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导引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冬青 《中国针灸》2004,24(5):350-350
治法:主穴取恩聋穴(位于耳后,平瘛脉穴,将耳郭轻提起,沿耳轮脚沟下缘凹陷中45度斜刺0.7~1寸)、耳门透听会(张口取穴,斜下60度向听会透刺1~1.5寸).以上两穴均取患侧,使针感达到耳中为宜,行平补平泻手法(快速均匀的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配穴均取双侧,肝胆火旺者取中渚、风市穴,行捻转泻法;肝肾阴虚者取肾俞、太溪穴,行捻转补法.留针25分钟.治疗期间行导引法以辅助治疗,即嘱患者每日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以疏通经气,改善症状.针刺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循阴经取患侧穴位透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均辅以康复锻炼。对照组30例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透刺循阴经取患侧,太冲下穴为主,下肢配三阴交、阴陵泉,上肢配鱼际、内关、尺泽(或少海);太冲下穴位于足厥阴肝经行间至太冲连线中点上,28号2.5~3寸毫针与皮肤成150-300角,斜刺穿过涌泉直达足心;三阴交上透蠡沟,再下透内踝,最后直透悬钟;阴陵泉,边搓摇边直透阳陵泉;鱼际平透劳宫或从合谷上刺入,直透劳宮底再达后溪(意取劳宫但不直刺劳宫以减少疼痛);内关,边提插边透外关,针尺泽(或少海),要一针三穴即尺泽、曲泽、海(或少海、曲泽、尺泽),平补平泻;面瘫以针后听会为主,辅以地仓透颊车,假性球麻痹者针双后听会、双太冲下,留针30min/次;失语配上廉泉,直刺1~1.5寸不提插,不留针,均以隔日1次。连续治疗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阴经取患侧穴位透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大脑脚底综合征43例临档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穴:后溪、液门、间合(三间与合谷连线的中点。均新病用提插捻转强刺激泻法,使针感沿手臂外侧向上循行;久病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再针阿是穴(面肌痉挛的中点。轻刺激,小角度捻转,以出针后少量出血为佳。均患侧)。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1次。起针后,医者用大鱼际轻揉面部3分部;于太阳、四白、下关、迎香、地仓、颊车等患侧于息处施震法,以局部湿热为度。  相似文献   

4.
治法(一): 取穴:鸠尾,在腹中线上,脐上7寸。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3~4寸毫针快速直刺进针,进针向膻中方向透刺,行中强刺激,捻转3~6分钟,勿提插,留针15分钟。治法(二): 取穴: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之压痛点最明显处。刺法:取右侧胆囊穴,用毫针刺入2~3寸,采用强刺激手法,针感传至上腹部效果最佳,留针10~15分钟。其间行针2~3次。治法(三): 取穴:太冲穴,在足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急性期(1~7d)予局部浅针加远道取穴,面部患侧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浅刺少留针并弱刺激,远取健侧合谷,强刺激并泻实手法;恢复期(8~14d)局部重用透刺,患侧取穴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地仓透颊车、颧髎透下关,余取攒竹、承浆、迎香、头维、翳风,待针下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愈前期(15d以后)患侧、健侧均针,配合腹针及双侧足三里,手法施以补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不同时期的病程均取患侧翳风、颊车、地仓、太阳、合谷等穴,操作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6次为一疗程,周日休息1d,连续5个疗程。结果:治疗5个疗程后,愈显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57.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45周,对照组为3.69周,两组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占勋 《中国针灸》2001,1(10):28-36
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全部是门诊病例 ,其中男 2 0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3岁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取穴 :合谷、迎香、列缺、印堂。患者仰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 2 8号 0 5~ 1 5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合谷穴 ,针感上传为佳 ;迎香、列缺穴均向上斜刺 ;印堂穴用提捏进针法向下平刺。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其间每 10分钟行针 1次 ,行平补平泻法。每日针 1次 ,10次为一疗程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 疗效观察本组 32例病人 ,经过 1~ 3个疗程治疗 ,临床治愈 :嗅觉功能恢复正常 ,能闻到各种气味 2 5例 ,占78 1% ;好…  相似文献   

7.
透刺温和灸法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透刺温和灸法、电针透刺法、浮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9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透刺温和灸组32例、电针透刺组32例、浮针浅刺组32例.透刺温和灸组取患侧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颧髎、颊车、大迎、地仓、水沟,双侧足三里、合谷、太冲;电针透刺组取穴同透刺温和灸组;浮针浅刺组取患侧阳白、丝竹空、四白、颧髎、颊车、迎香、大迎、地仓、水沟.3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结果:透剌温和灸组总有效率为93.7%,与电针透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浮针浅刺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透刺温和灸法治疗本病疗效优于电针透刺法、浮针浅刺法.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面瘫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4至64岁。病程1天至2个月。 治疗方法:第一组穴:患侧阳白透鱼腰、承泣透晴明、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第二组穴:患侧丝竹空透太阳、下关透颧髎、颊车透地仓、翳风、太冲。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第一组穴1周,第二周用第二组腧穴。两组穴交替使用共4周。翳风、合谷及太冲施捻转,提插泻法其余面部腧穴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相似文献   

9.
耳穴加体针治疗面部黄褐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萍 《中国针灸》2003,23(12):730-730
治法:耳穴取肺、心、肝、内分泌、大肠、面颊,先将耳郭常规消毒,用0.5寸32号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体针取三阴交、合谷、太冲穴.皮肤常规消毒,用1寸30号毫针直刺,另取面部黄褐斑所在四周阿是穴2~3穴,用1寸毫针于皮下向中心平刺,得气后三阴交行补法,其余各穴行平补平泻手法,以上诸穴均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0.
治疗方法 1.取穴:取患侧太阳、下关。 2.操作方法:病人端坐位,用30号3寸毫针,在太阳穴处与皮肤呈30度夹角进针,缓慢向下关透刺,进针2.5寸左右,用平补平泻手法或泻法,刺激量由弱到强,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隔5分钟行针1次。适应证:各种牙痛,或伴肿、或不肿、或怕冷,或怕热等。尤以上牙痛效佳。下牙痛者可配对侧合谷穴。对三叉神  相似文献   

11.
<正> 临床资料 210例患者中,男性101例,女性10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最短4d,最长20年。 治疗方法 1.针刺透穴法,取穴翳风、颊车透地仓,下关透颧髎,承泣透地仓,阳白透鱼腰(以上均取患侧穴位),合谷(双)。用30号毫针,消毒后快速挟持进针,用平刺法透穴,得气后留针15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透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9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常规针刺,患侧地仓、颊车、下关、听会、水沟、承浆、迎香、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承泣,双侧合谷、冲阳、足三里;耳后疼加翳风,头疼加太阳;浅刺,留针30min,行针1次/10 min,连续针刺6d休息1d,第2个疗程隔日1次。治疗组45例前3d常规针刺、浅刺,第4d结合透刺法,嘴角歪斜、不能鼓腮、流涎,针刺地仓透颊车;面部肌肉僵硬、无表情,地仓透巨髎、四白、承泣;不能闭眼,皱眉、攒竹透眉冲,鱼腰透阳白、头临泣,丝竹空透耳和髎;均取患侧,留针30min,不行针,透穴刺沿皮下,不易深,否则增加患者痛苦而无益于病情,不易过浅,过浅则易穿透皮肤,起不到治疗作用。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TDP)照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35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5例 ,女 19例 ,男 16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15天。2 治疗方法取穴 :患侧取翳风、牵正、阳白、鱼腰、颧、迎香、地仓、颊车、承浆等穴 ,合谷取健侧[1] 。操作 :翳风、牵正、颧、合谷均直刺 0 5~ 1寸。阳白透刺鱼腰 ,迎香透刺地仓 ,地仓透刺颊车 ,承浆透刺地仓[2 ] 。针刺配合TDP照射 ,距离以有灼热为度。留针 30分钟。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3 治疗结果痊愈 (面容…  相似文献   

14.
后溪透合谷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溪透合谷治疗急性腰扭伤取穴:后溪透合谷,单侧扭伤取患侧,正中或双侧扭伤取双侧穴位。针刺方法:嘱患者手握空拳,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3~4寸毫针快速直刺后溪,进针后,针尖斜向对侧合谷方向透刺,以不透过皮肤为度,行捻转泻法,使患者有强烈针感,然后鼓动患者...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笔者于1989~1997年在门诊收治本病30例,其中,女17例,男1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9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2天。2治疗方法治宜清泻肝火,利胆除湿,活血止痛。采用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毫针刺,用泻法。远端取穴:①合谷、血海、太冲;②曲池、阳陵泉、侠溪。上述两组穴可交替选用,进针后采用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局部取穴:沿疱疹分布带,用斜刺法包围病灶围刺,每针间隔距离约2~4cm左右,施捻转泻法,或选取分布于病灶皮肤部位的神经根及神经于附近的穴位。3治疗结果治愈(治疗后疮疹消退,疼痛…  相似文献   

16.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 1 989年以来 ,应用针刺、闪罐法结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面神经麻痹 1 4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1 44例中 ,男 84例 ,女 60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60岁 ,以 2 5~ 45岁段最多 ;均为急性发病的单侧面神经麻痹 ;病程最短者 4小时 ,病程最长者 1 8天。2 治疗方法取患侧翳风 (或风池 )、下关、地仓、颊车、四白、阳白、攒竹、太阳、迎香、人中、承浆、合谷 (双侧 )。采取平刺、透刺、浅刺针法 ,每次留针 30分钟 ,每隔 5分钟间歇行针 1次。出针后在患侧面颊用适合面部口径大小的玻璃火罐…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0岁。多为腰椎间盘突出,主诉为腰及腿痛者40例,45例有诱发因素,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年。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 取患者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取患侧腰椎间盘突出1、2、3、4穴为主穴(笔者临床经验穴,即患椎旁开3寸、1寸、0.5寸,髂后嵴直下2寸),向椎体方向呈45°斜刺或直刺2.5~3寸或向下斜刺2.5~3寸深,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针感沿下肢痛疼的经络似触电样传到趾尖、足背、足底或足根部,留针30分钟(中途行针1次或加电针仪)。以患侧秩边、环跳、殷门、委中、太冲透涌泉穴为辅穴。辅…  相似文献   

19.
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治疗中风后遗症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将18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阴阳经穴透刺组(治疗组)92例和独取阳明经穴针刺组(对照组)91例.治疗组采用阴阳经穴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取患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阳陵泉透明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对照组取阳明经穴针刺,上肢瘫取患侧合谷、阳溪、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髁);下肢瘫取患侧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治疗3个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89±2.4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6±3.57)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是科学的选经取穴方法,其疗效优于独取阳明经脉针刺.  相似文献   

20.
本院门诊收治的 10例面瘫患者 ,排除中枢性面瘫 ,以针刺为主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0例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最大者 6 7岁 ,最小者4 2岁。病位在左侧者 6例 ,在右侧者 4例。病程最长 5天 ,最短 1天。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太冲、合谷、翳风、风池、地仓、颊车 ;配穴 :阳白、颧、太阳、牵正。除合谷、太冲取双侧外 ,余穴均取患侧。每次选取 3~ 5穴 ,主配穴交替使用。2 .2 操作方法 :病初浅刺 ,5天后上电针 10分钟。手法 :面部穴以平补平泻为主 ,远端穴以泻法为主 ,留针30分钟。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中药 :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