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便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困扰之一,对于便秘的中医诊治,医家多从虚秘与实秘来辨证施治,而范小华教授则认为,目前肝郁脾虚证为女性便秘常见证型,临床上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女性便秘疗效甚佳。笔者讨论了女性便秘从肝脾论治的渊源、肝郁脾虚型便秘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趋势,并列举了范小华教授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女性便秘验案一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80例,对照组三九胃泰冲剂30例,治疗1个月。结果疏肝健脾冲剂治愈32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0%;三九胃泰冲剂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健脾冲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舒劲教授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为情志不调,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郁脾虚,大肠传导失司。她主张从肝脾入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临床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血糖调节异常阶段,可归属于中医学"脾瘅"范畴,其发生发展与肝、脾、肺三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糖尿病前期以脾虚为核心病机,肝脾肺三脏传变.肝郁不疏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虚中满而生内热,母病及子致肺气日损.据此,可将糖尿病前期分为肝郁脾虚和脾肺两虚两个阶段,健脾贯穿治疗的始终,按不同阶段分别治以疏肝健脾和健脾补肺.  相似文献   

5.
刘亦农  窦志芳 《光明中医》2014,(10):2027-202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肠易激综合征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病位在脾、肝,治疗以疏肝健脾为大法。本文从肝、脾入手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肝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肝郁脾虚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150例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组(78例)与西医对照组(72例)。西医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口服,疏肝健脾组在西医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愈疡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疏肝健脾组内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P0.05)。疏肝健脾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5.90%,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9.44%(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提高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镜愈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并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疏肝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并观察血小板、血红蛋白、肝功能、凝血功能、肝脾B超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治疗组的血液、生化以及B超结果等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疏肝法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阮帅  舒鹏 《江苏中医药》2022,54(2):43-46
胰腺癌的病机以脾虚寒热不调为本,肝郁胆腑毒侵为标。脾虚肝郁、虚实夹杂是胰腺癌的重要病机,其病理特点以瘀毒为患。治疗胰腺癌强调肝脾同调,健脾平调寒热扶正为本,辅以疏肝利胆通腑治标。临证时应病证合参,根据胰腺癌初期、中期和终末期不同的临床特点,分期论治;针对胰腺癌“瘀毒”的病理特点,适当运用解毒化瘀及虫类药物提高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86例,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三九胃泰冲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方剂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65.12%,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15例,治愈率为34.88%,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剂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肝郁脾虚型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于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0%,胃黏膜修复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8.0%与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的西医治疗来说,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肝癌的辨证论治中,徐基平认为肝癌大部分是在外感邪毒、情志内伤或是不洁饮食影响下,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湿热等病理产物形成,肝疏泄功能失常,发为本病。肝癌病位在肝,而且和脾、肾二脏息息相关。治疗上强调健脾贯穿治疗全过程;注重木土关系,讲究肝脾同治。提出健脾利水渗湿、健脾疏肝理气、滋补肝肾兼健脾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湿热、疫毒、痰浊、瘀血等互结,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脾胃为后天之本,肝纤维化的治疗当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脾胃健旺,则肝脏安和。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肝脏的生理特性为主,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血瘀证贯穿肝纤维化始终,且血瘀的程度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治疗除疏肝理气外,还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以改善肝内气滞血瘀的状态。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病日久可累及肾脏,导致肝肾阴津亏虚,肝肾同病,故治疗应肝肾同治,滋水以涵木。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 “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 脾虚失用,后天乏源; 肝郁血虚,枢机不利; 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 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 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辨证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痊愈30例,显效27例,好转13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6例,好转27例,有效率为70.00%。胃镜疗效中试验组痊愈33例,显效27例,好转14例,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5例,好转24例,有效率为73.75%。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中出现5例便秘,3例恶心、呕吐,1例过敏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应用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忠民主任医师治疗女性前列腺闭塞综合征的经验。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致病因素是肾气不足、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与湿热蕴积。分别采用活血化瘀佐以补肾填精法、益气养血法、疏肝理气法、清利湿热法。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湿聚,临床宜采用疏肝健脾化浊法、兼补肾化瘀,并探讨中医药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总结蔡连香教授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经验。对PCOS常辨证为脾肾不足、痰瘀互阻型与肝肾不足、肝郁血热型为主,以补肾健脾与养血疏肝调理冲任为基本治法;"突出精血理论",重视精血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在辨肾阴、肾阳的基础上,健脾疏肝,兼顾化痰湿、祛瘀血,同时结合生理周期的阴阳特点顺应规律用药。  相似文献   

19.
迟莉丽  刘秀梅 《河南中医》2011,31(8):833-834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脾胃,病机是气机升降失调,特点是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中医通过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利温、活血化瘀、滋阴养胃等"通"法辨证论治,可达到"脾胃健运,气机通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肝主疏泄,能疏通畅达一身之气机。肝气为病,多易波及他脏。臌胀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脾胃主运化水湿,但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借助肝气的疏达始能调和不病,今肝气不和不能正常疏达反来克伐,则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而停滞腹中形成胀满。臌胀的形成与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臌胀从肝论治是根据肝的升达疏泄作用对气、血、水、脏腑以及情志的影响作用和臌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临床上通过调肝的方法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水调畅,进而使人体气血恢复调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臌胀早期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臌胀中晚期肝郁血瘀水停,宜疏肝活血,化瘀利水;臌胀中晚期肝肾阴虚水停,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臌胀中晚期肝气阳虚水停,宜补肝气,温肝阳。臌胀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辨证施治中的理法方药选择上,均应注重调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