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发展,血小板分析项目已趋多样化,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血小板是临床反映患者止血与血栓疾病的一种常用指标,也是MPV、PCT、PDW等指标可靠的基础。由于血小板易黏附、聚集以及破坏和仪器设计原理上的限制,使血小板计数出现偏差,计数结果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小板MPV PDW分析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量,当MPV PDW异常时做手工显微镜计数.结果:MPV PDW异常时(主要是增大时)仪器计数血小板与人工计数存在差异.结论:仪器计数血小板时,要结合MPV PDW 及血小板直方图判断其准确性,必要时做手工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ABBOTT公司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对19例HFRS患者各病期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进行测定;使用TYXN-91型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1 min聚集率(PAG1)5、min聚集率(PAG5)和最大聚集率(PAGM)。结果发热初期MPV和PDW增加、Plt和PCT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低血压休克期最为严重,之后回升,多尿期接近正常,恢复期基本正常。结论对HFRS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其消长规律,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3例AMI患者1周内的Pit、MPV、PDW,并与非梗死组作对照.结果 AMI组患者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it减少至第5-6天恢复正常.结论 AMI患者Plt、MPV、PDW均发生变化,MPV的增加是AMI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嗜碱性粒细胞比例(BAS%)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420例荨麻疹患者分为急性荨麻疹组311例,慢性荨麻疹组109例,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174例为对照组,用日本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三组的PLT、MPV、PCT、PDW、BAS%和BAS。[结果]1急性荨麻疹组和慢性荨麻疹组PLT、PCT值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MPV、PDW、BAS%和BAS值均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2急性荨麻疹组MPV、BAS值低于慢性荨麻疹组(P0.05),急性荨麻疹组和慢性荨麻疹组PLT、PCT、PDW和BA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MPV、BAS可作为评价荨麻疹活动度的参考指标,MPV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癌患者有关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贝克曼库尔特HM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02例肝癌患者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癌患者Plt、MPV、PCT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对评估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参数检测应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包括15例慢性肝病者(肝病组)、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再障组)、11例急性白血病者(白血病组)、2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紫癜组),同期选择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全部临床资料,其均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比较五组研究对象各指标如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病组、白血病组、再障组、紫癜组的PCT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紫癜组的MPV、PDW等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血病组、再障组的PDW与对照组比较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再障组的MPV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肝病组的PDW、MP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白血病组的MP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参数检测应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即能为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子痫前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96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57例,轻度子痫前期39例,同时随即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孕妇的基本资料,每组均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各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PLT、PCT在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依次升高;而PDW、MPV则依次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判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血小板参数与CHD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抗凝真空采血管(K3EDTA),清晨空腹、坐位抽取上肢静脉血2 m L,颠倒混匀并在2 h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小板4项参数的水平,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对照组的健康人群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CHD患者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CHD患者多数存在血脂升高;CHD组与对照组比较,MPV、PCT和PDW有显著性差异(P<0.05),PL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证候CHD患者PLT、MPV、PCT和PDW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PV、PDW、PCT血小板参数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表明血小板参数在不同中医证候的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情况。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3例AMI患者1周内的Plt、MPV、PDW,并与非梗死组作对照。结果AMI组患者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lt减少至第5—6天恢复正常。结论AMI患者Plt、MPV、PDW均发生变化,MPV的增加是AMI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血小板质和量的检测指标。为了探讨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对我院116例肝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测定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了181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12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8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101例健康成人的血小板功能的四项检测指标分别是: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值均显著降低,这项结果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提示临床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桑椹三仙胶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对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ITP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桑椹三仙胶治疗30例CITP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ITP患者PLT、PC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MPV、PDW、P-LCR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ITP患者PLT、PCT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后的MPV、PDW、P-LCR则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桑椹三仙胶能通过改善血小板参数发挥其疗效,为桑椹三仙胶用于治疗CITP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57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抗凝治疗前后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PLT、MPV、PDW进行对照研究.结果:NS组治疗前与治疗后PLT(P<0.05)有显著差异,MPV和PDW(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NS组治疗前与对照组PLT(P>0.05)无显著差异,MPV和PDW(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NS组治疗后与对照组PLT、MPV和PDW(P>0.05)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与血小板功能增强关系密切.结论:MPV和PDW的检测可作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变化和适时掌握血小板抗凝治疗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的变化,及其对早期判断ITP 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初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21 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访6 个月,区分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并就其第一次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ITP 初次治疗后PLT、PCT 上升,MPV 下降,PDW 治疗早期上升,后下降;cITP 初次治疗后部分患儿PLT、PCT 上升,MPV、PDW 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DW 在aITP 组中的变化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ITP 组中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 天,PLT、PCT、MPV、PDW 在aITP 和cITP 组中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第7 天,PDW 在aITP 和cITP 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 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判断ITP 预后,并及早给予适当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方法运用COULTER-GEN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AMI患者抗凝全血的血小板参数,同时以50名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MI组MPV、PDW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Plt计数比对照组偏低。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并观察其变化对于AMI的发生、发展与早期病情的了解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7,(2)
目的探讨白及非多糖组分(白及95%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水洗脱去除水溶性成分后再用80%乙醇洗脱的组分,BS-80EE)对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BS-80EE给大鼠灌胃后,对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血小板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BS-80EE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BS-80EE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CD62P的活化率;减少PLT、PCT值,对MPV、PDW没有明显作用;各剂量组血小板均伸出长长的伪足,并聚集成团;BS-80EE可使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刚性指数(ERI)及电泳指数(EEI)均增加,变形指数(EDI)降低,对红细胞压积、血沉无显著影响。结论 BS-80EE可通过促进血小板发生活化、形变、聚集,增加血液黏度而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妊高征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探讨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妊高征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PT、APTT、TT依次缩短,Fib含量逐渐升高,Plt、PCT明显减小,MPV、PDW增高。且与病情的轻重相平衡,提示妊高征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检测妊高征患者体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进行定期监测,对指导治疗及预防病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PLT、MPV、PCT、PDW等指标在临产孕妇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临产孕妇1915例(研究组)和健康非妊娠妇女200例(对照组),规范测定并记录其凝血指标及PLT、MPV、PCT、PDW水平。结果:研究组的PT、APTT、TT、Fib等凝血指标及PLT、PDW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产孕妇因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的变化而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在围产期密切关注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对防控异常出血及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CD- 170 0型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和纠正方法。方法 :采用 CD- 170 0型、CD- 160 0型血液分析仪行血小板计数 ,将≤ 70× 10 9/ L者与显微镜法进行比较。结果 :仪器法血小板直方图分布在 2 0 fl以内 ,有明显的主峰者 ,仪器法与显微镜法血小板计数大致相符 (P>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 ;直方图有多峰出现 ,分布低而宽者 ,两法血小板计数结果悬殊较大 (P<0 .0 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当仪器检测血小板计数≤ 70× 10 9/ L ,且直方图异常者 ,务必引起重视 ,以显微镜法复检始能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