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区分生姜,干姜,炮姜,生姜皮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证的异同。阐述其不同之处,以便中医临床,调剂,制剂更好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汇总方剂学中姜在大部分经典方剂组成,功效,主治证及相关方解。梳理其相互关系。结论姜在中药方剂学中应用广泛,常以生姜,干姜,炮姜,生姜皮出现在方剂学中。它们虽是同一药物不同制剂,但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证却有不同。应对症用药,不可混同。  相似文献   

2.
应当区分生姜汁与干姜汁在姜炙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姜汁炮炙药材的方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目前,在姜炙法中所用的姜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洗净后的生姜加适量水,捣榨取汁,二是用干姜片与水共煮,过滤,适当浓缩而成。两者所得姜汁皆可以用来炮炙药材。但本人认为,生姜与干姜虽属同属同种植物姜的根茎,但由于它们采集时间的不同,炮制方法的不同,功效也不完全相同,故它们所取的姜汁也不可混而用之,应当区别运用,就此,本人谈一点个人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而干姜却是姜科植物姜…  相似文献   

3.
姜作为胃肠病治疗处方中的常用药物,种类可分为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因炮制方法不同,故其性味、归经及主治特点各异。文章总结唐旭东教授治疗胃肠病用姜之经验,从胃肠疾病特点、各类姜之性味趋性及所主病证等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胃肠病临证用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历年来国内外对干姜、生姜及二者辅料姜汁的研究文献,主要总结出二者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查阅历年来在干姜及生姜的来源与产地、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还有辅料姜汁方面的研究,比较干姜和生姜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干姜和生姜不论在采收、来源、化学成分还是药理作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在使用上需区别对待。生姜和干姜作为炮制辅料,多以姜汁形式对药物进行炮制,二者炮制药物对药效的影响不同,另外作为辅料的姜汁其炮制品种不同,作用效果也有不同,在炮制药物时是要注意选择使用。建议以差异性为突破点,研究姜和姜汁的自差异性和作用差异,为姜的实际使用及临床实验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姜的传统炮制品种有鲜姜、干姜、炮姜、姜炭、煨姜等,此5种炮制规格在功能主治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故其临床效用亦各不相同,就生姜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加以简述,以期为生姜不同炮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属于药食两用品,作为中药首次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而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生姜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干姜、炮姜分别是生姜经干燥加工和砂烫后的炮制品,三 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在药物属性和作用特点上却有所不同。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医家对三者的性效 和应用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该文从古籍本草考证、现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生姜、干姜、炮姜(三 姜)进行了总结,以系统地综述三姜的性效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其临床应用范畴,为三姜性效的深入研 究提供参考,亦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性化参考。  相似文献   

7.
姜为常用药物,亦为佐餐之品。经过不同的加工炮制,分为生姜、干姜、炮姜、煨姜、生姜皮、姜汁六种,习惯称为“姜六药”。六药同出一物,但功效各有差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及临床实践中,结合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总结出“姜六药”的临床应用,以供同道参考。 1.生姜生姜为姜之鲜品,辛而微温,以辛为用,重在发散风寒。故曰“走而不守”。常配麻黄、桂枝、苏叶等治风寒感冒,有发汗解表之功。生姜切碎加红糖适量煮汤热饮服,  相似文献   

8.
炮制对生姜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敬群  权建昌 《中成药》1992,14(1):20-22
为了探讨生姜炮制原理及炮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对生姜、姜皮、去皮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的历代炮制沿革,挥发油理化性质、组织结构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物理常数及化学组分,组织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不同规格饮片,其功效不同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炮制对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生姜,干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成,以明晰炮制对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姜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和GC-MS法对挥发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阐明姜炮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不同姜样品挥发油含量:生姜(扣除水分后)>干姜>炮姜>姜炭;不同样品的气相色谱图比较表明,生姜在炮制过程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成分比例关系的变化,其中生姜中低沸点成分较干姜、炮姜、姜炭多;大量成分莰烯、β-水芹烯、α-姜黄烯、α-反式-β-香柠檬烯和倍半水芹烯在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均存在.结论:与生姜相比,炮制降低了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尤其是低沸点成分的含量;但是,不同姜炮制品在挥发油成分上具有一致性,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姜制黄连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寒热药性以及干姜、生姜炮制对黄连的影响等方面来探究姜制对黄连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阐明姜制黄连的炮制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用药深受《神农本草经》的影响,但《伤寒论》不仅仅是对《神农本草经》用药的继承,更是发展和扩充。姜作为药食同源品应用非常广泛。张仲景善用姜,《伤寒杂病论》所用之姜有生姜、干姜、炮姜之别,但《神农本草经》主要论述干姜的性味和功效,仅以"生者尤良"4字对生姜作了简单说明,尚未对其性味和功能进行详细阐述。故通过解读《神农本草经》中姜的功效主治对张仲景运用姜的规律进行总结,探讨其对《神农本草经》姜记载的继承和发展,并对"生者尤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标准汤剂指标初步评价不同姜汁炮制方法制得的姜厚朴的质量。方法:通过生姜榨汁、干姜煮汁、生姜煮汁三种姜汁炮制方法制得姜厚朴,每种3批,将9批姜厚朴制成标准汤剂,测定标准汤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之和、出膏率等指标,并比较三种炮制方法所得标准汤剂的差异。结果:由生姜榨汁制得的姜厚朴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标准汤剂含量、含量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故选定生姜榨汁为姜厚朴的炮制工艺。结论:该结果与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厚朴炮制方法一致,以标准汤剂指标初步评价姜厚朴饮片的质量为其炮制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姜、干姜临床应用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小鹏  杨颖婷 《光明中医》2011,26(12):2566-2568
姜是临床常用药之一。生姜和干姜不仅是加工的不同,在性味、功效都有较大不同,故临床应用也有差别,所以,对于临床初学者来说,总结干姜和生姜的应用规律很有必要。通过总结干姜和生姜对药,理解前人对"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的归纳和掌握历代名家运用干姜和生姜的经验,参考现代药理学对姜的研究对于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姜为姜科植物多年生的地下根状茎;秋初采收为生姜,多为鲜用;秋末采收,称之老姜,多为干用,故称之干姜。生姜质脆嫩,干姜质老。根据姜的加工炮制不同,一般可分为:鲜姜、煨姜、姜皮、干姜、炮姜。1鲜生姜具有发表散寒,除鱼蟹之毒之功常与苏叶同用。与半夏同用,具有燥湿止呕作用。与茯苓、杏仁、陈皮同用,可增强止咳化痰之能。生姜与大枣同用,具有调和营卫,益脾养胃之用。  相似文献   

15.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临床上药用配伍生姜、干姜、炮姜、姜皮,用药有鲜、干、生熟之分,故应根据疾病特点,适当选用配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姜制黄连炮制前后的"谱-效-性"关系,阐明不同姜汁炮制黄连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将不同姜汁炮制黄连对其药性和药效作用参数进行转换,将姜黄连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分别和药效指标、药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姜黄连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均为9个,生姜汁制黄连中盐酸药根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4种成分的含量均高于生黄连和干姜汁制黄连,干姜汁制黄连中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低于生黄连和生姜汁制黄连。生姜汁制黄连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止呕和抑制胃黏膜损伤方面作用更强,干姜汁制黄连对白色念珠菌和改善胃肠动力方面作用更加明显,干姜汁制黄连降低寒性作用优于生姜汁制黄连;这些作用与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等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与姜制黄连"缓寒,增强清胃和胃止呕"的传统理论相一致,采用不同姜汁炮制黄连会使物质群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药效和药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蓟与小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蓟、小蓟为中医临床常用之凉血止血药,均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种内、外出血病症。但是,两种药同科而不同属,大蓟和小蓟,在来源、有效部位、性状、采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效、药理作用、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历史上先后有鲜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等出现 ,且性味、功效各不相同。由于人们对炮姜、姜炭的炮制工艺和程度不太了解 ,因而二者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就二者的混用原因、本草考证及区别方法作一浅析。1 混用原因炮姜、姜炭皆为干姜的炮制品。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视二者为一物的现象。一些医疗单位或药店也仅备一品 ,或炮姜、或姜炭 ,当然这有其历史渊源。首先体现在许多药学著作的论述方面 ,《中药大辞典》《中草药汇编》《中药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均将两者合为炮姜 ;《…  相似文献   

19.
厚朴古今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厚朴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历代炮制方法超过16种,分净制,切制、炒制,辅料制等几大类,现今沿用的仅有净制去粗皮,切制切丝和姜汁拌炒法。近代对其产地加工中煮、“发汗”、蒸和对其姜制法中姜汁炒,姜汁煮,姜汁浸等法与生品中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亦对其生品与炮制品的挥发油及醇浸液化学油进行了薄层层析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其他多种炮制方法多已失传不用,据此提出,对厚朴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药效等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后,对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炮制方法继承发扬,并科学地阐明其炮制机理,制定出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质控指标以保证其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杨冰月  李敏  敬勇  赖月月  刘佳灵  彭亮 《中草药》2018,49(18):4349-4355
目的研究半夏及其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水提取物中8种有效成分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含量;通过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浓氨水刺激小鼠引咳法对半夏传统功效祛痰、止咳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半夏炮制品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盐酸麻黄碱含量较半夏生品明显下降,法半夏中未检出肌苷。3种炮制品相比,清半夏中肌苷、鸟苷、腺苷、琥珀酸含量最高,姜半夏最低,与祛痰作用强弱一致,该4种成分是祛痰作用的活性成分,清半夏炮制时加入白矾,也增强其化痰功效;法半夏止咳作用最强,其次为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作用最弱,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制后,辅料甘草(引入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加入增强了法半夏止咳作用。姜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生姜(引入6-姜辣素)增强姜半夏止呕作用,减弱化痰、止咳作用。结论半夏炮制后化学成分及功效均发生一定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