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脾虚证胃病患者88例经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等检测,发现胃粘膜cAMP、SOD含量、线粒体及其嵴的数量、线粒体室腔内径比值和Zn、Cu含量减少,其趋势是随健康对照组、脾气虚证组、脾虚气滞证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完全性、不完全性小肠型肠化生组、完全性、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组的顺序递减,P<0.05~0.001。线粒体退变率、Cu/Zn比值、胃粘膜肠化生率、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率和血清LPO则随以上顺序递增,P<0.05~0.001。提示线粒体退变及其相关因素量变的综合作用,是引起脾虚证、胃粘膜肠化生和癌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脾虚气滞证胃病的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2.
有些胃病是可能引起癌变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随时进行检查,以防不测。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恶变为胃癌的约为2%~10%。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除有浅表性炎症外,胃粘膜腺体出现肠腺样化生。临床胃癌切除标本的研究发现,在胃癌周围的组织往往伴有胃腺体肠腺化生。流行病学调查也证明,胃癌的发生确实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腺化生有关。故而,慢性胃炎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接  相似文献   

3.
脾虚证胃病患者88例经透射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组织化学染色和放射免疫等检测,发现胃粘膜cAMP、SOD含量、线粒体及其嵴的数量、线粒体室腔内径比值和Zn、Cu含量减少,其趋势是随健康对照组、脾气虚证组、脾虚气滞证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完全性、不完全性小肠型肠化生组、完全性、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组的顺序递减,P〈0.05 ̄0.001。线粒体退变率、Cu/Zn比值、胃  相似文献   

4.
慢性(活动性)胃炎。依据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组织改变分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不同命名,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为主要证型论治。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组织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rlotti HP)以来,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性胃溃疡及癌前病变的形成,胃癌的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简称"肠化生",是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出现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本病常见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目前公认的胃癌发生模式为: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肠型胃癌.因此,及早识别并控制肠上皮化生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笔者采用自拟消溃异功散治疗肠上皮化生35例,疗效尚可.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胃粘膜厚度变化观察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附40例疗效分析730000甘肃省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子理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人随访其癌变率为3—5%,伴异型增生者癌变率为7%,同时伴肠化者为8.21%[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联合检测在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胃镜检查的胃病患者60例都检测血清PG Ⅰ、PG Ⅱ抗体含量。结果:胃溃疡病患者血清PG Ⅰ中位值明显高于其它三组,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胃溃疡病患者血清PG Ⅱ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PG Ⅰ/PG Ⅱ比值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病组。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反映胃黏膜变化,可作为胃癌高发区有症状慢性胃病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重要筛查指标,同时也可应用于胃溃疡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入开展中医药研究,致与胃粘膜的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胃癌癌前病变的根源,笔者20年的临床研究和药剂中药制剂的有关人损近五年时间的共同临床实践得出最主要是由于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腺异型增生下称ATP)。一般认为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属于胃癌的前期病变,即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步骤癌变过程,国外有许多报道追踪是由于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而致胃癌发生率可高达9~11%,因此我们对于生胃炎伴有ATP的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把胃粘膜研究作为胃癌癌前病变的重点。目前西医对本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自拟“肝胃止痛胶囊”为纯中药制剂,在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直至消失。萎缩性胃炎病变多位于胃窦部,除有浅表性胃炎的病变外,还有腺体萎缩、数目减少,粘膜肌常见增厚。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常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即肠化。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Lauren的分类,将胃癌分为两型:肠型和弥漫型。最常发生的是肠型胃癌,它的发生常要经历癌前病变的系列过程,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化和胃粘膜的异型增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已经认识到由正常胃粘膜细胞一癌前病变细胞一癌细胞的演变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结果.主要涉及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丢失或突变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活血化瘀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壁屏障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与胃癌关系密切。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之一,若CAG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中、重度不完全结肠肠化,则视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可达1.8%~5.4%。 中医治疗CAG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活血化瘀是其基本治则之一。但是目前对其作用机理的分析尚欠深入。从活血化瘀本身的作用特点分析,笔者认为,其对胃壁屏障的影响很值得研究。本文试从以下方面作些分析。 1CAG与胃壁屏障 胃壁屏障包括胃粘液屏障和胃粘膜屏障两部分(1)。前者主要由糖蛋白和磷脂组成,呈凝胶状,…  相似文献   

12.
自拟治萎化异汤治疗胃癌前病变56例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一院蔡慎初(325000)关键词:治萎化异汤,胃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浅表性胃炎(简称CSG)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CAG易发生肠化生(简称IM)和不典型增生(简...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小武 《北京中医》1999,18(1):56-5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中医“胃痞”范畴。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癌发展以减少胃癌...  相似文献   

14.
除萎平异汤与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萎平异汤与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50007)吴和木陈建伟倪如雄主题词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除萎平异汤/治疗应用胃粘膜/药物作用为了寻求一个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其伴随的肠化、异型增生更有效的方剂,我们...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人类胃癌研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异型上皮增生(ATP),被认为易发生胃癌而称为癌前病变。而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率在我国也较高。本文采用M...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直至消失.萎缩性胃炎病变多位于胃窦部,除有浅表性胃炎的病变外,还有腺体萎缩、数目减少,粘膜肌常见增厚.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常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即肠化.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论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仙 《河北中医》2001,23(5):351-352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 ,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难治病之一。CAG特别是CAG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常增生者 ,胃癌发生率高达9%~ 10 %。因此 ,CAG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 ,从正常胃黏膜经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肠型胃癌是胃黏膜多步骤癌变的发展过程。目前运用中医药治疗CAG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中医药已从单纯的整体辨证阶段发展为整体辨证结合胃镜像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微观辨证辨病的阶段 ,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CAG的病因病机 ,完善了治疗CAG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再探“脾开窍于口”──269例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伴发口腔扁平苔癣临床分析安徽231300安徽省舒城县医院左家明,曹俭主题词胃炎,萎缩性/诊断,脾(中医)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病理学上两者...  相似文献   

19.
蜥蜴治疗胃黏膜病变临床新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应用晰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腺体增生肠化、胃息肉、胃癌入手,探讨其治疗胃黏膜病变应用价值。观察结果说明,应用晰蜴治疗胃黏膜病变疗效好,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胃癌前期病变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目前认为其发生与环境、遗传、免疫、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精神等因素有关。近年 ,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肠型)的发病模式已得到一致认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完全性结肠型化生或中、重度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期病变。因此 ,对逆转胃癌前期病变发展的研究已成为胃癌二级预防的一个重要课题。西医对胃癌前期病变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密切随访 ,以早期发现变化 ,及时进行治疗 ,一旦伴有重度异型增生考虑外科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