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怀军 《河北中医》2012,34(7):1056-1057
有些中药材本身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成分,有些因为炮制不当、煎煮不当、服用不当造成毒性,或者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有害元素蓄积,或外用制剂辅料引起药害,不良反应有的发生轻、缓,有的发生急、重,针对不同中药的不同有毒成分,应选用不同的药物减少毒性作用,或对抗毒性作用.笔者将临床常用解毒药物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种类有过敏反应、毒性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血液系统损害等,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有中药成分复杂、炮制不当或煎煮不到位、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不当、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药物的固有毒性及用量不当、辨证不准,药不对证,广告虚假宣传误导、疗程过长,蓄积中毒等。人们应改变中药无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临床要合理正确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总结目前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从临床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品种来源混乱、炮制加工不当、医师对毒性及用量的认识不足、煎服法失当、辨证配伍不当、注射剂不良反应等。解决品种来源混乱、完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加强对中医师的相关培训和考核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结论:医患应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原因,加强品种来源、炮制、应用方面管制可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掌握不良反应有效处理原则,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临床在运用中药治病时,常会发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影响到中药的用药安全及疗效,究其毒性发生的原因,大致存在有:品种混用、炮制方法不当、服用过量或长期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辩证不准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临床应用中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如药物本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配伍不当与相互作用,品种混用,炮制不当等。指出应充分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努力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药误用导致中毒临床时有发生 ,现分析如下。1 原 因 品种混乱 :误将伪品作正品使用 ,引发中毒。如将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 ,导致中毒。误服有毒药 :迷信传说或文献错载 ,误服有毒中药 ,致使中毒。如误信马钱子能避孕 ,用量过大 ,致中毒。用量过大 :误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 ,掌握用量不严格 ,盲目加大用量 ,导致中毒。如过量服用人参和大面积涂抹斑蝥而中毒。炮制不当 :有些中药生用毒性较大 ,经炮制后毒性减小 ,若炮制不当 ,即可引发中毒。如草乌酊制剂炮制不当 ,而致中毒。管理不当 :对剧毒中药管理不当 ,造成药材混杂 ,或错发毒药 ,遂致…  相似文献   

7.
<正> 1 中药的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 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的中药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药品必须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才能去除药物的毒性、改变药物的性味,同一味药物,不同的炮制方法,毒性也存在着差异。如附子有盐附子、白附子、黑附子、熟附子之分,因加工方法不同其乌头碱含量有别,毒性不一,又如大黄生者泻下力猛,炮制后使之缓泻或不泻,在应用时,小攻则无力,强攻又易伤正。因此,应当审时度势地运用炮制手段,选择酒洗、酒浸、酒炒、酒拌蒸,多次蒸晒、酒送服等炮制方法,在不同程度的受热条件下,去影响它的性和味,从而在辨证用药上,扬长避短,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一些控制对策,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临床出现的46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并统计分析发生原因。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配伍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炮制方法错误、用药剂量不对、患者属于过敏体质、采用金属器皿进行煎煮等。结论:中药不良反应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必须加强学习中药知识,科学合理配伍,严格控制中药药品质量,才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各类中药的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原因;方法:分别从中药的毒性、药量、辩证、配伍、炮制、剂型等九个方面,分别讨论会引起使用中药的不良反应;讨论:医、药、护人员都要严格按要求合理使用中药,患者也应接受正确的药物治疗教育,杜绝因服用中药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药并非无毒,中药毒性应与不良反应区分,不同于不良反应,中药引起不良反应有原因品种混乱、炮制不当、长时间连续用药、煎煮不当、患者个体差异、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临床监测方法有自发报告系统、集中监测和直接分散法等。  相似文献   

11.
陈容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6):585-586
由于中药多为动植物及矿物质,大多数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炮制,且多以复方形式应用,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很少。但中药确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由于中药本身的毒性,或未经相应的炮制或炮制不良,则必然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患者年龄、体质的差异及中药制剂纯度因素以及医生用药欠斟酌、处方配伍失当、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误用假劣伪品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见为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患者常表现为全身或  相似文献   

12.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的基本特性,产生中药毒性的原因主要有:有毒中药炮制不规范,有毒中药用量过大,有毒中药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等。针对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掌握减毒方法,树立科学的中药毒性观念,既不能盲目相信中药无毒,也不能夸大中药毒性,以证立法,以法设方,以方遣药,减少或避免毒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亚南 《河南中医》2004,24(12):6-9
毒性就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毒性的影响因素有:品种混乱、炮制不当、配伍不合理、超剂量用药、剂型的变更及病人个体差异等。为了减少中药毒副反应的发生,应该针对中药毒性的产生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合理地使用中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有毒中药的炮制应“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制度,同时还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机理,加强对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学、药理学、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质量可控的有毒中药炮制规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60年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中药"和"毒性"或"毒副作用"或"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为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中医药期刊数据库"(1949-2007年)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8年),收集第一手资料,建立不良反应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中,用药剂量过大、药物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毒性药物使用不当、药材来源混淆或误用和其他药物使用不当,所占例数超过了总例数的90%。本结果为更好促进中药的国际化及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分析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出现的60例使用中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控制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中药用量不当、辨证不清、药物配伍不当、炮制方法错误、煎煮不当及个体差异等;针对上述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明确辩证,合理用药、科学合理配伍以及严格控制药品质量等。结论:中药不良反应危害较大,导致其发生的原因较多,应引起足够重视。临床必须加强中药知识的学习,查找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毒性中药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岳全书—类经》对中药之毒有云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中国药典》收载各类毒性中药约 10 0种以上。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 ,古代典籍有许多详细的记载 ,现代也进行了不少研究。通过炮制而降低药物毒性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传统炮制毒性中药的方法有水泡、米炒、醋炙、烘焙、制霜、复制法等。现结合现代研究介绍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1 水处理1.1 溶解减毒有些毒性成分可溶于水。利用此特性 ,使有毒成分溶出 ,降低含量而解毒。如附子、乌头等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可使生物碱大量流失 ,毒性大大降低。据实…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的基本特性,产生中药毒性的原因主要有:有毒中药炮制不规范,有毒中药用量过大,有毒中药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等。针对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掌握减毒方法,树立科学的中药毒性观念,既不能盲目相信中药无毒,也不能夸大中药毒性,以证立法,以法设方,以方遣药,减少或避免毒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各类中药的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原因;方法:分别从中药的毒性、药量、辩证、配伍、炮制、剂型等九个方面,分别讨论会引起使用中药的不良反应;讨论:医、药、护人员都要严格按要求合理使用中药,患者也应接受正确的药物治疗教育,杜绝因服用中药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不良反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究其原因,不外中药滥用、误用。其中滥用中药注射剂,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中西药联合组方不合理,中药品种混淆,中药炮制、煎煮不当,配伍不合理,中药自身有毒性等因素未得到广泛重视及合理处置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要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在充分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客观、正确评价,合理、规范使用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