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穴位埋线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匹维溴铵;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异常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大便性状异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太极拳运动治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志斌  谭武 《中医研究》2009,22(4):52-53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电针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P〈0.01)。结论: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减少治疗次数,且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止泻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丁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止泻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止泻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香灸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疏香灸治疗,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香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型)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埋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医康复门诊患者,筛选符合罗马III诊断标准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及洛哌丁胺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0%(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p、Fp及Fp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复发率2.0%(1/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0%(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较匹维溴铵及洛哌丁胺治疗差异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抑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健脾抑肝止泻汤,对照组40例予以西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3.7%,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临床主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抑肝止泻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以星状神经节为主穴的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穴位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并随访2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4%(27/35)。二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星状神经节为主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肠丸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45%,对照组为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胀、腹泻、排便不尽感4项主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ong ZM  Wang ZL  Chen XJ 《中国针灸》2011,31(4):311-313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穴位埋线组取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等,予埋线治疗,10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胺片50 mg,每日3次,治疗30天.两组患者经治疗3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3个月后观察...  相似文献   

12.
章一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17-1719,1725
目的探讨任光荣教授的抑激散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腹泻型IBS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抑激散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得舒特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腹胀及排便不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腹痛、大便次数、大便形状、黏液便、情绪不安及失眠情况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生长抑素、5-羟色胺和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激散可通过降低血浆胃肠激素水平,有效改善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逍遥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归脾汤和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7%和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腹痛、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等主要症状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上巨虚、太冲和足三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跟西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对照组,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8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天枢、上巨虚、太冲和足三里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痛泻要方(方药组成:炒白术90g,炒白芍60g,炒陈皮45g,防风30g,山药15g,麦芽15g,枳壳12g,甘草6g)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48例,治愈3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1.67%。对照组48例,治愈9例,好转21例,无效18例。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耿瑞兵 《山西中医》2009,25(9):14-15
目的:观察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谷维素、整肠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IBS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联合枸橼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各60例。温针灸组主穴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采用温针灸,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6 d间断1 d,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3次/d,连续治疗4周。两组进行疗效比较,随访6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6.7%(52/6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7%(4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温针灸组复发率为21.4%(6/28),西药组复发率为54.5%(1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复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