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正华  朱志 《新中医》2018,50(7):236-237
正笔者在临床上常以温阳补气法治疗沉疴痼疾,每每收到良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窦性心动过缓刘某,男,36岁,因心悸胸闷半年于2016年7月10日初诊。诊见:心悸胸闷常于活动后加重,伴头昏、乏力、时有耳鸣,面色不华,口唇淡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细缓无力。血压(BP)100/65 mm Hg,心率54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气虚,胸阳不振。治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0年起采用单灸膻中穴治疗心动过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来源于我院就诊患者,男47例,女16例;年龄33~67岁,平均(46.0±3.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2.89±3.46)个月;窦性心动过缓伴间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2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早18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3例.  相似文献   

3.
易某,男,75岁.于2011年7月26日就诊.主诉:右上肢震颤20余年.患者症状渐进性加重,逐渐扩展到对侧.曾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并未系统服药,曾进行针灸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停止针刺后加重.此次就诊,主要症状为:双上肢意向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右侧较重,不能书写,指鼻不稳,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正常,眠欠安,舌淡,苔白,脉虚弦迟( ECG示窦性心动过缓,P:55次/min).既往乙型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颅脑未见异常.脉证合参,证属肝肾亏虚.  相似文献   

4.
约有40%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平时心率缓慢,但可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1].此时,患者如有基础心脏病,则可诱发或加重心衰.用西药控制室上速,可能会对心肌起搏及传导产生抑制,不仅加重心动过缓,甚至有引起心脏停搏的危险,故在未装起搏器前忌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病窦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文瑞治疗心动过缓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动过缓临床常继发于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缓慢型)等疾病.卫生部北京医院李文瑞老师临证擅于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心动过缓,现举案例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补骨脂治疗心动过缓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动过缓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原因较多.笔者采用中医辨证,重用中药补骨脂治疗心动过缓取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治疗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8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本组均以心悸、胸闷、周身乏力而来诊.查: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缓.心率均<60次/分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间歇性Ⅰ度房室传导沮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Ⅰ度房室传滞4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早2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不完全患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  相似文献   

7.
病窦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为基本类型.初期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伴各种心律失常,严重的可发生心、脑、肾等供血不足症状,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和猝死.笔者2000-2008年运用参附汤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治窦性心动过缓患者70例,自拟温心复脉汤治疗2月.结果 显效37例,占52.85%;有效31例,占44.28%;无效2例,占2.85%;总有效率为97.15%.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可靠、服药方便.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治疗心动过缓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2年,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心动过缓40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金某,男,79岁。心悸,胸闷23年,曾在某院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冠心房颤。近两日胸中憋闷、隐痛,心慌加重,头昏乏力,短气,动则加剧,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迟散。体查:心率34次,呈房颤律。血压130/70。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交界心律,  相似文献   

11.
周××男70岁,农民。初诊日期1983年12月7日。患者冠心病十年余,近二年加重,常住××医院治疗。因出院四天后,心悸,胸痛,喘促,浮肿重复加重,于12月2日以冠心病合并Ⅲ°心衰收住院。经给予强心,止痛、止喘,利尿、抗感染,输液,吸氧等治疗,仍呼吸困难,阵发性烦躁,神志差,答非所问。心率57次/分钟,心音低钝。心电图:窦性心率,心动过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双肺呼吸音弱。肝大  相似文献   

12.
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动过缓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有症状者,临床上老年人的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常见病因首推冠心病。笔者近2年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人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仇军 《北京中医药》2012,31(12):921-922
目的 观察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组43例与阿托品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将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作观察指标.结果 2种药物对窦性心动过缓均有疗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阿托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81%,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方法在提高心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非器质性窦性心动过缓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参和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笔者于2004年6月~2006年12月运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窦性心动过缓23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9岁,农民,因胸闷气短伴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未见好转,因疼痛、呼吸困难加重3 h来我院.刻诊:胸痛持续,伴有大汗,持续性干咳,无明显放射性痛.近2周无明显感冒症状.查体:T 37.2℃,BP 130/80 mmHg(1mmHg=0.133 kPa),R 26次/min,P 115次./min,口唇略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下野可闻及于啰音,心音低钝,胸痛卧位时加重,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率115次/min.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X线胸片提示可见少许胸腔积液.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多导联ST-T抬高0.1 mV.  相似文献   

16.
<正> 病例1 患者刘××,男,53岁,干部.冠心病史近八年,经常头昏、胸闷、失眠.1979年突然昏倒一次,当时神志不清,脉搏40-45次/分.经某医院诊断:心率失常,Ⅱ°房室传导阻滞.曾用强的松、葡萄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治疗后好转.以后一直神疲乏力,夜卧不宁,近因感冒发烧后病情加重,心前区憋闷、心慌、气短,脉搏又减慢至40-45次/分,律不齐,心跳四、五次即有一次停搏.查心电图不正常;窦性心动过缓,Ⅱ°房室传导阻滞.故于1981年10月5日来我院中医科门诊治疗.其证胸闷、气短、心慌、神疲、舌胖淡,苔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人参、麦冬、五味子、桑寄生等)对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动态心电图长期、反复检查均为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4周后均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交叉口服安慰剂和参松养心胶囊4周.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率及心律变异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改善、心率升高,而且SDNN、SDANN、SDANNindex、RMSSD、PNN50及HF值降低,LF及LF/HF值升高,较治疗前或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能存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破坏,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和相对提高交感神经张力来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并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2月~2000年12月,我科自拟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窦性心动过缓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此心律失常尚缺乏理想的药物,且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服用.为了探讨中医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笔者2009-03~2011-03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心动过缓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年来,我科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为主治疗心动过缓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18岁;其中40岁以上者42例,40岁以下者16例;住院治疗38例,门诊治疗20例.临床均具有心悸、怔忡、头昏、乏力,部分兼有呼吸困难,失眠多梦等症状.HR<60次/min,ECG提示:窦性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