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活血化瘀药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活血化瘀药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对31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检测,以发现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规律。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全血比黏度(低切)治疗前后有比较显著差异(P<0.01)、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有显著差异(P<0.05)、全血比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化瘀药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通脉口服液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通脉高剂量组,通脉纸剂量组、全水宝组、病理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眼眶采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通脉口服液可以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有降低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3.
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与非诺贝特对照优劣。方法72只SD大鼠用SAS软件随机分为6组,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各组按规定灌胃药物或者0.3%CMC溶液,14 d后禁食12 h,剪尾采血,测定血脂各项指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后颈动脉采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消栓降脂丸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全血粘度高、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水平(P<0.05或P<0.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非诺贝特仅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水平(P<0.05或P<0.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而对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消栓降脂丸有显著的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且某些指标优于非诺贝特(P<0.05)。消栓降脂丸各剂量组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镇心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4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镇心痛口服液治疗30天,用电脑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射血分数(EF)、心脏每分钟射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血液流变学观察全血比低、高切粘度及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双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EF有显著升高(P<0.01),CO、CI升高,ESV降低(p<0.05)。全血比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有显著下降(P<0.01),全血比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P<0.05)。结论:镇心病对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调肝汤对肝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调肝汤对肝郁模型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粘度计检测70例大鼠的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粘度。结果:造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及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P<0.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相比,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动物血液流变学测定,调肝汤能够改善造模型引起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粘度,改善瘀血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测定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服用血府逐瘀汤,每天1剂,分两次服,疗程14 d.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血府逐瘀汤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微循环,在其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PT、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凝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PT有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除PT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劲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01-140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在痰、瘀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痰证组突出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异常升高;瘀证组则突出表现在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异常降低,其它指标的异常升高在痰瘀相兼组中更为突出。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随着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则逐渐降低。重度狭窄突出表现在全血高切、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的异常升高。随着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聚集指数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和中医证型的胃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转移状态的关系。方法:观察63例不同分期的胃癌患者的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及其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胃癌组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及聚集率等明显地健康人组(P〈0.05,P〈0.01)。无转移组(8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项与健康人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  相似文献   

10.
复方降脂灵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降脂灵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自制复方降脂灵胶囊治疗组110例和血脂康胶囊对照组98例,疗程均为8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降脂灵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绍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93-93,154
目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的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7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上述7项指标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一定的循环或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2.
脱发患者五脏虚损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30岁~50岁之间,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不明性脱发患者48例,按五脏虚损判别标准归为心虚、肝虚、肺虚、肾虚四组,并设正常人对照组,全部空腹抽血,测试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球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七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从结果可以看出:心虚与肝虚的脱发患者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均有增高趋势,与正常人比较P<0.05,说明心、肝虚损脱发患者的血液呈高粘滞状态。心虚脱发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亦高于其他各型及正常人,P<0.05。血球压积、血沉等其他项目未见明显异常变化。提示血液高粘滞状态及相关的微循环变化可能是脱发发病诸多因素之一,采用活血化瘀法纠正微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应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方式,观察4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的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低切变率条件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方调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调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110例用自制复方调脂康胶囊、对照组98例用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8周。检查两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调脂康胶囊对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地黄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生地黄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复制血瘀证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生地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结论:生地黄能明显改善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前后的髓腔血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髓内注射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对8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髋,行骨髓腔内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其股骨上端髓腔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值均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髓内注射法可明显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患髋局部髓腔血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从而改善缺血股骨头的局部微循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靶器官的机理是否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芒果苷给药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其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果苷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靶器官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头针双区丛刺法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头针丛刺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头针双区丛刺法治疗脑梗死,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及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结果与结论 头针双区丛刺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达94%。治疗后两组对比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流速具有显著差异(P〈0.05)。从观察指标得出头针丛刺法治疗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1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治疗 188例 ,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结果与结论 总有效率为 96 %。治疗前后高切速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低切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液流速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椎动脉、基底动脉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说明针刺改善了患者血液的粘、凝、聚、浓状态 ,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0.
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崔峻 《中国针灸》1995,15(1):37-40
以实验动物血瘀病模型为基础,设立对照组、刺络组和针刺组,以观察各组动物实验前后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循环内血小板聚集率、血球压积,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实验动物球结膜微循环的状况。结果表明,刺络疗法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中血小板聚集影响最大,治疗结果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对微循环也有较大改善,提示刺络疗法对实验动物血瘀模型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对微循环血流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