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晓岚调理气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中风病病机认识集中在风、火、痰、瘀、气、虚六个方面,然何为其基本病机,仍然认识不一。曹晓岚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气血逆乱是中风病急性期基本病机,气血逆乱导致了中风病所有复杂临床病症的产生,调理气血是中风病的根本治法。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其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特殊性。中医注重整体观念,注重气血阴阳的调和,"阴平阳秘"以及"天、地、人"合一的学术思想,认为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内气血运行、阴阳消长关系密切,而老年高血压患者气血阴阳失调,脏腑精气亏虚,这就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青年人不同。以老年高血压病的独有特点为主线,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西医生理病理以及中医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3.
“痹证”是内科常见病,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入肌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肌肉酸楚、关节疼痛、麻木以及四肢屈伸不利、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病症,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根据其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当归、怀牛膝等组成的身痛逐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血压的中医病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鹏  黄慧琳 《中医研究》2009,22(1):15-15
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一系列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西医临床研究及病症常见表现,结合中医的基础理论认为: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病机应为气血上升,外达受阻,阴阳相争,阳不胜阴而发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与高血压病常合并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肾的严重损害,甚至死亡。本病病机多与肝肾两脏的气血阴阳失调或不足有关,尤以虚性或老年性高血压(Ⅱ、Ⅲ期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多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肝阳、肝风及眩晕头痛等病证的范畴。一、病因病机高血压的病因,总括起来是由于七情所伤,内伤虚损,忧思劳倦等因素所引起的阴阳失调和气血紊乱的病机变化。其证候反应主要表  相似文献   

6.
乳房病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中医学有关文献记载,大致上分为乳痈、乳发、乳癖、乳岩等多种病症。病种虽多,然究其病因病机,尤与气血失调关系密切。正如《景岳全书》所云:"气血者,人之所以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盛,则有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本文仅就气血与乳房之间在生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急症从气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高血压急症病因病机与证候的关系,为中医药救治高血压急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肝之疏泄失常,肝不藏血,内生风火热毒,气血逆乱乃高血压急症的主要病机。清除“内毒”,调和气血是救治高血压急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络理论认为,心肾综合征的病机与痰湿、瘀血阻络相关。经络的生理病理、循行及主治病症均与心肾综合征有密切联系,因此,调节经络气血的平和,或可成为防治心肾综合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风湿骨病在祖国医学属于经络肢体病症的一种,中医称之为痹症。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根据痹症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大体上包括了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10.
陈伯钧教授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实践中,认为该病的进展与肝的关系密切相关,并根据病情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提出分期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的观点,文章中探讨了高血压的病机发展并对各期证型加以分析,另若辨及病机较为复杂,可辅以气血、脏腑辨证施治,并兼顾标本虚实。  相似文献   

11.
陈民藩教授认为肛肠疾病的产生皆与气血不和有关,尤其是痔病更应重视气血论治。陈教授将气血辨证与痔病的病因病机相结合,认为气血失调是痔病形成的基础,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是痔病的常见病机,故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内治外治并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气血瘀滞证治以行气活血凉血,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兼行气,术后"瘀"证治以活血止血。陈民藩教授认为固脾胃即调气血,防治痔病时要重视对脾胃之气的固护;气血辨治应贯穿痔病治疗的始终,包括痔病的保守治疗、术后调养以及未病先防。气血辨治是陈民藩教授治疗痔病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黄亚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27-1928
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 ,肝脾肾亏虚导致气血水瘀滞、水停腹中 ,为腹胀的基本病机 ,喻嘉言提出 ,“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瘀”。张氏认为〔1〕,肝硬变腹水的病位在肝 ,在其发展过程中 ,心、肺、肝、肾都起一定作用 ,湿热毒邪持续存在是其致病因素 ,正气亏虚、气滞血瘀湿浊是其基本病理变化。尚氏〔2〕指出脾阴受伤、隧道塞滞是形成本病的主要环节 ,病机关键在于气血水相互为患。湛氏等〔3〕认为 ,臌胀的病机特点有五 :(1)病因多种可谓三因兼备 ;(2 )病变部位侵犯多个脏腑 ;(3)病症顽固 ;(4 )证候多变 ,常伴许多兼夹症和并发症 ;(5 )病机复…  相似文献   

13.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但体温并不升高。内伤发热需辨清虚实及病情轻重,治疗时则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采用针对性治法:损实补虚,若虚实夹杂则宜兼顾。李延教授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内伤发热与络脉气血充盈与否有一定相关性,治疗需结合基本病机,通络荣络为辅。分析了李延教授运用络病理论治疗内伤发热的医案二则。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钱秋海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分泌各种病症,对于色斑的治疗以其独特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色斑的发生以女性多见,钱老师认为,究其根本原因与女性的经、带、胎、产及情志变化等关系密切。现代中医对色斑病因病机的认识体现于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肝主疏  相似文献   

15.
探析曹大农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思路,总结曹大农的临床学术经验。其认为枢机不利是病机的关键,气机升降失调,寒热、水火、气血壅滞于枢机是绝经前后诸证错综复杂病症的主要原因。治疗以和解枢机为切入点,运用柴胡汤类方,使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血流通、脏腑安和、恢复或重建阴阳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6.
正痹症是风寒湿等病邪侵袭,经脉阻滞,气血不畅,筋肉关节受累而出现疼痛、肿胀,甚至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的疾病。痹症既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西医有明确诊断指标的疾病,也包括仅有临床表现,而无实验室与影像学异常的诸多躯体慢性疼痛类病症。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不十分明确,病机复杂,虽有很多诊断指标或分类标准,然而缺少相应治疗对策与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作为一种心血管综合征,血脉的病理变化是高血压发生及进展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贯穿高血压始终的主要病理现象,这一客观现象符合中医学理论从血脉病角度对高血压病理生理的认识即"起病于气,气耗痰生,血瘀不行,痰瘀互结,久病及肾"。高血压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及体虚年高有关。从血脉病角度认识高血压,其病位在血脉,久病与肾相关,不同于"眩晕病"原有的病位在清窍的观点。本病病机无外乎虚实两端,实者气逆、气滞、痰浊、血瘀,虚者气虚、肾亏,总病机在于气血失和、脉道瘀阻,治则为调气和血、通利血脉。诊治之时当审症求因,参研病程,谨守病机,根据气血阴阳虚实分别施以降气、理气、益气、化痰、活血、补肾等通脉之法。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中医学四大难治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中医学认为,中风总的病机是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病因以风邪为主,还包括火热、痰浊、瘀血以及正虚积损。主要症状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等,腑气不通是中风常见病症。  相似文献   

19.
总结张景凤教授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经验。张教授认为"肝肾阴虚、心火偏亢、气血失和"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基本病机,其遣方用药常以"疏肝解郁、调补肝肾、活血化瘀、清心安神"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注意调节情志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20.
再谈气血学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继华 《中医正骨》2004,16(1):51-52
气血学说系中医药学之基本理论,又系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中之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体气血生理、骨伤科疾病之气血病机、病症、治法之有力理论依据,故对从事骨伤科之医者而言,习悉气血学说之理论,实属必要,盖此学说对临床医疗实践及教学科研均有重要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