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芩在上表方剂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有三个;(1)黄芩汤。(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3)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172条)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见前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34条)  相似文献   

2.
略论半夏泻心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半夏泻心汤来源《伤寒论》。组成:半夏半斤,黄芩、干姜、人参、灸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现代用治心脑血管疾病,症见肢体麻木或疼痛,半身汗出,或见胸闷、心悸、烦躁、呕逆等。方解: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虚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方用黄连、  相似文献   

3.
黄连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仲景先师在《伤寒杂病论》中用达20次,分布在黄连汤、黄连阿胶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13方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应用更为广泛,兹举例说明如下: 1.黄连配干姜(泻心汤):黄连苦寒泻热,干姜辛温散寒,二药相配为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并调之法,主治脾不健运,湿浊中阻,升降失常,心下痞,呕吐下利等.  相似文献   

4.
黄芩汤对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军生  傅延龄 《光明中医》2006,21(10):65-66
黄芩汤首见于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2条黄芩汤证,原文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原文为太阳少阳合病,但所举证候为"下利"及"呕",可知该黄芩汤证以少阳受邪为主,以"自下利"为主证.全方由黄芩(三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组成.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 ,损伤中阳 ,邪陷于里 ,寒热互结于心下 (胃脘 ) ,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所致的痞症。病证表现以痞、呕、利为辨证要点。现临床已将本方广泛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胃肠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之脘腹痞满 (虽呕吐下利但其痞不减的脘腹痞满不适 )等证。方中选用半夏、干姜辛散温阳 ,散结除痞 ,以除其寒 ;黄连、黄芩苦寒降泄 ,以清其热 ,4药相配 ,辛开苦降 ,寒热得除 ,升降得调 ,痞满得消 ,配伍精当 ,易于理解。但方中如何配伍人参、大枣、炙甘草 3味甘温益气 ,易壅滞脾胃之品于治痞方中 ,而舍行气之药 ,似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黄、黄芩的剂量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整方中溶出的影响。方法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大黄、黄芩的剂量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整方中溶出的影响。结果配伍研究的结果表明,各味药在泻心汤的剂量配比为黄连-大黄-黄芩(3∶4.95∶5.83)时,黄连生物碱类成分有好的溶出率。验证试验中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率为1.12%(偏差为3.27.%,n=3)。结论将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应用于中药复方剂量配伍方面的研究,具有方法简便,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连与人参不同配伍剂量对水煎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人参黄连分别按1∶0,2∶1,1.5∶1,0.5∶1比例配伍,煎煮制备水煎液,采用HPLC测定不同配伍剂量水煎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人参-黄连不同配伍样品中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分别为36.68,39.41,44.33 mg·g-1,盐酸药根碱分别为8.607,8.349,10.790 mg·g-1,二者含量随人参用量的减少而增加。结论:黄连-人参配伍后不利于盐酸小檗碱和盐酸药根碱的溶出,按0.5∶1配伍时黄连中2种生物碱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党参、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平调寒热,消痞散结之功。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方中半夏、干姜辛开能散脾气之寒,黄连、黄芩苦降能降胃气之逆,党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胃痛、便秘、失眠、口腔溃疡等病症,收异病同治之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一方自出《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方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甘草7味药组成。其组方特点为扶正祛邪、寒热并调、辛开苦降、开结散痞、调和肠胃,是临床治疗脾虚湿热型“心下痞”“胃脘痛”等消化道疾患的主要方剂之一。现就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1作用机制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自1983…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7味药组成,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伤寒论>用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法,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者.本方着重在调和肠胃.临床上,凡见脾胃虚弱,寒邪乘虚而入,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肠胃不和,脘腹痞满,呕吐泄泻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常可获效.此即尤在泾所说:"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辨治腹痛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伤寒杂病论》中条文涉及腹痛类病症的方、药,统计治疗腹痛方中药物的运用频数和频率,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分析。结果:《伤寒杂病论》中,涉及腹痛的方剂共33首,最常用药物为芍药和甘草。张仲景治疗腹痛多用补法、泻法及和法,善于运用温热之品,若使用寒凉之药,偏于运用微寒之品;药物多为甘味、辛味和苦味,归脾经的药物最多。结论:《伤寒杂病论》认为,腹痛病因为"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运用甘味药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运用苦辛温药物调畅气机。同时注意保护胃气,谨防药物过于寒凉伤胃。  相似文献   

12.
周蓉蓉  张理云 《河南中医》2021,41(2):196-200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含有细辛的方剂共19首,方注中加细辛3首,总计条文21条。细辛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少阴兼表证、厥阴上热下寒证以及厥阴寒证,《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咳逆上气、痰饮咳嗽、寒疝、中风历节病。经方中使用的细辛采自华阴,入药部分为根部。细辛的使用主要有汤剂、丸、散三种剂型,主要功效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温通经脉、温阳利水;主治病位是:肺、肾;主要通过温散辛通发挥作用,通过配伍酸收药散收相合、配伍辛温药相须相使、配伍寒凉药辛开苦降、寒温相制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撰的《伤寒杂病论》紧扣血与津的关系,将瘀血的形成与发展分为瘀血停滞、瘀水互结、瘀热互结、干血四个层次,对其主症、病机要素、治法、方药等分别进行论述,形成了独特的瘀血学说,若能仔细体会,灵活运用,必可对临床辨治瘀血病证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汤剂服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伤寒杂病论》汤剂服量情况,总结出其日服次数有日一服、日二服、日三服、顿服、日夜连服、日五服、日六服、日十服、少少频服等9种情况,以日三服占多数,这一服量方法较现代多用"每日一剂,每剂分早晚服二次"更为合理;每次服量有1升、1.5升、8合、7合、6合、5合、8.3合、6.7合、7.5合等。张仲景对服量的控制方法有"缩短服药间隔时间,不效加量""以知为度、逐渐变量""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几种,充分体现"随症施量"原则。  相似文献   

15.
遍览《伤寒论》《金匮要略》,仲师用针灸时描述都非常简单,如刺某穴,灸某穴,这与其严谨的文风格格不入。《灵枢经》关于腧穴的揣定、针具的选择、体位的选择、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行针手法、得气、候气、催气、守气、行气、治神与守神、针刺补泻等都有较完备的论述。可以肯定的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这两部著作都不会有针灸的内容。《黄帝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等著作在仲师之前,仲师采撷其精华为己所用是完全可能的,正是这些著作为仲师的针灸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若割裂《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等古籍的关系,则仲师的针灸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强调《伤寒杂病论》源自《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而否认与《黄帝内经》等相关,就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笔者主张借用《黄帝内经》等古籍的理论去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但也反对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6.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2,32(11):1419-1420
《伤寒论》是以病立论,以病统证,以证统方,以方统药,先辨病,后辨证,才用方药治疗.《伤寒论》六病即六大类型疾病的简称,包括了人体脏腑病、经脉病、络脉病、六淫病、营卫病、气血病、津液病等,可见《伤寒论》所论不只限于六经病.而近现代《伤寒论》研究中,概念的混淆使用已经影响了对《伤寒论》理论的正确表述,因此应该及时纠正误解概念,才能重新阐释《伤寒论》.  相似文献   

17.
郑玉玲 《河南中医》2008,28(11):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一直被后人奉为圭臬,书中所载方剂被誉为"经方".其辨证论治体系、理法方药思维、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理论以及化裁变通用药等,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辨证与治疗,对中医肿瘤学的学术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10,30(3):217-219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273首方剂服用次数的分析与研究,认为现在通行的中药一日服2次,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用法,这种错误的用药方法,不仅违背了传统中医学的用药规律,而且也不符合具体病情的实际需要,既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又歪曲了中医药的"辨证施治"精神。  相似文献   

19.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张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千古名方,随着人们对五苓散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到五苓散的条文一共11条,将这些条文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将五苓散证归纳为脉浮、发热、口渴、烦、呕吐、小便不利,将这些症状与脱水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相比较,发现其中有好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从病因、症状和临床应用以及对五苓散证的思考几个方面来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来探讨五苓散证和脱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医经正本书》与《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9,29(3):214-218
《医经正本书》为南宋程迥所撰,未涉临床方剂,而以考辨为主。该书完整地记载了宋代太医局大方脉科考试所据之《伤寒论》全书,不但增加了医学史研究的史料,而且也使我们看到,《伤寒论》历传不衰,尤其在宋代取得飞速发展,这与皇朝关注医学与重视《伤寒论》的医疗价值密切相关。该书文献丰富,对研究中国古代医政、图书、典章制度、医学伦理、方剂度量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