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临床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技术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09年4月治疗的80例手部缺损带蒂皮瓣修复患者进行临床实践结果总结,并对这些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随访结果显示这些修复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7.50%(70/80),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优良率为91.67%(55/60),而远位皮瓣移植手术的修复优良率为75.00%(15/20)。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术操作简单并且成活率很高;手指缺损修复应该选择在食指的侧方以及第一掌骨皮瓣等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部位;手背缺损及虎口处缺损选择腹股沟或者腹部S型皮瓣最佳;此外手损部位和不同供区的带蒂皮瓣的对应及匹配是决定术后功能及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拇指Ⅰ度缺损功能重建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各10例,对照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随访优良率为60%低于观察组的90%(P0.05)。结论: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供区损伤小,皮瓣血运可靠,并能重建感觉且不影响关节活动,是拇指指腹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拇指损伤修复治疗中带神经血管蒂示指背岛状皮瓣移植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行拇指远端缺损修复术的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拇指尺背侧皮瓣修复术,研究组行带神经血管蒂示指背岛状皮瓣移植术.结果 2组患者修复手术均成功完成,移植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肿胀,研究组皮面高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移植部分出汗情况与皮肤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DIP平均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中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带神经血管蒂示指背岛状皮瓣移植术在拇指损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相比尺背侧皮瓣修复术皮肤外观修复更佳,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12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9例,慢性溃疡2例,瘢痕切除术后1例。皮瓣面积最大12cm×9cm,最小3cm×4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3个月~1.5年,平均1年,皮瓣色泽弹性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1例皮瓣有感觉恢复。结论:该皮瓣血管蒂恒定,较少变异,血运可靠,皮瓣切取面积较大,旋转弧度大,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等,可广泛用于小腿、足踝等部位外伤、溃疡、瘢痕切除所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转移术治疗小腿、足组织缺损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腓肠神经血管皮瓣转移术,应用于小腿、足组织缺损、骨外露36例。方法在小腿后侧设计,切取远端为蒂腓肠神经血管组织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踝、部组织缺损、骨外露。结果36例岛状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以远端为蒂腓肠神经血管组织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踝、部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可靠,不用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6.
不同术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笔者自2002年至今采用3种不同术式的指动脉蒂岛状皮瓣急诊修复58例72指的手指末节指腹缺损,通过术后随访比较,吻合神经的指动脉蒂岛状皮瓣最好,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笔者自2002年至今采用3种不同术式的指动脉蒂岛状皮瓣急诊修复58例72指的手指末节指腹缺损,通过术后随访比较,吻合神经的指动脉蒂岛状皮瓣最好,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一蒂双叶邻指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近节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一蒂双叶邻指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近节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6~50岁,中位数28岁。均合并拇指两侧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的断裂及缺损,合并拇长屈肌腱断裂8例,合并拇指近节指骨骨折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2.6 cm至4.8 cm×4.5 cm。受伤至治疗时间0.5~2 h,中位数1 h。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皮瓣成活、并发症发生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7个月。创面均一期愈合。均无感染、皮瓣及植皮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皮瓣均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正常。拇指屈伸及对掌、对指功能良好,指端感觉恢复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可2例。结论:采用一蒂双叶邻指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近节掌侧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掷硬币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42例,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6%)较对照组(76.19%)高(P0.05);观察组术后缺损处周围血流灌注量相对值 (BPR) 及血流速度 (BFV)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19.04%)低(P0.05)。结论: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相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6例小腿中下段、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5例皮瓣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愈合。经6个月以上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不损伤知名血管,不需要复杂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可理想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清溪医院入院的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的修复。进行术后随访以观察伤口愈合,皮瓣存活和并发症,并评估对手的功能和皮瓣的晚期治疗。结果: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50例皮瓣全部存活,手功能的评定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优4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6%;皮瓣优良率分别为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第一掌骨桡背侧带蒂皮瓣修复示指末节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手术风险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  相似文献   

12.
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造成肌腱、骨外露或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如不能覆盖骨、裸露的肌腱和钢板的创面,将直接影响到骨愈合、肌腱的成活及创口的愈合。而覆盖这种创面必须应用带血管的皮瓣。我院2000年5月—2008年5月共为各种皮肤缺损的患者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和岛状皮瓣移植手术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如何进行术后的观察和处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6~55岁,平均44.5岁;手指皮肤缺损52例,小腿皮肤缺损1例,足背皮肤缺损3例,手掌部皮肤缺损4例。2治疗方法本组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均为皮肤缺损伴有指骨外露或肌腱外露而没有腱膜覆盖者。①示指指背动脉筋膜蒂岛状皮瓣2例,均用于修复拇指尺侧伴皮肤缺损创面,筋膜蒂保留皮瓣皮神经。②指背动脉筋膜蒂岛状皮瓣2例,用于修复示指指背和中指侧方皮肤缺损各1例。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0例21指分别用于修复示、中、环指指尖与指腹皮肤缺损,切取时保留进入皮瓣的指神经背侧支2支,皮瓣转移至创面后常规将皮神经与创面神经残端吻合。④改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用于示指、中指指尖及指腹皮肤缺损7例,在切取和解剖游离蒂部时保留0.3cm与皮瓣及指动脉连续的皮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状况。方法:从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患者中抽取42例进行讨论,包含小指6指,环指12指,中指16指,示指8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3 cm×1.8 cm~3.3 cm×3.7 cm,皮瓣中包含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并用显微和创面指断端神经进行修复,重新建立皮肤固有感觉,从上臂内侧部位取皮,并评定感觉恢复状况。结果:此4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皮瓣成活率为100%。8例发生张力性水泡。TAM法判定其修复状况:优良率为100%,包含优35例,良7例。皮瓣感觉恢复状况:辨别觉为5.5~8 mm,平均为(6.2±0.6)mm,33例恢复为S4级,9例恢复至S3级。远指间关节活动度62°~82°,近指关节活动度72°~94°。皮瓣质地柔软,肤色红润,未沉着色素,无臃肿,无畏寒和瘢痕增生,冬天未长冻疮。无需再次手术,无过敏症状,痛觉正常。结论: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方式修复手指远端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低,修复中不会损伤主要神经和动脉,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持续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9年12月,对17例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其中5例将隐神经断端与创面内皮神经相吻合。结果: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9cm×11cm,最小为5cm×7cm,平均平均7.2cm×9.2cm;蒂长10~14cm。15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缘发生浅表性坏死。经6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富有弹性、耐磨;所有患足步态正常,无继发性溃疡形成。5例行神经吻合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12mm,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带伤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报道其临床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2009-2012年,切取含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53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0~1.5)cm×(1.5~2.5)cm。结果:40例53指伤指转移的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其中26例随访6~10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外观尚可,皮肤弹性好,质地较均匀,随访皮瓣2点辨别觉为5~8mm,手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该皮瓣具有手术简单、外观较好、成功率较高的优点,是临床上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带蒂的隐神经营养皮瓣配合中药治疗一期修复踝关节损伤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伴有膝踝关节部位软组织缺损的踝关节损伤患者,先行急诊清创,再设计以带蒂隐神经营养皮瓣,对缺损的软组织进行修复,术后内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本组16例所有皮瓣术后充盈良好;4例出现瘀血情况,经处理后好转;1例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边缘出现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10.24月,平均16月,结果1例作二期修整外,其余皮瓣外形满意。患踝、足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优6例,良9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带蒂的隐神经营养皮瓣配合中药内服是治疗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踝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指动脉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指动脉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12例,观察术后患手手指屈伸功能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12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弹性良好,手指外观及屈伸功能满意。供区植皮Ⅰ期愈合。结论指动脉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满意,安全,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8例应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在围手术期从心理护理、患者的休息与体位,术后皮瓣、疼痛血管危象的观察、处理以及后期功能锻炼指导等方面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疗效。结果 48例岛状皮瓣中,8例出现血管危象。最终46例成活,2例部分坏死、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 a,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外形美观、手指屈伸活动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岛状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容易出现血管危象,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采取积极处理措施,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手外伤患者中指端或指腹缺损占有很大比例,根据缺损范围、术者技术掌握度、患者要求,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旷置Ⅱ期植皮、残端修整、V-Y或双V-Y皮瓣、邻指皮瓣、腹部带蒂、逆行岛状皮瓣等;手的灵敏感觉主要依靠指端或指腹部分,一旦损伤,患手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自2008年3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吻合皮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指根侧部逆行岛状皮瓣,同时修复同手异指指端或指腹缺损22例44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价值。方法: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面积较大的累及前足的软组织缺损16例。蒂部的宽度减少至2cm,蒂部的旋转点下降至外踝上2cm。面积过大的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游离皮瓣联合移植。术中创面彻底清创,防止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影响皮瓣成活。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可以减少皮瓣切取时的组织损伤;将皮瓣的应用范围延伸到前足;扩大皮肤缺损修复的面积,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足踝部乃至前足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