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宏智  梁繁荣 《河南中医》2011,31(4):440-441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作用途径是多方面、多元化的,主要机理可能与其调整各项生化指标的动态平衡;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状态从而减少血管外周阻力和改善大中动脉的顺应性;以及对神经调节及某些递质的影响有关.目前对针灸降压机制的研究还不全面,存在着对炎性机制、免疫机制等方面无深入研究,对针灸的其他疗法如灸法、拔罐疗法的机理研究较少等缺...  相似文献   

2.
血管活性物质在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卢晨  王友京 《针刺研究》2004,29(4):304-309
本文对 1 998年来有关血管活性物质在针灸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针灸对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栓素A2 、前列环素、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及神经降压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可能参与了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灸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学者在针灸对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调节方面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也作了深入的探讨。1977年Besedorsky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越来越被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一般认为,针灸信息可从外周传至中枢神经,影响不同类型神经元活动,经过中枢的整合,一方面通过中枢下行通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等递质及脑啡肽等物质,通过免疫器官或淋巴细胞表面相关受体产生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又调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垂体释放诸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等,调节免疫功能。而淋巴细胞等又可释放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物质影响外周神经,进而影响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实现反馈性调控,形成调节网络。共同维持机体的自稳态。现就近年来针灸对RA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方面调节取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双盲对照法设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服用降压胶囊及尼莫地平胶囊模拟药,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胶囊及降压胶囊模拟药.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治疗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及8周后均能明显改善收缩期血压值(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提高EISH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降低丙二醛(MDA)血清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浆神经Y肽(NPY)、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作用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降压胶囊对EISH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调节患者血清NOS、MDA水平及血浆NPY、Hcy浓度可能是其作用机理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从神经调节、肌电活动、内分泌、感觉和运动等方面探讨针刺对胃肠道的影响。得出结论针灸的效应机制主要通过针刺调节中枢的功能活动及调节和修复神经系统、调畅情志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灸与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针灸与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临床症状、降压、降血脂方面有一定疗效,改善症状方面传统针灸优于激光穴位照射。而激光穴位照射降压作用优于传统针灸,降血脂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寅萤  马良宵  朱江 《中国针灸》2010,30(3):257-260
电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9年)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文献归纳显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上可运用体针、耳针、穴位埋线、综合疗法等多种方法,机制研究包括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自由基代谢、调节血脂、调节骨代谢等方面。表明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史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05-105
文章从神经机制的调节、脑血流量、免疫系统、脑细胞凋亡、抑制自由基生成、调节NO和ET、抗肿瘤坏死因子、保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阐释了针灸对急性期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提出了目前针灸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研究角度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在各种刺激方式中,以针刺法方面的研究最多,其研究主要体现在针灸对下丘脑-垂体-性轴、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方面。通过综述可以看到针灸对女性绝经后生殖内分泌环境有调节作用。利用生物医学与多学科交叉优势,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力争从多层次、多指标、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曾俊  严洁 《中医药导报》2008,14(1):72-75
文章从神经机制的调节、脑血流量、免疫系统、脑细胞凋亡、抑制自由基生成、调节NO和ET、抗肿瘤坏死因子、保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阐释了针灸对急性期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提出了目前针灸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取得了大量进展。脑血流图是早期研究采用的方法。彩色多普勒和单光子发射CT(SPECT)观察针刺研究结果更精确和直观。动物实验表明,针灸可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和改善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表明,针炙确实可以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功能活动。神经系统调节是针灸产生效应的基础,今后应进一步紧密结合临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李容  王友京 《中国针灸》2002,22(8):19-27
综述近10年来针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针灸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活性物质,心肌局部调节及抗氧自由基等方面作用,改善心肌缺血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促进心肌恢复正常代谢,调整心肌收缩力,纠正心律失常,今后,针灸改善心肌缺血的机理研究可进一步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关于针灸减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肖延龄  刘强  孔筠 《中国针灸》2005,25(5):337-339
就目前针灸临床减肥治疗的减肥效果、作用机制、局部减肥和减肥后体重反弹等存在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认为针灸减肥有一定疗效,针灸与适当的饮食控制、运动等方法配合能提高减肥效果;调节机体的饱食中枢,使患者重新获得饥饱感,在过旺的食欲得到抑制的同时,动员脂肪的分解,是针灸减肥追求的理想方案;局部减肥应在整体减肥的基础上进行;预防减肥后体重反弹的策略是调整机体的饱食中枢,科学的膳食搭配和适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家与有关学科研究者从临床与基础的范围,对针灸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进行影响来实现的,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文献,整合针灸对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志强  谭吉林 《中国针灸》2006,26(11):825-827
目的:介绍针灸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方法:从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等方面对近10年来针灸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已证实针灸能够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取穴灵活、方法多、无副作用,但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现代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光  贾少微  王凡 《中国针灸》2001,21(7):18-26
回顾了国内外针灸研究的历史和,指出了目前针刺治疗中风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我国针刺治疗中风临床研究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佩  王刘玉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316-1320
针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针灸基础研究的热点,针灸引起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针灸对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且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向性、特异性、整体性的特点。通过对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今后针灸调节免疫的研究思路,以期为针灸调节免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应以古文献为基础,融合多学科,善于借鉴循证医学,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与优势,推动针灸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概貌,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5篇相关文献的内容,分为针刺、针刺加药物、刺血、火针、温灸等不同针灸疗法进行分析,肯定了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结论:针灸具有良好的疗效,无副作用,前景乐观,应进一步研究。并认为如何将针灸的不同方法的有效结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刘喆  赖新生 《中国针灸》2004,24(1):69-72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思路.回顾近年国外大量有关神经干细胞(NSC)的研究成果,系统复习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促进了内源性NSC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与重塑.开展针灸与NSC的主要研究策略为:针灸对脑缺血后内源性NSC激活作用的研究;针灸对内源性NSC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并认为开展此类工作尤其是重点研究针灸对脑缺血后NSC的分化、增殖和迁徙的影响规律等,是进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与基础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现状作系统分析,发现存在临床实验方法学随机分配方法不明确、对照选择不合理、疗效判定不全面等问题;证据的应用带有随意性、盲目性和倾向性;对针刺治疗优选方案、针刺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及地位、针刺与其它方法间的交互作用、针刺对中风危险因素的干预等问题的研究较少;机理研究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对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等证据进行循证医学系统评价(Meta-分析);并从残损、残疾、残障、生活质量4个层次,量化评定针刺治疗中风的作用;加强针刺治疗优选方案、针刺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及地位、针刺与其它方法间的交互作用、针刺对中风危险因素的干预等研究;机理研究应注重缺血性半暗带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