的内涵,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中医名家蒲辅周先生(1888~1975),长于治急性病和疑难病,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机灵活泼,用药经验至为丰富。兹对其学术思想作进一步探讨,以光大先生之学术思想。漏误之处,恳祈补正! 痰证治则细腻引伸《圣济总录》云:“痰饮为病多端”;《医学入门》:“人知气血为病者多,而不知痰为病尤多”;《医门法律》说:“痰饮为病,十人居其七、八”;朱震亨甚至断言十病九痰。先生亦谓:“痰生百病”,不过与上述医家皆系言其“致病甚广”而已。先生将痰证条分缕析为:(一)痰饮,盖脾为生痰之源,宜苓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