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表现为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90%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表现为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近年来笔者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本病6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参脂理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9例福建省南平地区医院(354200)林纬芬,郭晓莲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参脂理胃散慢性萎缩性胃炎系不同病因引起胃粘膜慢性炎性病变,粘膜发生改建,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本组89例患者...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认为系由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所致,属中医胃脘痛等范畴。其病证缠绵难愈,而且少数病例会发生癌变,因此萎缩性胃炎又被称为癌前病变。然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未完全清楚,因此治疗效果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和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水平的关键。笔者近30年来潜心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对数以千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乐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作用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2%水杨酸钠灌胃、自由饮用MNNG溶液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因素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萎缩,排列紊乱,上皮破溃并出现糜烂,乐胃饮各剂量组胃黏膜细胞萎缩程度较轻,细胞表面粗糙,可见黏液分泌,仅少量细胞破溃。结论:乐胃饮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能保护黏膜上皮细胞,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胃腺体萎缩,分泌胃酸减少而产生.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王教授主要贯穿着"分型明晰、虚实必辨、痰瘀细审、汤丸结合"的主导思想,在临床辨治中,其将萎缩性胃炎分为4型,即中虚气滞型、脾胃阴虚型、湿热阻络型、肝胃不和型.同时王教授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虚标实,痰瘀互阻"的新观点,从敦煌医学文献中发掘出萎胃灵号系列秘方,配合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饮食无节、嗜食冷饮烟酒所致,久而脾胃受戕,轻者胃阳被遏,久则中阳衰败。卞嵩京先生治胃首重胃阳,温运方为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方。临床研究显示,温运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腺体萎缩和肠化生。今附验案两则,并加阐释。  相似文献   

7.
胃窦炎是指胃窦部的炎症。如病变仅累及胃浅层粘膜,叫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累及胃的腺体而造成腺体萎缩,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上多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约占慢性胃炎的5%~10%。许多人常担心胃窦炎发生癌变,其实,绝大多数胃窦炎是不会癌变的,只有萎缩性胃窦炎出现大肠腺化生(即胃粘膜腺体萎缩后再生的细胞形态与  相似文献   

8.
基于络病理论,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胃络病范畴,从络病学角度出发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胃络瘀阻,胃阴亏虚"。胃络瘀阻为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之根本,病程后期脏腑失于濡养,胃阴亏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由痞至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导师姜树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基于络病理论,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特点及微观辨证学具体情况辨证论理,以"散瘀通络、畅达中焦,滋阴补虚、和胃宁络,开瘀散结、消坚化积"为基本治疗原则,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慢性萎缩新胃炎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直至消失.萎缩性胃炎病变多位于胃窦部,除有浅表性胃炎的病变外,还有腺体萎缩、数目减少,粘膜肌常见增厚.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常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即肠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刘启泉教授从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刘启泉教授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四十余载,学验颇丰,对脾胃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独到,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作者有幸师从刘师,总结刘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局灶性或广泛性的上皮和固有腺体的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痞、满、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归于"胃痞""胃胀""嘈杂"等病范畴,其病机不外乎于气(肺胃气逆)、热(肺热蕴胃)、瘀(肺胃瘀阻)、虚(肺胃阴虚)四端。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关乎于肺,刘启泉教授临床灵活运用宣肺降胃、清肺降胃、理肺降胃、养肺和胃之法,从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傅志泉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倡导“病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思路,其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基础,肝胃不和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且贯穿其发展的全程。临床施治,以理气和胃为主,调整胃动力障碍与胃酸浓度;辅以健脾益气,促使萎缩细胞与胃黏膜修复;佐以活血化瘀,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及营养情况;兼顾清热滋阴,辅助根除HP与黏膜病变逆转;同时,调摄饮食,畅达情志,优选辨证论治调控途径,切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损关键,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马永才 《光明中医》2013,28(1):74-76
目的探讨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方法对96例胃内镜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合并其它胃炎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逆转,对改善胃肠症状,恢复胃肠功能,防治胃癌的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6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观察比较各证型的中医证候分布与H.pylori感染、萎缩程度、肠化、异型增生程度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H.pylori的阳性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总感染率为58.49%。肝胃不和证中轻度萎缩所占比例偏高。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中重度萎缩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高。5组证型中度萎缩、轻中度肠化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络瘀血证、脾胃湿热证中轻度异型增生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比例高。胃络瘀血证胃癌前病变程度最高,其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病变程度最低。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及病理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中医学"胃痞"范畴。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中医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等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何颖 《新中医》2008,40(2):105-10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以部分或广泛的胃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等病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范畴.  相似文献   

16.
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志泉  金亚城  黄谦 《中医杂志》2004,45(8):595-596
目的:观察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给予萎胃灵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胃复春、麦滋林-S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两组对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胃粘膜萎缩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有不用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  相似文献   

18.
参芪健胃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健胃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方法:用氨水造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参芪健胃颗粒按16g/kg、8g/kg、4g/kg的剂量给大鼠连续30天灌服,末次给药1h后,测血清胃泌素水平,胃粘膜匀浆中IL-2水平,并取胃组织制组织切片,观察对胃粘膜的影响.结果:应用氨水可成功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连续30天灌服参芪健胃颗粒混悬液,对氨水所造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有较好拮抗作用,可显著提高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已降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已升高的胃粘膜匀浆中IL-2水平,可显著减轻大鼠胃粘膜上皮的病理变化,显著减轻氨水所致模型的胃粘膜萎缩.结论:参芪健胃颗粒对氨水所造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医辨证选方用药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西药治疗为主,观察2~4周。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湿盛型、脾胃气虚型、肝气犯胃型、瘀血停胃型相对多见,在主要症状改善及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寒湿入络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其病程较长,久病入络,可归属中医络病范畴。文章从"寒湿入络"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了论述,认为"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根本病机,临床上应以健脾化湿,辛温通络为治疗原则。经临床验证该法不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改善,还是胃黏膜萎缩的病理逆转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