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洋  魏玮  史海霞 《中医杂志》2016,(5):446-447,450
辛开苦降法是指辛味药与苦味药并用,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寒热平调的作用,是治疗脾胃升降失常而致寒热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广泛用于多种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从辛开苦降法的学术源流、治疗脾胃病的立法依据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明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潇 《河南中医》2016,(1):32-34
李永成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的药对主要分为五类,同类相须:砂仁与白豆蔻,陈皮与青皮,黄连与马齿苋,五灵脂与炒蒲黄,黄连与蒲公英,麦冬与天花粉;异类相使:枳实与厚朴,海螵蛸与浙贝母或煅瓦楞子,陈皮与竹茹,半夏与生姜;寒热并用:干姜与黄连,黄连与吴茱萸,半夏与竹茹;升降同调:桔梗与枳壳,大黄与升麻;补泻兼施:白术与鸡内金,白术与泽泻。  相似文献   

3.
<正>辛开苦降法又称"苦辛通降"、"寒温并用"法,是基于药物的四气五味,将辛温与苦寒药性截然相反的药物相合配伍,用以宣通降泄、调畅气机、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常用于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痰淤湿热交阻之证。周天寒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擅长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于脾胃病的治疗,由于脾与胃之间存在阴阳、寒热、升降、虚实、燥润多方面属性及功能差异,因而在治疗之时更宜虚实兼顾、寒热适宜、升降并调、刚柔相济,此即是"治中焦如衡"。临床中,脾胃病常常存在寒热并存,虚实兼夹,肝郁脾虚等复杂证候,本文介绍王乐平教授治疗过程中运用"治中焦如衡"的理论,虚实兼顾,寒热并用,疏肝健脾,升降相因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理萍 《河南中医》2010,30(11):1052-1053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寒热错杂,脾胃气机升降不利。用治妊娠恶阻、妊娠呃逆、妊娠泄泻、子烦等病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6.
从脾胃升降在整体气机运动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论述了脾胃升降正常与否,关系到各脏器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心、肝、肺、肾之病因气机失调者,可以通过升降脾胃来进行调治,升降脾胃重在调理和升降,调理者注意寒热并用,润燥兼施和补泻有度.升降者注意升清勿要太过,降浊勿要戕中,使其升降相宣,才能纳化有序.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毓麟  张照兰 《光明中医》2009,24(3):421-422
导师张照兰主任医师业医20余载,学验俱丰,于脾胃疾患颇有心得。今撷脾胃病证二三,以飨读者。1痞满导师指出,痞证乃因脾胃本虚,斡旋气机升降之力弱,而气滞湿阻,郁而化热,寒热互结中焦而成。邪蕴中焦,胃失和降,“浊气在上,则生(麒)胀”;脾不升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上下阴阳不能交通则见上热下寒。痞虽无形,却虚实兼夹,寒热错杂,医者临证之时,尤须慎重,  相似文献   

8.
(二) 脾(胃)病的治疗 1.健脾:即健旺脾胃功能而言,健脾亦称为助脾。 (1) 具脾气虚亦即脾运化功能减退症征者,一般均可用健脾法作治疗,有下列情况者,更是适应症:发病缓,疗程长,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逐步恢复者;急性病恢复期,特别是急性吐泻后,需要调理脾胃者;妇女妊娠中出现脾胃症状或浮肿者。 (2) 常用药物如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生姜等,常用方如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  相似文献   

9.
和法是祖国医学主要治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和完善首推《伤寒论》。和法是调节阴阳平衡、脏腑气机、气血胜衰的一种治法,他的治疗特点是寒热并用、正邪兼顾、升降相配。脾胃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其生理和病理特性有其独特性,病理因素主要是"脾虚、湿阻、气滞",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肝胃不和、肝脾不和以及胆胃不和"四个方面,疾病特点多为升降失调、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法在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时能起到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正邪兼顾、升降并枢的独特作用,因此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有临床广泛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邱健主任临床以治疗脾胃病见长,尤善运用半夏泻心汤经方化裁治疗脾胃病。在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脾胃病的辨证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患者寒热虚实侧重及兼夹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化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常用基础方,使之方证相符,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说,创立了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其证治主证表现在寒热两个方面,寒者中气下陷,表现为气短、神疲肢冷、嗜睡、大便泄泻等真寒之证;热者表现为头痛面热、胃中热、脉大等假热之象,此与外感阳明病之日哺发热似同而实异。方由黄茂、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其中黄茂、白术、人参、炙甘草大补脾胃元气,当归补血润肠,陈皮健脾理气降胃中浊气,升麻、柴胡升脾之清气,脾气健旺,有升有降,脾胃升降功能得以调和矣。放本方有调理脾胃、益气助阳之功,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相似文献   

12.
对相反相成类药对在脾胃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组方用药理论,分析了脾胃病证中相反相成药对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必要性,并归纳、总结了脾胃病中常用的寒热并用、消补兼施、升降同用、润燥合伍、通涩合剂等常用的相反相成药对配伍情况。  相似文献   

13.
辛开苦降法,系张仲景宗<内经>升降相因说而首创,系以辛开苦降为法开结散痞,降阳和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此法代表方剂为<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笔者临床凡遇因脾胃虚弱,客邪乘虚而入,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用此法,多有效验,现略举数案.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临证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此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仲景原为少阳证误下,损伤脾胃之气,少阳邪热内陷,寒热错杂之邪干犯于中焦,以致脾胃升降失司,气机痞塞,出现“但满而不痛”、“呕而肠哕,心下痞”等证而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出现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者,用此方治疗,往往疗效颇佳,现举数例为下。  相似文献   

15.
陈赐慧 《北京中医药》2012,31(6):418-420
花宝金教授论治肿瘤,尤重脾胃。其临证以脾胃为核心,认为脾胃在生理、病理及治疗上均处于重要地位,"得脾胃者得中央,得中央者得天下"。治疗从调整气机入手,以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气机、肃肺通腑为主。并且非常注重脾胃之间的微妙关系,认为调理脾胃时宜调为主,不宜蛮补,健脾常辅以醒脾化湿之品,主张升降同施,寒热并调,擅用对药,"以和为期"。处方常以经方化裁,以经典为指导,常用小半夏汤、旋复代赭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根据辨证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方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致邪结心下,变为痞证而设。方由黄连、黄芩、干姜、半夏、人参、大枣、甘草组成。主治心下痞,按之濡,以不痛为特征。及《金匮要略》17条,呕吐之寒热错杂:"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临床证见:上有呕吐,下有肠鸣,中有痞阻因寒热结于中焦,升降失调所致。半夏泻心汤根据临床应用具有和胃降逆、开结消痞之功,广而言之还能够清热化湿、燥湿化痰、调和寒热、和胃补虚、开结理气。临床广泛用于寒热中阻、湿热壅滞、脾胃虚弱、寒热交错所致的各种病证,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属于癌前病变,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刘华一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形成机制,提出“因滞致虚,因虚夹瘀”的理论,并力倡“脾胃气血升降论”,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成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寒热错杂、湿热蕴阻四个证型,并提出调畅升降、泻实补虚以及补血活血、通络祛瘀的基本治疗,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及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应用和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玉文  林旭龙  宋晓欣  陈婕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46-1248
脾胃病以慢性疾病多见,由于脾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纳运相助的生理特性,易形成寒热错杂、虚实相兼、升降失和、润燥不调的病证,和法的应用尤为适合,临床具体应用可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平调寒热、和调虚实、升降并枢、分消走泄等治法。  相似文献   

19.
朱丹薇 《河南中医》2014,(12):2504-250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基本病机为肝郁犯胃、脾胃升降失常。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分别选用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柴胡疏肝散、连朴饮、理中丸、半夏泻心汤为主方予以治疗。该病常用治法有疏肝理气法,健脾和胃法,辛开苦降法,健脾燥湿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张洪义教授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经验。胃肠疾病的病机繁多复杂,虚中有实,寒热错杂;张师治疗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升降并施,脾胃同治;(2)重视调肝,以济中州;(3)活血清热,治疗脾胃;并介绍其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