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将中药学范畴目前常用术语按照标准化分类体系的要求建立概念分类体系。方法:以《国家标准》的中药学学科分类为基础,并重点参考《中药学》教材、《中华本草》以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等的知识或术语分类而建立。其中分类体系的一级分类,首先将上述4种文献的分类予以合并(重复的合为1类),然后删除与其他相关学科(如药学、植物学、分析化学、方剂学等)交叉的类别,最后删除上述4种文献载录而目前中药学科缺少常用特有术语的类别,同时结合中药学概念体系的结构分析而确定;对于二级及其以下的分类,主要以中药学知识概念分类为主确定。结果:建立了包括一般概念、中药采集、中药贮藏、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性能、中药功效、中药配伍、用药禁忌、中药用法、中药药名等11类一级分类和若干二级及其以下分类的中药学名称术语的分类体系。结论:以中药学学科分类与中药学知识概念或术语分类相结合,建立目前中药学常用术语的概念分类体系是一个新的尝试,对于相关标准化项目分类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药领域大量内容丰富、异质异构数据为领域信息交换与共享带来困难。建立基于语义表达的中药数据模型,一方面,能在语义层面上提供知识共享与重用;另一方面,能促进数据资源的集成、交换和应用的互操作。方法:采用本体与底层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现有本体中国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TCMLS),参照已有概念数据模型,结合基于基础数据进行概念抽取构建中药概念数据模型。结果:基于中医药一体化数据模型(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Model,TCMIM)框架,分析目前中药领域数据资源,抽取中药及相关业务领域概念,构建中药概念数据模型框架。结论:运用本体与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在概念层面建立中药数据模型,在数据层面有利于数据建模的准确性,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与交换;在语义层面上有利于丰富补充领域本体。  相似文献   

3.
正赵军宁,男,1964年10月出生。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药药理与转化医学、广义中药学及大健康产业、分子版治未病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等。主编《中药毒性理论与安全性评价》《转化中医学——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转化思路与方法》《广义中药学导论——中药大品种与大健康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药文化》(原《医古文知识》),1984年创刊,双月刊。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学术期刊,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多元视角,融通古今,放眼世界,快速传递中医药人文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核心专栏包括"丝路医药""医疗社会文化史""人文探究""文化广角""文献研究""海外中医"等,并长期聚焦中医药学术热点,旨在整合国际国内学术资源,积极引领中医药文化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3月28日讯:《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3月23日出版并发布,全球中医药和各国传统医药将由此进入"互联网+"发展新阶段。《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以17位阿拉伯数字,分类表达中药的品种来源、药用部位、品种类别及其规格、炮制方法等特定编码技术分类及其含义,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国际编码、中国编码规则、药品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培养强化中医药思维能力为导向,重构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指出在中药学教学中可利用课前、课中、课下及线上网络平台延伸教学时间、空间;可采用"中药文化""研读本草""中医药热点追踪""走近名家""临证模拟"等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热爱及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感悟,还能有计划地培养、激活、强化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护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本版《中药学》教材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  相似文献   

8.
<正>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学其他学科的桥梁。现行全日制本科教材(《中药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陈蔚文主编)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相似文献   

9.
杨扬 《西部中医药》1993,6(3):41-41
自《本草纲目》问世以来,中药学虽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和发展,但就基本理论来说,却无显著的变化。现今中医药院校的《中药学》教材有些内容不甚妥当,笔者在教学中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中药”的基本概念,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 中药的正确含义与范围中国的药不仅包括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药物,还包括其他医药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维药及民间草药。自古以来,中药学叫本草学,是取“药物以草为本”之意。当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为与西药区别,又将“本草”称作“中药”。曾经从海外引进过上百种药物,最初多是以香料输入的,后来发现了药用价值,就纳入中药学宝库之中,并沿用至今。现今全国中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说:“中药是在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本体的方式实现中医哮喘领域的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推理。方法:通过对中医文献中"哮喘"相关知识的提取,基于斯坦福大学的七步法构建了"哮喘"的疾病本体,实现了哮喘相关知识的领域建模,建立了部分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约束及公理。结果:中医哮喘领域本体构建完成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以及简单的推理。共有类120个,实例425个,对象属性18个,其中反向属性6个,数值属性2个,等价类公理1个,子类公理138个,基本实现了对哮喘领域知识的语义化表达。结论:本体的构建在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未来知识库的语义检索、数据挖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医""中药""中医药"存在多种译法。由于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基础核心术语内涵也反映了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涵盖中医药新学术理念。怎样在翻译中医基础核心术语时既保持中医药传统理念,同时又反映中医药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关系到中医药的发展,也是中医英译的重要命题。故通过对"中医""中药""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的语义辨析,研究其英译,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提出概念细化的翻译原则,以期对中医基础核心术语新内涵的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使用领域本体建模方法,以Protégé4.3为建模工具,借鉴《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建模方法,构建符合中医康复学理论的运动功能中医概念模型框架,包括5个一级类目和18个二级类目。通过构建中医康复学领域下的运动功能中医概念模型框架,实现运动功能中医概念术语的规范、管理和利用,为下一步运动功能中医概念模型的完成和康复医学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1月14日讯:近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中医药领域,目录新增鼓励"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与生产,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与生产""中药高效提取设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方法是本科中药学类专业的办学核心任务,是体现中药学人才的"核心特质"要素。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四个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结合我校中药学办学经验并提出解决途径,以及如何在"中医药的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保持好中药学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主要依据,一本好的教材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院校的骨干学科[1]。我校自2002年以来一直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学》教材,目前使用的是"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第3版)。此教材在秉承前序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在编写内容、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临床实用角度对中医临床术语系统(TCMCTS)v2.0"中药饮片"类概念及关系设定进行整理,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系统总的修订原则,参照《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药学》及TCMCTSv1.0"中药"类概念和TCMCTSv2.0"中成药"类概念,对TCMCTSv2.0中药饮片类概念选取原则、方法及关系设定进行探讨研究,阐述中药饮片的描述性定义、逻辑性定义及以中药饮片类概念为源概念发出的主要关系设定等问题。结果 TCMCTSv2.0目前筛选出中药饮片类正式概念2078个,相关术语8082个,设定主要关系类型7个,共形成具体语义关系31 370条。结论本研究筛选的TCMCTSv2.0中药饮片类概念根据权威标准规范处理,关系设定基于SNOMED逻辑定义思路,可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  田栓磊  金华  于虹 《中医教育》2010,29(5):41-42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课程是重点介绍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用的一门中医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中医类专业学生而言,临床中药学上承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下接方剂学及临床各科,是培养中医理、法、方、药辨证思维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中药专业学生而言,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各分支知识学习的临床理论指南课。  相似文献   

18.
“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方法:笔者在总结多年中医药理论学习与中药学科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大量业内人士中医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采用对比分析和总结及提炼的方法,愚述己见并与广大学者共勉。结果:一是传统中医药面临危机。近百年来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缓慢,导致国内个别学者误称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中医药学是"伪科学",甚者有"取缔中医药"的言论。二是中医药是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且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然学科。"八纲辨证"和"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中药的临床治病多样性和多靶性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即多分子效应机制。由此认为中药是由诸多具有特定骨架(即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研究和分析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其机制和规律是分子中药学的科学内涵。三是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基础。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关键是中医治病原理的现代化。现代中医临床证治实践的知情权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中药疗疾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将从研究分子中药学入手。结论: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然,分子中药、方证组方和物效基础等研究将成为未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子中药新药极有可能是将来中药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9.
对中药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并在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新的中药学类专业布局的基础上,对中药学专业的定位与人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进行论述。提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中医药思维与科学思维培养并重"和"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基本原则,要深化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构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开展中药高等教育的研究,积极落实《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每一学科都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正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石。本草、本草学、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就是中药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对“中药学”的解释为近代中药学科的通称,中国药学古称“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本草”或“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这样的解释令人难以满意。下面是笔者对这几个概念的检索(见表1)和探讨,请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