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郑勤  李静  黄咏梅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813-1814
目的 总结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过敏性皮炎有效性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80例中重度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湿敷)和对照组(中药湿敷),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前、中、后加强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显著,治疗前后加强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皮肤病在临床上较多见,我院就诊患者中皮肤病也占一定比例,常见的有牛皮癣、湿疹、体癣、过敏性皮炎等。近几年临床实践采用中药外洗为主治疗牛皮癣等皮肤病31例,收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煜彬  窦德强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4):2765-2773
中药注射剂由于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危急重症领域。近年来随着其临床不良反应报道的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其中急性过敏反应为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急性过敏包括I型过敏和类过敏,其中后者占77%以上,为中药注射剂的主要不良反应,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注射剂包括鱼腥草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等导致严重的类过敏反应的发生。但是国内外对类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均未建立评价中药致敏原的类过敏标准动物模型,有关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技术指导原则尚未制定,相关机制及类过敏成分尚不明确,相关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该文主要从类过敏反应机制、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3方面对中药注射剂类过敏进行综述。类过敏反应机制主要包括直接刺激途径、补体途径、凝血途径、激肽释放酶-激肽途径和急性过敏途径共5条途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整体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综述评价指标主要分析了类过敏发生途径的特征指标及类过敏发生后效应物质指标。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口服类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注射液、粉针剂)较之汤剂在临床使用中有较好的依从性。中成药在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主要是过敏反应。临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若能解决过敏问题,中药注射剂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剂受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打破了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成因:内在因素-中药材来源、产地、采收季节、加工炮制方法;临床因素-不同药物之间配伍不当;患者因素-个体差异、遗传基因、免疫系统、过敏体质、老人、婴儿、经期妇女、孕妇,生理状态不同。特点:发生部位相对集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局部刺激,全身性损害为主;个体差异,可涉及多个器官及系统,免疫系统能力、体质差更容易产生;原材料质量成分密切相关。对策:稳定质量、注意配伍及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及特殊过敏体质、采取监护和应急措施、正确认识不良反应、建立监测机制。并非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就是假药劣药,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同时不能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就否定中药注射剂疗效,应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动物类中药注射剂是中药注射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选取药效显著,副作用少的动物类材料,通过现代工艺制成了包括清热解毒类、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等多种药效可靠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中药注射剂。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质量标准待完善,及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等情况,使得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中药。动物类中药含有丰富的蛋白和脂肪,而异种蛋白是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主要致敏源。目前关于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导致皮肤及黏膜和全身各系统的过敏样反应,并且首次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较常见。动物类注射剂发生过敏样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以及诱发过敏或类过敏反应的动物中药注射剂中的相关物质成分目前没有相关明确报道。该文就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过敏、类过敏研究,血管刺激性检测,热原检测,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联合用药研究等做一综述,为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完善,进行深入安全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过敏性皮炎是接触过敏原后皮肤出现引起以皮肤瘙痒、荨麻疹、斑丘疹及不同程度渗出为特点的皮肤疾病。本病与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复发率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深感烦恼。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与针刺结合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双黄连系由中药金银花、黄条、连翘提取有效成份制成供静脉滴注的无菌粉末。具有抗感染作用,常用于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病毒及细菌感染性疾病,我院门诊观察室遇到1例静脉滴注双黄连致过敏,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8岁,因咳嗽、脓痰、咽喉疼痛、流涕。全身不适等来院,检查:体温38.st,咽喉红肿,经门诊治疗两天未见好转,于1994年2月8日收入门诊观察室治疗。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500ml加注射用双黄连3g(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批号:930355),静脉滴注,约20min患者出现口唇肿胀,发麻,面部和…  相似文献   

9.
赵玉斌  肖颖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382-1385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相关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体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清开灵注射液过敏组(病例组)20例和清开灵注射液非过敏组(对照组)60例),分析各项免疫学指标IgE,IgG,IL-2,IL-4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前后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组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2,IL-4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用药前后血清中各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人体过敏反应可能为Ⅰ型过敏反应为主,IgE,IgG,IL-2,IL-4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赵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4,(13):111-112
目的:对过敏性皮肤病的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我院2010年-2013年就诊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68例,所有病例包括了胸部、背部、颈部以及四肢等部位的过敏、面部慢性过敏、躯干及四肢慢性过敏以及接触和吸入性过敏,通过针灸、火针和中药合用的方法对其实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所有16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有16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高达96.4%。同时,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在半年之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效果十分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肖颖  赵玉斌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799-2802
双黄连注射液中致敏原的筛查是目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回顾了双黄连注射液中致敏原的筛查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提出了利用RBL-2H3细胞模型对双黄连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致敏原进行个体化筛选的原理、具体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12.
程乾  衣华强 《中国针灸》2023,(8):963-964
<正>患者,女,78岁。初诊日期:2022年2月25日。主诉:慢性腹泻40余年,加重2周。现病史:40年前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稍感寒则发病或加重,并对多种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花粉、海鲜类过敏。2010年曾因持续性腹泻、多发性过敏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成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予中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即时疗效可,后因口服中药出现胃肠反应而停服。病情反复发作,自行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结核病治疗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预防对策.方法: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抗结核治疗中的运用日苴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中药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及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及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调查,对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安全使用。结论: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加强用药监护,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外合治遗传过敏性皮炎18例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330200)万顺泉主题词皮炎/中药疗法过敏症/中药疗法遗传过敏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具有慢性反复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十分棘手。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8例,获得一定...  相似文献   

16.
张旭东  张钢 《河北中医》1995,17(3):30-31
浅谈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体会张旭东,张彬,赵秀全,赵春合(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71)张钢(邯郸市中心医院)张壮(邯郸市医药站)中药是天然的植物、矿物及动物全身或部分脏器,所谓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用途以外的毒性作用、副作用、过敏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观察中药脱敏清水丸对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血清中总IgE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皮损的消退变化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中总IgE测定指标改变的关系,认识中医中药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优势与机理。方法:本课题研究的60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3月~2009年12月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美容科就诊的典型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脱敏清水丸,日两次,每次6g,对照组30例,口服扑尔敏,日三次,每次40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颜面皮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3.3%,对照组总有效率是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79,P<0.025),说明治疗组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脱敏清水丸具有凉血清热,祛风解毒的作用,比使用西药治疗效果更显著,无毒副作用,在控制复发方面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8.
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3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腥草注射液为临床常用无明显毒付作用的中药制剂之一,笔者通过4年2530例患者临床使用观察并就其中30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儿童、老人及过敏体质者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观察,足够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穿琥宁和炎琥宁都是用传统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的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钾酐反应所得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盐制成的针剂。两个品种在体内代谢的有效成分相同、适应症相同、给药途径相同,也存在类似的安全性问题。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用药剂量及用药浓度等影响,在临床上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用药注意,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黄连粉针剂作为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中药新型制剂,随着其广泛应用,近年来也发现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消化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