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乌已有2 00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有大毒,民间时有因炮制不当而中毒的事故发生。早期川乌的炮制目的主要以降低毒性为主,工序简单、辅料单一。自宋朝开始,随着医家对炮制和药性理论认知的加深,川乌炮制过程中工序和物料的应用开始变得复杂,临床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发展到现代,川乌的炮制工艺以蒸制和煮制这2种方法为主,与传统炮制方法中使用多物料、多流程的工艺相差甚大。笔者基于川乌多种物料、多种流程炮制的特点,从辅料和工序角度,探讨其炮制方法的变更,以及现代炮制研究情况,为探讨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对川乌质量的影响,揭示其炮制机制奠定科学基础,并为今后建立川乌更为合理、科学的炮制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川乌毒理与药理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瘀止痛[1].研究表明川乌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因其毒性大,临床上常因用药不当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现代对川乌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以下仅从川乌的毒性毒理、药效药理现代两个方面论述近十年新的实验研究进展和动态,旨为川乌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川乌毒性毒理的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3.
川乌新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乌是临床常用的散寒止痛药物,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肩周炎、骨科手术麻醉止痛等多种痛证。其疗效肯定,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因其毒副作用大,用之不当,容易中毒,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拟将其从古至今应用沿革进行小考,以辨乌头、川乌,草乌之异,了解其用法用量,弄清其炮制煎服之方法,并以现代药理研究,确认其主要含有双酯型乌头碱,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是主要的有效成份,但同时也是毒性最大的成份。古今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主要是蒸和煮等湿热处理方法)使其分解为毒性较小或几乎无毒而仍有镇痛疗效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从而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川乌所含生物碱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镇痛、镇静、麻醉及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是选择性地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和对心脏的直接兴奋作用)。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证实了祖国医学两千多年来用川乌治疗多种痛证的正确性。基于临床需要,还简要介绍了当今临床治疗多种痛证的配伍方药、中毒表现,严重后果及救治方法,力图较全面深入地对川乌进行一次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附子和川乌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6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附子和川乌中的6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0.05mol/m L盐酸水超声提取附子和川乌中的生物碱类成分,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1 mL/min,柱温35℃;进样体积4μL;检测波长235 nm。采用差异显著性分析、效/毒值分析、毒性成分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TOPSIS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综合评价附子和川乌的质量。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规定,附子和川乌中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MDAs含量差异极显著,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差异显著,乌头碱和双酯型生物碱(DDAs)含量差异不显著。以6种生物碱为评价指标,15号附子样品质量最优,7号川乌样品质量最优。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可用于附子和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效/毒值、毒性成分指数的运用能更精确、简便地实现附子和川乌的质量控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可更准确地进行药材质量评价。可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典》附子和川乌中酯型生物碱的分析测定提供参考,为附子和川乌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晋奇  王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13-2014
综述了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毒理和药理研究概况 ,发现 2 0 8首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 ,大多是用于风湿病关节疼痛、中风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证。分析了临床试验和毒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进一步进行药理毒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属不同药材中乌头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毒性中药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的乌头生物碱含量,对这4种药材的临床用量进行控制。方法: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制附子、川乌、草乌中雪上一枝蒿的乌头生物碱含量。结果:附子中生物碱含量为0.2403 mg/g,川乌为1.0412 mg/g,草乌为2.1149 mg/g,雪上一枝蒿为0.6702 mg/g。结论:本实验中建立的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生物碱含量,可作为评价毒性药材质量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草乌和川乌同样的具有止痛、除湿、散寒、祛风等功效,均是临床常用中药,但是饮片特征、中草药材原植物基源极为相似,以至于日常应用中时常将二者混淆,再加上两种药物含有生物碱毒性,在使用不当时有很高的临床风险。本文旨在分析中药川乌与草乌的药理活性与鉴别比较方法,希望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晋奇  王岚彭成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13-2014
综述了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毒理和药理研究概况,发现208首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大多是用于风湿病关节疼痛、中风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证。分析了临床试验和毒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进一步进行药理毒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川乌系采用产于四川、陕西等地栽培的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nCarmichailiDebx的干燥块根,近代研究证明乌头中含有6种主要生物碱,其中乌头碱毒性极强,2.5mg即可致死。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者时间不同,毒性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附子(川乌的子根加工品称、为附子)毒性测定也可相差8倍之多。川乌炮制方法很多,有古代的炮、偎、烧成灰,用童子便浸及甘草黑豆煮等法来降低毒性,而现代科学用生川乌经浸泡,再经过高温处理,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极弱的苯甲酸乌头胺及乌头胺,达到安全供内服。而川乌的炮制,有人认为可改为热压法或烘干…  相似文献   

10.
张仲林  彭成  刘宏伟 《中草药》2009,40(1):75-78
目的 寻找生川乌的毒性基因,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 根据国际ICH的要求,在SPF实验条件下采用生川乌水煎液ig昆明种小鼠进行毒性实验,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就生川乌对小鼠5种脏器的毒性进行全基因组描绘,应用Cluster、GO和Pathway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定量PCR验证.结果 生川乌明显影响小鼠黏着斑(Focal adhesion)通路中的黏附素(ECM)、局部黏附激酶(FAK)和GTP结合蛋白(Cdc42)等关键基因.结论 生川乌可能是通过影响小鼠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而引起毒性,最终导致毒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3)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和傣医药相关资料,对灯台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整理研究,以期为该药材及其相关新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促进化学、药理及质量控制等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川乌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疼痛、高血压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川乌作为一味著名有毒中药,其主要药效和毒性成分皆为生物碱类成分,在发挥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效同时,也可导致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因此,临床使用时常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与白芍、防己等药味配伍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对"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发现部分与川乌相反的中药配伍使用后并无明显毒副作用,甚至表现出相反相成的作用。该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川乌的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配伍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化学成分与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及毒性的关系进行描绘,以期为川乌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乌头属毛茛科植物.分为川乌头、草乌头两种。川乌头主产于四川.多系栽培;草乌头主产于江苏、浙江,多系野生,二者作用大同小异.附子为乌头旁生的小根块,功效与乌头相似。该类药辛热有毒.唯草乌头燥烈毒性最大。附子长于回阳救逆,温肾壮阳,乌头则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见长;据药理、毒理分析,附子、乌头均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有强心、抗炎、镇静、镇痛  相似文献   

14.
川乌和草乌两种中药材由于原植物基源相近、饮片特征相似,在流通领域常有混淆,加之二者均含有剧毒类生物碱成分,就更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试从川乌、草乌的原植物特征、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更好的区别两者,使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生川乌醇提物致心、脑毒性的表现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川乌醇提物低、中、高剂量(2.5、5.0、7.5 g/kg)组,连续ig给药15 d。观察大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于给药结束后检测心电图,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分析。处死后取脑测定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检查;取左心室和海马区组织块做电镜观察。结果给药结束时生川乌高剂量组大鼠全部死亡,生川乌中剂量组死亡率显著升高,血液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容积(HC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UREA)、葡萄糖(GLU)显著增高;低、中剂量组均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明显。生川乌中剂量组动物脑指数明显增加,局灶性海马区神经元固缩明显增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生川乌中剂量组局部海马区神经元胞质溶解、核碎裂,胶质细胞凝固性坏死;左心室和海马区血管内皮细胞明显损伤、凋亡。结论在所给剂量下,生川乌醇提物能造成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凋亡。  相似文献   

16.
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将川乌分别煎煮15min,30min,1,2,3,4,6h,生药含量依次为临床用量的6,12,24,48,72,96,120倍。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于复制痹证动物模型后,按组给药30d。观测动物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停药15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将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川乌煎煮时间、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结果川乌水煎液能抑制痹证动物的足跖肿胀;对模型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对其造血系统无明显毒性;对其肝脏、肾脏、心脏有一定毒性。川乌水煎液毒性最大的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是30min,120倍。结论煎煮30min,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但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川乌、草乌中总乌头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云霞  孙照  郭艳玲 《中成药》2000,22(9):662-663
目的:摸索快速简便的毒性中药川乌、草乌的含量测定。方法: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川乌、草乌中的总乌头生物碱含量。结果:在浓度1.85~18.5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23%,RSD为1.42%。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川乌、草乌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均匀设计法优选川乌,草乌炮制工艺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廖冬如  黄冬玲 《中成药》1997,19(5):19-20
根据川乌、草乌炮制特点,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选川乌、草乌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达到了控制炮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川乌、草乌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和野生北乌头(或华乌头)的块根。二药性味相近,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脾经。主要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据现代药理分析,乌头富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乌头碱,有较强的麻醉镇痛作用,临床多偏好其散寒搜风、止痛活络功效,用于治疗寒湿痹证及跌打损伤诸症,而常忽视其燥湿功能方面之所长,加之二药之毒性更让人慎而远之。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重视川、草乌的燥湿功能应用,发现二药实为不可多得的燥湿之良药,尤对中焦湿蕴之顽症,获效良多,现报道如下。1病例1洪某,男,32岁。胃胀隐痛时作一年余,近…  相似文献   

20.
<正> 川乌(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草乌(A.kusnezoffii Reichb.)中含多种生物碱,以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类生物碱为其有毒成分。炮制生川乌与生草乌在于保证疗效、降低毒性。但总生物碱的含量与毒性并不成平行关系。暂以总生物碱的含量作为品质优劣的评定,以所含乌头碱的最大限量作为制川乌、制草乌的毒性指标,这在生产中与确保用药安全方面都具有实际意义。仪器及药品75—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