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津血同源是祖国医学对津与血生理方面的概括。痰饮与瘀血则是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从津血同源来看痰瘀之关系,是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的。 津血同源与痰瘀之关系 《黄帝内经》中,首先在生理上阐明了津血同源的相互关系。《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  相似文献   

2.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3.
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痰饮和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是津血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因此,它们之间可以出现相互转化的病理关系。瘀血能转化为痰饮,痰饮亦能转化为瘀血。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形成恶性循环,交结不解,最后形成各种病证。现将痰瘀同病的相关疾病综述如  相似文献   

4.
津血同源是祖国医学对津与血生理方面的概括.痰饮与瘀血是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从津血同源探讨痰瘀相关学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痰瘀互结致病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饮、瘀血致病各有特点 ,临床多见痰瘀互结致病者。夫痰饮之成也 ,源于津液 ;瘀血之生也 ,源于血液。血和津液既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二者具有“津血同源”、“津血互化”的关系。《灵枢·邪客》指出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又说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说明血和津液旺则俱旺 ,伤则均伤。在生理条件下 ,津液与血在“气化”作用下可相互资生转化。故在病理条件下 ,气化失常 ,痰饮和瘀血亦能相互影响 ,终致痰瘀互结。如气不化津 ,则津液停聚 ,凝结而形成痰…  相似文献   

6.
周栋  孙伟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8-119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7.
试论痰瘀同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津血同源”是中医学对津与血在生理功能方面的概括。痰饮瘀血是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从“津血同源”引发探讨“痰瘀同源”意义深远,痰瘀既是疾病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瘀在疾病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共同来源,而且互为因果,在致病上相互为用,故在临床治疗中应见痰勿忘瘀,见瘀勿忘痰。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陈银玲痰浊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瘀血则是气血失调,血行不畅或血离经脉所酿成,由于津血同源,津血输布运行均赖气的推动,故而痰瘀同源。痰浊、血瘀各自有相应病证,同时痰瘀可互化并见,如气滞致血瘀,脉道阻塞,津血运行不畅,即是瘀血生痰...  相似文献   

9.
痰瘀同源理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欣  庄泽澄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45-547
痰瘀同源理论 ,古代医籍无此记载。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一些痰证、饮证在单纯使用祛痰逐饮药物无效时 ,加用一些活血化瘀之品常获显效 ,而某些血瘀证患者在单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效果不佳时 ,加用一些祛痰逐饮之品每获良效。思之良久 ,悟出痰瘀同源的道理 ,即同一个病因既可生成痰饮 ,亦可产生瘀血 ,反之亦然。如阳气亏虚不能布化津液 ,津液停聚则成痰饮 ,而阳气虚无力行血 ,血运迟滞则形成瘀血。气滞水道失于疏泄 ,津液输布障碍而停聚 ,形成痰饮 ;而气为血帅 ,气滞血行不畅则瘀滞。邪热内盛可灼津成痰 ,热邪煎熬 ,血液浓缩 ,运行不畅 ,或热邪壅…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在中医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真心痛、眩晕、心痛等范畴。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痰瘀之间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痰瘀在心血管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更加明确,并认识到瘀血除了与"有形之痰"结合致病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无形之痰"、"微观之痰"。1中医对痰浊瘀血的认识中医素有"津血同源"、"痰血同源"、"痰瘀同源"之说。痰浊为津液在体内输送和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在体内而致。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运行而成。  相似文献   

11.
"痰瘀同源、同病,痰瘀同治",古有此说,并得到后人的普遍认可.《内经》认为"津血同源",然痰乃津血所成,这是痰瘀同源同病的最早记载.到了元代,朱丹溪首先明确了"痰瘀同病"之说.《丹溪心法》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景岳全书》谓:"津凝血败,皆化为痰";《血证论》则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相似文献   

12.
"痰瘀相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痰瘀相关"学说,源于中医"津血同源"理论,津血同源是指津液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痰浊、瘀血分别是津液和血液不归正化(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不仅痰浊、瘀血有相同的病因,而且二者之间又可相互转化、相互胶结,在临床治疗上亦常化痰祛瘀同用.因此痰瘀相关学说及痰瘀互结、痹阻经络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下面就痰瘀相关及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哮喘缓解期的病理因素出发探讨哮喘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原因,阐述了痰饮与瘀血对于哮喘缓解期发病的重要性。认为"痰伏于肺"是哮喘的夙根,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根本病理因素,而瘀血亦贯穿哮喘发病的始终,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津血同源,痰源于津,瘀本于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胶结,阻滞气道,从而使病情难愈,痰瘀互结、留伏于肺是哮喘缓解期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不能见痰治痰,见瘀治瘀,应当充分考虑到痰瘀之间相互化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军教授从痰瘀论治脑病验案三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痰浊与瘀血皆为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而致 ,在生理上津血同源 ,在病理上痰瘀交结 ,变化多端。痰瘀为脑病的基础病机 ,在其治疗中应重视从痰瘀论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对本病的论述1.脑水肿的中医定义。中医并无此病名,但古人对本病已有一定的论述。明代医家王肯堂明确提出:"瘀则成水,瘀则液外渗,则成水也。"说明津血同源,瘀血为恶血,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津液不足;瘀血阻络,津血运行失常,则为瘀为痰也。唐宗海在《血证论》中亦说:"瘀血既久,化为痰水;血病不离水,水病不离血。"中医辨证认为,瘀血内阻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利,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以致  相似文献   

16.
论痰瘀与五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饮与瘀血是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其形成、转化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然历代医家论痰饮水湿,多责于肺脾肾,而对心肝重视不够;论瘀血,多责于心肝脾,而对肺肾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五脏为纲,就痰瘀与脏腑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病理情况下,五脏可生痰,五脏能生瘀,痰瘀同病与五脏密切相关。因而,论治痰瘀相关病证应重视调节脏腑机能;换言之,论治脏腑病时,痰瘀同病,须痰瘀同治,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17.
论痰瘀证治     
痰和瘀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血为病所导致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津血之间在生理上为津血同源,互相生化,在病理上痰瘀同源,均属阴邪,两者同出一源,异句而同类,关系密切,互为因果:津液凝滞成痰,痰聚气阻成瘀,形成痰瘀互结,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四肢,所敛病证千奇百怿,顽固难疗。笔者就痰瘀互结的证治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痰瘀论治源于岐黄,历代医家均有创见,应用于临床中的疑难重证确有显著效果。痰饮与瘀血致病的见证颇多,诸如咳喘、肿满、惊悸、呕吐、眩晕、疼痛、症瘕积聚等。祖国医学认为气血、津液同源异派,正常运行是人体的营养物质,停而不去则变生痰饮瘀血。六淫七情、饮食劳伤、跌补损挫等原因,均可使气血运行逆乱,津液停滞于体内,积郁成痰,积痰成瘀,痰瘀之疾于是生焉。《血证论》谓:“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推而论之,痰饮积久,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医痰瘀相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痰、瘀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痰瘀同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痰瘀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演变机制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结果:痰饮、瘀血均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津病成痰,血病成瘀,二者成因不同,但往往相互影响,既可因瘀致痰,亦可因痰致瘀。结论:痰瘀形成过程中有着共同来源,即“津血同源”,而且在致病过程中互为因果,即“痰瘀同病”,故在临床治疗中应“痰瘀同治”,痰消有利于瘀去,瘀去有利于痰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骨病筋伤日久,瘀证和痰证无论先后,致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血凝痰黏滞,痰阻血艰涩,每见痰瘀相互胶着、顽固不化。叶海老师认为,痰和瘀,皆属于人体的病理产物,起于阴阳气血失其常度,津凝为痰,血滞为瘀。虽各有所源,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既为同源,皆出于营分,则痰瘀亦为同源,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密不可分。治疗尤当强调痰瘀同治,痰瘀交结证一旦形成,必须化痰活血,双管齐下,方是正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