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绍琴从温病论治杂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军 《中医杂志》2005,46(4):258-259
赵绍琴(1918~2001),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温病教研室主任,先后培养中医温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1990年确认其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卫气营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阐述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清代叶天士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法,为古代时疫治疗建立里程碑,温病学成为了中医学的瑰宝。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法在现代,除了沿袭古代治疗温病外,赵炳南先生还率先将温病学辨治法应用于临床皮肤科当中。临床运用温病卫气营血理论来指导急性皮肤病的辨治效果显著,因此特从急性皮肤病与温病的病因、病机、传遍规律、症状(斑疹等)的对比及治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华  周语平  刘光炜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24-1025
吴瑭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温病学著作。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一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瑭提出温病三焦辨治养阴思想,治疗温病尤其重视顾护阴液,针对温邪侵袭程度,结合三焦辨证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规律。三焦辨治养阴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温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既有独特的辨证体系,亦有相应的治疗大法,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温病的病变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温病病理变化过程,是与温邪侵入人体后,卫气营血所属的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有关。在病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病理的损害部位不同,使其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也就有差异。温病整个病程的发展演变,实是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具体反映。为了系统地了解卫气营血的证治内容,现从六个方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仕昌教授温病辨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嘉熙 《新中医》1994,26(3):14-15,17
刘仕昌教授温病辨治经验钟嘉熙刘仕昌教授在长期的温病学临床、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刘老有关温病辨证论治经验特点介绍如下。1将温病辨治理论系统化刘老认为,温病学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门临床学科。其主要理论“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6.
<正> 叶天士,号香岩,为清代温病学家.不仅温病学说有所创见,且对妇女病温证治也有独到见解.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体会,略加论述,欠妥之处,敬请同道补正.一、妇女病温与内科同治慎防邪热人里伤妊叶氏基于《内经》卫气营血之生理学含义,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法则,促进了温病辨证施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关于妇女病温的证治,叶氏明确指出,虽与男科同治,但在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期,则辨治有所不同.叶氏认为:大凡胎前病  相似文献   

7.
王志花 《四川中医》2008,26(11):40-41
外感发热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治疗上,运用中医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辨证治疗外感发热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确立,为温热病的临证施治和温病学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宋素花 《国医论坛》2012,27(1):53-54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温病学名家叶天士创立的,为温病的辨证与论治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临床范例,对临床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临床上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辨治疾病的范围逐步扩大,现将近5 a来其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耗血动血与凉血散血对皮肤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血动血”与“凉血散血”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为后世医家提出的温病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理论核心。叶天士首创的“卫气营血”理论使温病学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温热论》对温病清晰地划分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并明确地确立了治疗大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先生,毕生致力于温病研究,在临症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今天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为我国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叶氏非常重视辨舌,他说:“必验之于舌。”其《外感温热篇》条文共37条,其中舌诊条文16条,对舌诊有深刻的研究,在临床诊断的运用,阐述得全面具体。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天士的温病学说,笔者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诊条文特作初步探析。1 辨察舌苔定卫气营血众所周知,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的一篇名著。叶氏首倡“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依据,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传染病)。温病的病情变化在各个时期相应地会出现不同的舌苔,所以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判定疾病的卫气营血。诊舌  相似文献   

11.
孔伯华先生为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从小研习《黄帝内经》和古人方书,对经典医籍颇有心得,既是业内公认的温病学家,也是伤寒大家,将伤寒温病融会贯通,并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引入内科杂病治疗,生平治验良多,活人无数。孔伯华先生在临床外感热病中常运用"卫气营血"同治法进行治疗,故对此法的原因和诊疗特色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论述并举例剖析。  相似文献   

12.
赵绍琴教授辨治慢性肾病心法述要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彭建中主题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三代御医之后、著名中医温病学家赵绍琴先生擅长以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理论为指导辨治内科疑难杂病,对现代医学难治之病慢性肾病尤有独到见...  相似文献   

13.
史志云  黄英赪 《新中医》2000,32(2):57-57
温病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为了准确地运用温病方 ,现对温病方组方规律作以下探讨。1 按辨证组方温病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作为辨证纲领 ,用来指导治疗。叶天士制定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 ,在卫治宜透汗解表 ,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入气治宜清解气热 ,方用栀子豉汤、白虎汤等。入营治宜清营泄热或清心开窍 ,方用清营汤、清宫汤等 ;入血治宜凉血解毒 ,散瘀通络 ,方用犀角地黄汤等。吴鞠通制订了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邪在上焦 ,治宜轻清宣透 ,方如银翘散、桑杏汤、清络饮等 ;治中焦应厚、薄、燥、湿适中 ,以补偏救弊 ,臻于…  相似文献   

14.
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治疗体系的基础,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对疾病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以卫气营血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应用,以开拓思路,发挥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在临床诊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温病的辨治纲要自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体系问世之后,至今仍被奉为圭臬,对临床辨治温病起了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不论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或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治方法,均难较为全面深入地揭示温病的病变本质,以及拟定其更为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方药选定。另方面,上述几种辨治纲要诸多重复、混乱,给临床辨治温病带来较多不便之处,以致影响疗效。因此,探索更能适合温病的辨治法则较为重要。根据温热类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对其辨证施治法则,提出以下几点初步看法加以探究。1 邪扰、阴伤、气耗、血瘀是…  相似文献   

16.
王东  梁宏 《辽宁中医杂志》2011,(8):1533-1534
吴鞠通撰写的《温病条辨》是一部全面、系统集大成,有创新、切实用的温病学专著。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鞠通在温病传变中善用苦法,并开展性运用在上中下三焦中。本文试对《条辨》中苦法在三焦的运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非典”是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 ,一种新的温疫 ,同温病四时肺病一样 ,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在这次与“非典”的斗争中 ,中医温病学作为诊治外感热病的领先学科 ,在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的指导下 ,利用以往温病学诊治肺病证的特色 ,结合“非典”在病因、病机、发病、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及传染流行等方面的特点 ,在辨治“非典”中能够把握该病的本质 ,明确其病理核心 ,掌握其演变规律 ,充分显示出了中医温病学在治疗新的病毒性疾病 ,新的温疫病中的优越性。现就“非典”与温病风温肺病辨治特色简述如下 :1 “非典”与风温肺病辨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表述,自有《温病学》教材以来就存在着与叶天士《温热论》原文相悖之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以第五版、六版教材为例)指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叶氏根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病程发展的阶段性,以及自己的实践观察,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将其引申发挥,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对温病的病理变化及证候类型进行了高度概括,以指导温病的治疗。”继而分别论述了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和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主要辨证方法,历代医家多将其应用于温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表明在皮肤病的治疗中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亦能收到良好疗效。卫气营血辨证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对归纳证型、概括病理、确定病位深浅、判定病情轻重、阐明证候变化以及确立治法方药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卫气营血学说是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该学说为判断温病疾病的发展阶段、证候、治则及其预后转归的辨治的提供了理论依据。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是血液传播,在中医属湿热疫毒之邪气,病毒性乙型肝炎病变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宏观表现(患者症状、体征)出发,还是站在微观角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角度)思考,均具有明显的"卫气营血"变化。因此,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思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卫气营血"的辨证思路对疾病的动态评估,特别是在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的评估上,则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